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水肥药一体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8402发布日期:2018-12-25 19:59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室水肥药一体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室水肥药一体化结构。



背景技术:

水肥药一体化是在水肥一体化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将灌溉、施肥和加药有机结合的一项农业新技术,可大幅提高水资源、肥料和农药的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目前设施农业和水肥一体化已被纳入政府农业发展规划,开展节水节肥节药、节能增产提质的设施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中国专利CN 206611767U公开了一种温室水肥药一体化系统,其施肥和施药无法同步进行,并且两个步骤的来回切换相当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室水肥药一体化结构,能够同时或分开进行植物叶面、根系的水、肥、药的施放。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温室水肥药一体化结构,包括一体供料装置、根区部分和叶面部分,所述一体供料装置包括施肥部件、施药部件和水泵,施肥部件、施药部件和水泵的出口均通向根区部分和叶面部分,所述施肥部件与施药部件相互独立且在施肥部件与施药部件的出口分别设有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体供料装置具有电性连接施肥部件、施药部件以及水泵的控制器,所述根区部分和叶面部分分别包括若干传感器,各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根区部分的传感器包括EC传感器、pH传感器、张力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叶面部分的传感器包括空气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作物叶面红外监测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施肥部件包括肥箱和连接肥箱出口的比例施肥器,所述施药部件包括药箱和连接药箱出口的比例施药器,比例施肥器和比例施药器的出口均设有作为控制阀的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面部分包括气液气液二流体喷雾器,所述一体供料装置具有压缩机,气液二流体喷雾器的液体入口通向施肥部件、施药部件和水泵,气体入口通向压缩机的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体供料装置包括增氧部件,增氧部件位于水泵的入水管路上,增氧部件的气源为压缩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氧部件包括水箱和气液混溶罐,所述气液混溶罐的气体入口连接压缩机,气液混溶罐的液体入口和混合物出口均连接水箱从而构成循环回路,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氧部件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设置在水箱底部并连通气液混溶罐的混合物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施肥部件与施药部件相互独立且在施肥部件与施药部件的出口分别设有控制阀,为此可以同时施肥和施药,肥、药连同水选择性的到达根区部分和/或叶面部分,从而对植物的重点区域进行水肥药的同步护理或局部护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体供料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温室水肥药一体化结构,包括一体供料装置100、根区部分200和叶面部分300。根区部分200用以对土壤中的植物根系施加水肥药的一种或多种,叶面部分300用以对植物的地表部分(至少包括枝叶),施加水肥药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一体供料装置100包括施肥部件、施药部件和水泵1。施肥部件、施药部件和水泵1的出口均通向根区部分200和叶面部分300,能够同时或者分别对根区部分200、叶面部分300施加物料、水。实施例中,施肥部件与施药部件相互独立,施肥与施药能够独立、同时的完成。那么,相比于CN 206611767U的技术中施药、施肥无法同时进行的方案来说,实施例中的技术便于对植物的重点区域进行水肥药的同步护理或局部护理。

上述实施例中,在施肥部件与施药部件的出口分别设有控制阀,各控制阀控制对应部件出口的通断,从而控制植物施加物料的类型。进一步来说,水也是可以混入肥料、药中施加的,当然也可以单独施加在植物的根系、叶上。

进一步优选的,一体供料装置100具有一控制器,该控制器电性连接施肥部件、施药部件以及水泵1。通过外部输入命令或者通过自动控制的方式,控制器控制施肥部件、施药部件以及水泵1的运行。控制的包括各部件、水泵1的开启、控制阀门的启闭等,这些控制行为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用手段,为此实施例不对其原理进行说明。

进一步,所述的根区部分200和叶面部分300分别包括若干传感器,各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相连。传感器用于监测植物根区、叶部的环境参数,并将环境参数反馈至控制器,根据参数值来确定开启的部件,选择对根部、叶部进行施肥、施药、加水的一种或者多种。

