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牛用室内养殖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1572发布日期:2019-01-15 22:20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种牛用室内养殖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畜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牛用室内养殖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元素的牛肉的需求越来越多,市场上牛肉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但是牛肉质量的好坏除去养殖因素外,起关键作用的是牛品种的优良,但是对于种牛的养殖,目前国内的养殖基地采用的牛圈,有的采用全封闭式牛圈,有的采用半露式牛圈,露天式牛圈一般采用将牛舍的休息区置于室内,运动场置于室外,这种半露式牛圈冬天太冷,夏天太热,种牛容易产生中暑或者冻疮,全封闭式牛圈通风性差且光照不能直接照耀在牛身体昂,种牛对矿物质的吸收效果较差,种牛长期生活在其中,长时间不见光照,体格大小和身体素质均比不上半露式牛圈,因此通风和光照的问题一直是制约种牛室内养殖的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光照均匀,通风效果好的种牛用室内养殖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种牛用室内养殖场,包括墙体和棚盖,所述的棚盖为壳体结构且其横截面为半椭圆形或半圆形,在棚盖上方分别设置有多个光导管、LED补光装置和抽风装置,所述的光导管包括采光罩、导光管、漫射器和调光器,采光罩位于棚盖上方,漫射器位于棚盖下方,导光管穿过棚盖布置且导光管的光输入端与采光罩连接,导光管的光输出端与漫射器连接,在导光管内设置调光器,调光器靠近漫射器布置,所述的LED补光装置包括光伏板组件、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稳压器和LED灯,所述的光伏板组件、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稳压器和LED灯依次通过电线连接,所述的抽风装置包括一高度大于或等于10m的中空筒体,中空筒体竖直安装在棚盖上且底部穿过棚盖,中空筒体的顶部安装有弯管,所述的墙体上开设有多个窗体,墙体围成的区域为养殖区。

优选地,上述种牛用室内养殖场,所述的墙体坐北朝南布置,且墙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东侧墙、南侧墙、西侧墙和北侧墙,窗体开设在南侧墙上,所述的抽风装置靠近北侧墙布置。

优选地,上述种牛用室内养殖场,所述的窗体内侧和中空筒体下方分别放置有抽风机,位于窗体内侧的抽风机的出风口朝向养殖区,位于中空筒体下方的抽风机的出风口靠近中空筒体的底部进口布置。

优选地,上述种牛用室内养殖场,所述的抽风装置的弯管的开口朝北布置。

优选地,上述种牛用室内养殖场,所述的棚盖的上方,光导管和光伏板组件布置在棚盖的南上方,抽风装置布置在棚盖的北上方。

优选地,上述种牛用室内养殖场,光导管的导光管、抽风装置的中空筒体竖直布置。

优选地,上述种牛用室内养殖场,棚盖上方的导光管阵列布置,且从南到北计,相邻导光管的顶部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采光罩的高度。

优选地,上述种牛用室内养殖场,养殖区内还设置有由栅栏围成的牛圈。

优选地,上述种牛用室内养殖场,抽风机与稳压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创新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牛用室内养殖场,在棚盖上设计有光导管、LED补光装置和抽风装置,光导管解决了室内养殖种牛接收自然光不足的问题,LED补光装置解决了室内养殖场在阴雨天和黑夜缺少光源的问题,抽风装置解决了室内养殖场通风换气差的问题,整体结构简单,一次投入,长时间光能和电能自给自足,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牛用室内养殖场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牛用室内养殖场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牛用室内养殖场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种牛用室内养殖场,包括墙体18和棚盖17,所述的棚盖17为壳体结构且其横截面为半椭圆形或半圆形,在棚盖17上方分别设置有多个光导管、LED补光装置和抽风装置,所述的光导管包括采光罩3、导光管4、漫射器6和调光器5,采光罩3位于棚盖17上方,漫射器6位于棚盖17下方,导光管4穿过棚盖17布置且导光管4的光输入端与采光罩3连接,导光管4的光输出端与漫射器6连接,在导光管4内设置调光器5,调光器5靠近漫射器6布置,所述的LED补光装置包括光伏板组件11、太阳能控制器12、蓄电池13、逆变器14、稳压器19和LED灯15,所述的光伏板组件11、太阳能控制器12、蓄电池13、逆变器14、稳压器19和LED灯15依次通过电线连接,所述的抽风装置包括一高度大于或等于10m的中空筒体2,中空筒体2竖直安装在棚盖17上且底部穿过棚盖17,中空筒体2的顶部安装有弯管11,所述的墙体18上开设有多个窗体8,墙体18围成的区域为养殖区。

