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寒区地上青储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5768发布日期:2018-11-20 18:49阅读:15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寒区地上青储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饲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寒区地上青储窖。



背景技术:

青储窖是密封储存青贮饲料的一种结构,在向青储窖中装料的过程中,窖内尽量不留空气,防止好氧的霉菌等腐败菌乘机滋生,导致青贮失败;窖内温度控制在25~35℃为益,此时乳酸菌会大量繁殖,超过50℃会导致青贮料腐败变质。乳酸菌发酵分解糖类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进一步排除空气,分泌的乳酸使得饲料呈弱酸性(pH值3.5-4.2)能有效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最后,乳酸菌也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抑制,发酵过程停止,饲料进入稳定储藏,但此时原料中的糖分等营养成分损失还不大。青储窖分为地上、地下以及半地下等多种形式,地上青储窖容易受到窖外温度的影响,因此寒区地上青储窖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青贮饲料中的水分较多,低温环境下容易结冰,导致青贮失败;

2)窖内温度很难长期保持在25~35℃,难以调节,不利于乳酸菌的产生;

3)在将青贮饲料堆放在窖内时,一般是通过压实来初步排除空气,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空气的排出率较低,很难营造出较好的无氧环境;

4)对于水分较少的青贮饲料,一般是在填料过程中喷适当的水,该种加水方式较为麻烦,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寒区地上青储窖。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寒区地上青储窖,包括青储窖主体,所述青储窖主体的窖口通过若干窖密封盖板密封;

氮气储存箱,所述氮气储存箱设置有氮气进口、氮气出口、加水口、氮气补加口以及箱排水口,所述氮气进口、所述氮气出口、所述加水口、所述氮气补加口以及所述箱排水口均设置有单向开关阀;

空调,所述空调的进气口通过供气管与所述氮气储存箱的氮气出口连接,所述空调的温度感应头设置于所述青储窖主体内的顶部;

三通管Ⅰ,所述三通管Ⅰ的其中一端口作为进气口并与所述空调的吹风口连接,另外两端口均伸入所述青储窖主体内,并分别作为排氧供气口和调温供气口,所述三通管Ⅰ的调温供气管路伸至所述青储窖主体内的顶层,所述三通管Ⅰ的排氧供气管路以及调温供气管路均设置有位于所述青储窖主体外的单向开关阀;

三通管Ⅱ,所述三通管Ⅱ的其中一端口作为进气口并位于所述青储窖主体内的顶层,另外两端口均伸出所述青储窖主体,并分别作为排氧口和调温回气口,所述三通管Ⅱ的排氧口和调温回气口均设置有单向开关阀,所述三通管Ⅱ的调温回气口通过回流管与所述氮气储存箱的氮气进口连接;

若干安装于所述青储窖主体内的立管,所述立管的下端口位于所述青储窖主体内的底层,且上端口位于所述青储窖主体内的顶层,所述立管的下端口与所述三通管Ⅰ的排氧供气口连通,所述立管的管壁开设有若干气孔。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加水口设置于所述氮气储存箱的顶部,所述氮气出口设置于所述氮气储存箱的侧上部,所述氮气进口设置于所述氮气储存箱的侧下部,所述氮气出口与所述氮气进口位于所述氮气储存箱的相对侧,所述氮气进口的开设位高于所述箱排水口并低于所述氮气补加口。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氮气储存箱的氮气进口与其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10cm。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氮气储存箱的外层包裹有保温层。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青储窖主体内的底部铺设有水平管,所述三通管Ⅰ的排氧供气口通过所述水平管同时与各立管的下端口连接。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水平管通过可拆卸式连接结构与所述青储窖主体内的地面固定,所述立管与所述水平管之间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青储窖主体的窖排水口处设置有单向开关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寒区地上青储窖主要包括青储窖主体、空调、氮气储存箱、若干管道以及若干阀门,向窖内通入氮气以及将青贮饲料压实的操作结合后,能够大大增加窖内的空气排出效率,营造出更好的无氧环境,能够实现对窖内温度的自动调节,保证窖内的温度处于25~35℃,对于水分较少的饲料,无需填装饲料时进行喷水操作,在调温过程中,能够实现自动加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寒区地上青储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青储窖主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青储窖主体,2-窖密封盖板,3-三通管Ⅰ,4-单向开关阀,5-单向开关阀,6-单向开关阀,7-三通管Ⅱ,8-单向开关阀,9-氮气储存箱,10-单向开关阀,11-氮气进口,12-回流管,13-单向开关阀,14-加水口,15-供气管,16-氮气出口,17-单向开关阀,18-空调,19-窖排水口,20-单向开关阀,21-氮气补加口,22-单向开关阀,23-单向开关阀,24-箱排水口,25-水平管,26-温度感应头,27-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青储窖主体1,青储窖主体1的窖口通过若干窖密封盖板2密封;

