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龟自动喂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6579发布日期:2018-11-30 19:17阅读:839来源:国知局
水龟自动喂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龟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龟自动喂养装置。



背景技术:

水龟,拉丁学名Mauremys mutica,别名:黄喉拟水龟,石金钱龟,黄板龟,黄龟,香龟,属脊索动物门,指善于游泳、是指长时间在水里生活的龟,分布于越南、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东部、南部、海南、西至云南等地,常见于丘陵地带半山区的山间盆地或河流谷地的水域中,常于附近的小灌丛或草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浙江舟山群岛。

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水龟喂养使用的缸为一个整体,喂养时是将饲料直接投入在水中,使得水需要经常更换,从而增加用户照顾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龟自动喂养装置,可以将进食区和生活区分开,避免生活水源污染,减少换水次数。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水龟自动喂养装置,该装置包括喂养缸、支撑柱、移行机构、桥式起重臂、网架、漏网,所述喂养缸内置隔板,所述隔板将喂养缸平均一分为二作为活动区和进食区,所述网架为闭合框,该闭合框的轮廓与活动区和进食区吻合,所述闭合框底部连接漏网,所述支撑柱分立在喂养缸四角,喂养缸两侧各搭设一根桥式起重臂在支撑柱上,两根桥式起重臂各安装链各个移行机构,所述网架通过拉线连接在,安装在移行机构上,所述移行机构由电机驱动并配置滑轮和收线轮可以实现左右移动和升降拉线,从而将网架、漏网形成的整体在活动区和进食区进行移动。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行机构的电机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每间隔一段固定时间就将网架、漏网形成的整体在活动区和进食区进行移动一次。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漏网的孔径小于水龟的最小体积,大于饲料的尺寸。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食区通过滤板分为上下两层,网架、漏网形成的整体置于该滤板上,滤板下方为积水室,积水室用于收集水龟身上滴下的水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食区设置一圈凸楞,所述滤板活动放置在凸楞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柱通过玻璃胶粘贴在喂养缸四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将喂养缸分为生活区和进食区,并预先在进食区放置饲料,然后通过漏网将水龟在生活区和进食区之间进行移动,避免了食物污染水源,然后通过时间继电器实现自动控制,从而完成了自动喂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

一种水龟自动喂养装置,该装置包括喂养缸1、支撑柱2、移行机构3、桥式起重臂4、网架6、漏网7,优选的喂养缸1应选择形状规则的矩形缸。喂养缸1内置隔板9,所述隔板9将喂养缸1平均一分为二作为活动区和进食区,由图1可以看出隔板9高度低于喂养缸1的高度。网架6为闭合框,即立方体的框架,该闭合框的轮廓与活动区和进食区吻合,闭合框底部连接漏网7,相当于使用漏网7进行封底,为了方便描述,将漏网7和网架6形成的整体成为网兜,喂养过程中将水龟置于网兜中,在生活区时将网兜置于底部,水龟可以在生活区随意活动,需要进食时提起网兜将其移动到进食区,在提升过程中必然会将水龟捞起,从而移动到了进食区。其具体实现方式是在喂养缸1四角各固定一根支撑柱2,喂养缸1两侧各搭设一根桥式起重臂4在支撑柱2上,两根桥式起重臂4各安装链各个移行机构3,本方案中提及的桥式起重臂4和移行机构3的具体机构可以想象成一个小型的桥式起重机,两者结构原理完全相同。网架6通过拉线连接在,安装在移行机构3上,移行机构3由电机驱动并配置滑轮和收线轮可以实现左右移动和升降拉线,从而将网架6、漏网7形成的整体在活动区和进食区进行移动。移行机构3的电机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每间隔一段固定时间就将网架6、漏网7形成的整体在活动区和进食区进行移动一次,具体的可以每12小时一次或者根据水龟的进食习惯自动设置。漏网7的孔径小于水龟的最小体积,大于饲料的尺寸。进食区通过滤板5分为上下两层,网架6、漏网7形成的整体置于该滤板5上,滤板5下方为积水室8,积水室8用于收集水龟身上滴下的水滴。进食区设置一圈凸楞11,所述滤板5活动放置在凸楞11上。支撑柱2通过玻璃胶粘贴在喂养缸1四角。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