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用的水面浮动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5121发布日期:2019-01-13 16:18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渔业用的水面浮动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业用的投料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渔业用的水面浮动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水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水产杨志忠,配合饲料得到广泛的应用,饲料的合理选用及其高效投饲技术成为养殖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传统的投料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投食,费时费力,机械投料机应运而生。

目前,机械式投料机投料,一般是在池塘离岸边10米左右建一个投料台,人工搬运饲料放入投料机进行投喂,成本高;再者,在投料时,投料口向前,呈扇面状,且固定投料,固定单向拍打投料,投料面积小,鱼虾在抢食时,容易密集而造成局部缺氧,饲料喂养率低,且打碎的饲料也会而造成水体污染,降低经济效益;此外,投料箱里的饲料是依靠重力向下流出,在饲料中出现结块会堵死流出口,造成无法正常投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渔业用的水面浮动投料装置,本装置设置可漂浮在水面上的浮筒,进而实现可移动式投料,投料面积广且均匀,饲料利用率高,避免局部投料密集而造成缺氧的现象发生,盛料筒的饲料通过电机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从投料斗中进行投料,投料顺畅,避免饲料打碎造成水体污染,且本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实现,有效增加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

渔业用的水面浮动投料装置,包括可漂浮于水面的浮筒,所述浮筒的上端套设有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一竖向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套设有与其同轴安装的一投料斗,则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转轴可带动投料斗转动,所述投料斗为圆柱中空结构,且所述投料斗沿其环向方向均匀设有若干根与其内部相通的投料管,所述投料斗的上方还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上端套设入一盛料筒内,所述盛料筒的顶端设有与其配合连接的筒盖,所述盛料筒与所述浮筒之间设有若干根加强支撑杆。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保证浮筒可稳定地漂浮于水面,确保投料装置的正常投料,有利于提高投料效率,所述浮筒上部设置呈椭圆球形、底面设置呈平面,所述浮筒沿其环向表面均匀设有若干根承重防压脊条。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使本投料装置适用于不同粒径的饲料,以用于水产养殖不同阶段的投料使用,提高整个投料装置的实用性,所述投料管均可拆卸地设于投料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装置设置可漂浮在水面上的浮筒,进而实现可移动式投料,投料面积广且均匀,饲料利用率高,避免局部投料密集而造成缺氧的现象发生,盛料筒的饲料通过电机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从投料斗中进行投料,投料顺畅,避免饲料打碎造成水体污染,且本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实现,有效增加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2、浮筒的结构形状设置科学合理,保证浮筒可稳定地漂浮于水面,确保投料装置的正常投料,有利于提高投料效率。

3、投料管可拆卸地设于投料斗上,使本投料装置适用于不同粒径的饲料,以用于水产养殖不同阶段的投料使用,提高整个投料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效果图;

附图标号:1、浮筒,1-1、承重防压脊条,2、驱动电机,3、转轴,4、投料斗,5、投料管,6、下料管,7、盛料筒,8、筒盖,9、加强支撑杆,10、电气控制箱,11、时间定时器,12、漏电开关,13、接触器,14、立柱,15、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提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渔业用的水面浮动投料装置,包括可漂浮于水面的浮筒1,本实施例设置浮筒1是由聚乙烯(PE)材质制成的,所述浮筒1的上端套设有一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连接一竖向设置的转轴3,所述转轴3的上端套设有与其同轴安装的一投料斗4,则所述驱动电机2通过转轴3可带动投料斗4转动,本实施例设置所述驱动电机2为程序电机,且与一电气控制箱10内的时间定时器11、漏电开关12、接触器13电气连接,所述控制箱10上设有分别控制投料时间和投料频率的开关和按钮,所述投料斗4为圆柱中空结构,且所述投料斗4沿其环向方向均匀设有若干根与其内部相通的投料管5,投料管5的数量和长度根据养殖面积的大小和养殖密度合理设置,若养殖面积和养殖密度均较大时,投料管5的长度应设置相对长,一般在10~20cm之间,数量也应设置多些,反之亦然,本实施例设置2根由聚氯乙烯(PVC)材质制成的投料管5,长度为15cm,所述投料斗4的上方还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下料管6,所述下料管6的上端套设入一盛料筒7内,所述盛料筒7的顶端设有与其配合连接的筒盖8,为了保证饲料可顺畅从盛料筒7进入下料管6内,本实施例将盛料筒7设置上端呈圆柱状、下端呈锥状,且直径设置在60~80cm之间,所述盛料筒7与所述浮筒1之间设有若干根加强支撑杆9,保证整个装置连接稳固,本实施例设置浮筒1的直径大于盛料筒7的直径,所述加强支撑杆9均呈弧状、是由304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加强支撑杆9的两端均通过螺母分别固定在盛料筒7与浮筒1上,盛料筒7盛放饲料时,由于饲料的重力会缩短盛料筒7与浮筒1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设置盛料筒7与浮筒1之间的距离为25~30cm,下料管6延伸入投料斗4的长度会随盛料筒7内饲料的多少而自动调整,本实施例设置加强支撑杆9的长度为98cm。

所述浮筒1上部设置呈椭圆球形、底面设置呈平面,本实施例设置浮筒1的直径为130cm,平面底面的浮筒1,从而大大增加浮筒1与水面的接触面积,考虑到浮筒1通过水面浮力来承载整个装置的重量,本实施例在浮筒1的上表面沿其环向表面均匀设有若干根承重防压脊条1-1,本实施设置承重防压脊四条1-1,每90度一条,保证浮筒1可稳定漂浮于水面,确保投料装置的正常投料,有利于提高投料效率。

所述投料管5均可拆卸地设于投料斗4上,本实施例设置投料斗4与投料管5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满足水产生物不同阶段喂食不同粒径的饲料,提高整个投料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水产养殖区域的两侧设有立柱14,两立柱之间设有可将本装置捆绑的绳索15,装配成如图2所示,将适量的饲料盛放于盛料筒7内,接通电源,设置投料时间和频率,打开电箱开关,通电后可以开始投喂,盛料筒7饲料投送完毕,在岸边固定一个位置,通过左边的绳子把投料装置拉到岸边,装入饲料,拉动右边的绳子,把投料装置拉到适合的投喂位置,就可以再次进行投喂。

当然,上面只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描述,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构造以及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