氮气储存箱9,氮气储存箱9设置有氮气进口11、氮气出口16、加水口14、氮气补加口21以及箱排水口24,氮气进口11、氮气出口16、加水口14、氮气补加口21以及箱排水口24均设置有单向开关阀;

空调18,空调18的进气口通过供气管15与氮气储存箱9的氮气出口16连接,空调18的温度感应头26设置于青储窖主体1内的顶部;

三通管Ⅰ3,三通管Ⅰ3的其中一端口作为进气口并与空调18的吹风口连接,另外两端口均伸入青储窖主体1内,并分别作为排氧供气口和调温供气口,三通管Ⅰ3的调温供气管15路伸至青储窖主体1内的顶层,三通管Ⅰ3的排氧供气管15路以及调温供气管15路均设置有位于青储窖主体1外的单向开关阀;

三通管Ⅱ7,三通管Ⅱ7的其中一端口作为进气口并位于青储窖主体1内的顶层,另外两端口均伸出青储窖主体1,并分别作为排氧口和调温回气口,三通管Ⅱ7的排氧口和调温回气口均设置有单向开关阀,三通管Ⅱ7的调温回气口通过回流管12与氮气储存箱9的氮气进口11连接;

若干安装于青储窖主体1内的立管27,立管27的下端口位于青储窖主体1内的底层,且上端口位于青储窖主体1内的顶层,立管27的下端口与三通管Ⅰ3的排氧供气口连通,立管27的管壁开设有若干气孔。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加水口14设置于氮气储存箱9的顶部,氮气出口16设置于氮气储存箱9的侧上部,氮气进口11设置于氮气储存箱9的侧下部,氮气出口16与氮气进口11位于氮气储存箱9的相对侧,氮气进口11的开设位高于箱排水口24并低于氮气补加口21。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氮气储存箱9的氮气进口11与其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10cm,氮气储存箱9内该段位置可用于盛装加入的水。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氮气储存箱9的外层包裹有保温层,以减少氮气储存箱9与外界的热传递。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青储窖主体1内的底部铺设有水平管25,三通管Ⅰ3的排氧供气口通过水平管25同时与各立管27的下端口连接。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水平管25通过可拆卸式连接结构与所述青储窖主体1内的地面固定,所述立管27与所述水平管25之间可拆卸式连接,以便于取出立管27以及水平管25,并进行维护,包括清除管内可能存在的堵塞物,主要为青草饲料。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青储窖主体1的窖排水口19处设置有单向开关阀,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密封塞,更便于对窖排水口19的开闭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打开窖密封盖板2,向青储窖主体1内部填入青贮饲料(饲料长度一般为3至10cm),然后开始排出窖内的空气,打开单向开关阀4、8、17,空调18启动,一方面对窖内环境温度大致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向窖内通入氮气排氧,由于通入的氮气可从立管27上的气孔排出,因此能够将青贮饲料之间的间隙中的空气挤出,挤出的空气从三通管Ⅱ7的排氧口排出,持续一段时间后,将青贮饲料压实,盖上窖密封盖板2,空调18关闭,单向开关阀4、8关闭,之后保持单向开关阀17、5、6、10打开;

空调18通过青储窖主体1内的温度感应头26获取窖内温度值,当窖内温度不在25~35℃之间时,空调18对窖内温度进行调节,空调18的循环气体不是空气,而是氮气,能够避免空气进入窖内,防止破坏无氧环境,空调18、青储窖主体1以及氮气储存箱9为一个闭合的氮气循环路径,当窖内温度位于25~35℃之间时,空调18停止调温,如此保证青储窖主体1内的温度始终处于25~35℃之间;

如果青贮饲料所含水分较少,可打开单向开关阀13,并向氮气储存箱9内加入适量的水,这样在调温过程中,就能向青贮饲料增添水分,操作方便;

如果青贮饲料所含水分较多,则需要在填装之前进行晾晒,且通过箱排水口24将氮气储存箱9内存在的水排出;

如果氮气储存箱9内的氮气较少,则可打开单向开关阀22,并从氮气补加口21向氮气储存箱9内补充氮气;

所用到的空调18的调温效率不能太高,即刚吹出的氮气温度不能过低,一般不低于15℃,也不能太高,一般不能超过40℃,以确保在调温过程中,靠近空调18吹风口的青草料不会变质。

按照上述实施方式,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