进一步优选的,根区部分200的传感器包括EC传感器、pH传感器、张力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叶面部分300的传感器包括空气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作物叶面红外监测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多种功能的传感器来对生长环境进行监测。

进一步优选的,同时参考图2,施肥部件包括肥箱2和连接肥箱2出口的比例施肥器3,比例施肥器3是根据所需的施肥量进行肥料的输送,肥料与水进行按比例混合后输出;施药部件包括药箱4和连接药箱4出口的比例施药器5,同理,比例施药器5是根据所需的施药量进行药剂的输送,药剂与水进行按比例混合后输出。比例施肥器3和比例施药器5的出口均设有作为控制阀的电磁阀。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的叶面部分300包括气液二流体喷雾器6,一体供料装置100具有压缩机7,气液二流体喷雾器6的液体入口通向施肥部件、施药部件和水泵1,气体入口通向压缩机7的出口。药液、肥料与水体混合之后从液体入口进入气液二流体喷雾器6,而压缩空气从气体入口进入气液二流体喷雾器6,之后以喷雾的方向喷出,喷出物是以雾状向四周扩散。雾状的喷出混合物颗粒非常小,而且因为携带了空气,混合物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只要气液二流体喷雾器6靠近叶部,不管是放置在哪个位置,混合物都能到达单片或多片叶片的正面和背面,甚至能到达枝部。即通过采用气液二流体喷雾器6,可以对植物的地表部分进行全方位的施肥、施药、补水,相比于现有技术只能对叶片正面喷药、施肥,或者手动喷药施肥的方式来说,其工作效率无疑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进一步优选的,一体供料装置100包括增氧部件,增氧部件位于水泵1的入水管路上,增氧部件的气源为上述的压缩机7。所述的增氧部件能够对抽入水泵1的水体增氧,使根区部分200、叶面部分300施加的水或者混合物富含氧气,利于植物的吸收。

进一步优选的,增氧部件包括水箱8和气液混溶罐9。水箱8的出口通至水泵1的入口;气液混溶罐9的气体入口连接压缩机7,气液混溶罐9的液体入口和混合物出口均连接水箱8从而构成循环回路,水箱8的出水口连接水泵1。压缩机7输出的气体进入至气液混溶罐9,水箱8中的水体也被吸入进入气液混溶罐9,气液混溶罐9达到一定压力后气液混合物输入水箱8中;之后压缩机7继续供气,水体也继续进入气液混溶罐9,如此循环。由于水体和气体在气液混溶罐9中具有混合的作用,因此水气混合物具有一定的含氧量。

进一步优选的,增氧部件还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0。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0设置在水箱8底部并连通气液混溶罐9的混合物出口,气液混合物从混合物出口输入后经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0的处理,其形态变为微小的气泡,其含氧量较高,而且在水箱8底部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曝气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的系统其工作原理如下:

控制器根据各传感器的监测数据下做出决策;

压缩机7向气液混溶罐9注入空气,气液混溶罐9从水箱8吸入水,到一定压力后冲入水箱8底部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0,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0产生微纳米气泡对水箱8水进行预处理一定时间(0-30min);

预处理完成后,关闭电磁阀11和电磁阀12,停止气液混溶罐9的进气和进水。

根区水肥药一体化的步骤如下:启动开启共6个电磁阀13、14、15、16、17、18,同时进行灌溉、施肥和施药;如果作物状况良好,无需施药,只开启电磁阀14、15、16、17,进行水肥灌溉;如果肥亦充足,只开启电磁阀15、16,进行灌溉;

叶面水肥药一体化的步骤如下:开启电磁阀13、14、15、17、18、19、20,同时进行叶面施肥和施药;如果作物状况良好,无需施药,只开启电磁阀14、15、17、19、20,进行叶面施肥;如果肥亦充足,只开启电磁阀15、19、20,进行空间降温或湿度调节。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