具体地,上述种牛用室内养殖场,所述的墙体18坐北朝南布置,且墙体18包括依次连接的东侧墙、南侧墙、西侧墙和北侧墙,窗体8开设在南侧墙上,所述的抽风装置靠近北侧墙布置。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棚盖17的上方,光导管和光伏板组件11布置在棚盖17的南上方,抽风装置布置在棚盖17的北上方。将墙体18设计为坐北朝南布置,一方面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的惯例,另一方面太阳光周期性移动方向是自东向西,且光导管和光伏板组件11布置在棚盖17的南上方,能够最大限度的接收自然光或者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增大养殖场内的光照量,并产生尽量多的电能,减少外部电能的供入。

具体地,上述种牛用室内养殖场,所述的窗体8内侧和中空筒体2下方分别放置有抽风机7,位于窗体8内侧的抽风机7的出风口朝向养殖区,位于中空筒体2下方的抽风机7的出风口靠近中空筒体2的底部进口布置;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抽风装置的弯管11的开口朝北布置。窗体8的作用是外界风进口,窗体8舍朝南布置,出风口朝北布置,风自南向北进入养殖场,使养殖场内的气体流动呈单方向(传统的养殖场的四周都开设有窗体或进风口,四面进风,使风在养殖场内扰流时间增大,使整个养殖场的出风方向混乱,养殖场内的污浊气体存在从一侧排出,又从另一侧进入),避免了养殖场周围污浊气体的集聚。

具体地,上述种牛用室内养殖场,光导管的导光管4、抽风装置的中空筒体2竖直布置。

具体地,上述种牛用室内养殖场,棚盖17上方的导光管4阵列布置,且从南到北计,相邻导光管4的顶部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采光罩3的高度,此种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采光罩3之间相互阻挡,能够最大限度的接收到自然光。

具体地,上述种牛用室内养殖场,养殖区内还设置有由栅栏围成的牛圈10。

具体地,上述种牛用室内养殖场,抽风机7与稳压器19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牛用室内养殖场的各部分的工作原理是:所述的棚盖17设计为横截面为半椭圆形或半圆形,在墙体18尺寸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半椭圆形棚盖与平面型和三角形棚盖相比能够为养殖场提供更大的换气空间,而且板椭圆形比表面积大,能够容纳能多的光导管和LED补光装置,光导管的作用是,自然光透过采光罩3,经导光管4进入漫射器6,光在漫射器6表面发生漫反射后直接照耀整个养殖场,由此解决了室内养殖缺少光照的问题,通过调光器5使进入养殖场内的光照强度适中在种牛的可接受范围内,能够有效避免种牛被光照灼伤或者晒至中暑,在棚盖17上设置光伏板组件11,能够有效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光伏板组件11将太阳光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经太阳能控制器12,蓄电池13、逆变器14和稳压器19后变为稳定的220V工业用电,并将电能供给LED灯15和抽风机7,实现在阴雨天和晚上,养殖场内有充足的光源,并且不需要外部供电可将养殖舍朝南方向的空气输送至养殖区,棚盖17的顶部设置有抽风装置,抽风装置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中空筒体2,中空筒体2将养殖区内的气体抽离养殖场,并且将气体排放到位于养殖场远离地面10多米的北部区域,由此进入养殖场的气体在空间上不交叉,使进入养殖场内的气体始终未清新空气,有效解决了,传统养殖场内污浊气体集聚在养殖场周围的情形,此外,中空筒体2的高度大于10米,依靠中空筒体2自身的烟囱效应,不需要借助抽风机7即可将养殖区的污浊气体排出养殖场,当碰到自然风较弱时,开启抽风机7能够加快养殖区的气体循环;其中中空筒体2、光伏板组件11和光导管的数量根据养殖场区的大小进行安装。

上文所述的光伏板组件11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太阳能控制器12: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其他附加功能如光控开关、时控开关都应当是控制器的可选项;蓄电池13的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光伏板组件11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逆变器14: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提供220VAC、110VAC的交流电源。由于太阳能的直接输出一般都是12VDC、24VDC、48VDC。为能向220VAC的电器提供电能,需要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因此需要使用DC-AC逆变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