一种具有打捆功能的花生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8811发布日期:2018-12-11 19:33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打捆功能的花生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打捆功能的花生收获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花生收获一般为联合收获或分段式收获,联合收获作业效率低下,掉果率高,适应性差等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市场认可,而分段式主要采用升运链式挖掘机,其整机结构庞大,传动复杂,性能不稳定,维修起来极为不便;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植物的秧秆可以作为动物的饲料,但是现有的花生收获机大多只是收集果实,而对花生的秧秆,大多经粉碎后还田,或粉碎后收集在秧秆仓内,由于秧秆仓内没有压缩装置,秧秆保持蓬松的状态,很不利于花生收获机的持续作业;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破损率低、连续作业时间长的具有打捆功能的花生收获机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破损率低、连续作业时间长的具有打捆功能的花生收获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打捆功能的花生收获机,包括机架、输送室、捡拾台、摘果室、清选室、果粒输送装置、果仓和驾驶室,所述机架的下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机架的左侧固定设置有输送室,所述输送室的左侧设置有捡拾台,所述捡拾台可进行上升或下降操作,所述输送室的右侧上部设置有摘果室,所述摘果室的下方设置为清选室,所述清选室的下底面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角度,所述清选室的下部设置有果粒输送装置,所述果粒输送装置包括抛送装置、复筛输送装置和刮板输送装置,所述抛送装置位于清选室的最下部,所述复筛输送装置位于清选室的右上部的末端下方,所述刮板输送装置位于架体的右侧,所述刮板输送装置的一端与复筛输送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清选室的左侧相连接,所述刮板输送装置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所述清选室的上部设置有果仓,所述果仓与果粒输送装置通过抛送筒连接,所述果仓的左侧设置有驾驶室,所述清选室的右侧出口与设置有打捆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捡拾台包括捡拾轮、压送辊和伸缩扒指绞龙,所述捡拾轮的上部设置有压送辊,所述捡拾轮的右侧设置有伸缩扒指绞龙。

进一步地,所述清选室的筛网采用双层筛。

进一步地,所述抛送装置采用风力抛送的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复筛输送装置采用绞龙输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打捆机构采用方捆压捆机构或圆形打捆机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果粒输送装置,使得果实经清选、输送、复选,提高了果实的清洁度,降低了漏果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2)通过设置的抛送装置,由于采用风力输送,降低了果实的碰撞率,提高了果实的完整度,降低了破损率;

(3)通过设置的打捆机构,使得花生秧秆经过压缩后打包处理后放至地面,使花生秧秆不随机械一起行走,降低了机械携带秧秆的动力,减少了能耗,同时,不用考虑果仓满或秧秆满造成的停机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1、机架 2、输送室 3、捡拾台 31、捡拾轮 32、压送辊 33、伸缩扒指绞龙 4、摘果室 5、清选室 6、果粒输送装置 61、抛送装置 62、复筛输送装置 63、刮板输送装置 7、果仓 8、驾驶室 9、打捆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具有打捆功能的花生收获机,包括机架1、输送室2、捡拾台3、摘果室4、清选室5、果粒输送装置6、果仓7和驾驶室8,所述机架1的下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机架1的左侧固定设置有输送室2,所述输送室2的左侧设置有捡拾台3,所述捡拾台3可进行上升或下降操作,所述捡拾台3包括捡拾轮31、压送辊32和伸缩扒指绞龙33,所述捡拾轮31的上部设置有压送辊32,所述捡拾轮31的右侧设置有伸缩扒指绞龙33,所述伸缩扒指绞龙3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右旋的叶片,所述伸缩扒指绞龙33的中间通过设置的偏心轴设置有伸缩扒指,使得伸缩扒指绞龙33在左侧时,伸缩扒指伸出最长,便于将花生连同秧秆送入输送室2,当伸缩扒指绞龙33在右侧时,伸缩扒指缩进伸缩扒指绞龙33内,防止将花生连同秧秆回带,所述输送室2的右侧上部设置有摘果室4,所述摘果室4的下方设置为清选室5,所述清选室5的下底面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角度,使得摘下的果实可沿清选室5的下底面滑落至最低点,充分利用果实的自重,减少了收集果实时的动力消耗,所述清选室5的下部设置有果粒输送装置6,所述果粒输送装置6包括抛送装置61、复筛输送装置62和刮板输送装置63,所述抛送装置61位于清选室5的最下部,所述复筛输送装置62位于清选室5的右上部的末端下方,所述刮板输送装置63位于架体1的右侧,所述刮板输送装置63的一端与复筛输送装置62连接,另一端与清选室5的左侧相连接,使得经过初步筛选的果实经过复筛输送装置62和刮板输送装置63,送至清选室5内进行复筛,提高果实的清洁率,所述刮板输送装置63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所述清选室5的上部设置有果仓7,所述果仓7与果粒输送装置6通过抛送筒连接,所述果仓7的左侧设置有驾驶室8,所述清选室5的右侧出口与设置有打捆机构9。

所述清选室5的筛网采用双层筛,经过双层筛,使得不饱满的果实筛选出去,并送至打捆机构9处,提高秧秆中的营养物质的含量。

所述抛送装置61采用风力抛送的方式,减少了果实的破损率。

所述复筛输送装置62采用绞龙输送装置。

所述打捆机构9采用方捆压捆机构或圆形打捆机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花生连同秧秆经过捡扣台3的捡拾,经过输送室2的输送,送至摘果室4;然后,通过摘果室4内的秧果,随着向右侧运动,使得秧秆与果实逐渐分离干净,其中饱满的果实率先掉落,而不饱满的果实在向右侧运动时逐渐掉落,而掉落的果实经过清选室5的清选,提高果实的洁净率,而最后掉落的不饱满果实经初次筛选后通过复筛输送装置62和刮板输送装置63,重新送至清选室5内进行复筛,降低设备的漏果率,同时,提高了果实的洁净率;最后,果实经抛送装置61经过抛送筒输送至果仓7,完成对果实的收集,而秧秆经过清选室5的右上端的切割粉碎后,送至打捆机构9,经过打捆机构9的打捆,使得秧秆得以回收利用,同时,由于秧秆不随机储存运输,减少了秧秆对设备的动力消耗,增加了收获机的持续工作能力。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