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环流式诱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1823发布日期:2019-02-15 19:52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戴环流式诱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蚊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采集吸血双翅目蚊虫标本的头戴环流式诱蚊装置。



背景技术:

蚊虫标本的采集,一直是媒介生物控制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目前迅速发展起来的诱蚊灯、以及各种类型的诱剂,使得标本的采集变得越来越简单。但是针对白天活动的蚊虫,如登革热、基孔肯亚热的传播媒介白蚊伊蚊、埃及伊蚊等,由于其在白天活动,灯诱的方法则很不理想。于是人们利用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出汗产生的乳酸等提取或者制备出一系列模拟人分泌产物的诱剂,用于蚊虫的诱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由于成本高,真正使用起来,人们仍然偏好于人诱法,但是人诱法又将研究者置于了疾病风险之中。使得蚊虫的户外采集、尤其是白天活动的蚊虫的标本采集变得相对困难。

目前,以人为诱饵的方便携带、而高效的蚊虫采集装置尚未发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用于白天活动的蚊虫如白蚊伊蚊、埃及伊蚊标本采集的头戴环流式诱蚊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头戴环流式诱蚊装置,包括,头盔主体,所述头盔主体前侧无缝连接有用于防止蚊虫在头盔主体前侧造成对人体侵害的面纱网,所述头盔主体的下端无缝连接有用于防止蚊虫在头盔主体下部造成对人体侵害的头盔下摆,沿所述头盔主体外侧的一周设置有用于捕捉蚊虫的环流式捕捉装置。

所述的面纱网为60目~100目的纱布或60目~100目的硬质塑料网或钢丝网构成。

所述的头盔下摆是由60目~100目的纱布或软布构成。

所述的环流式捕捉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头盔主体两侧人耳部的两个结构相同的能够拆卸的用于诱捕蚊虫的桶状的蚊虫陷阱,固定设置在头盔主体后侧的用于使所述的蚊虫陷阱对蚊虫产生吸附力的半环状中空的助风机构,所述助风机构的一个进风口与头盔主体一侧的蚊虫陷阱的后端口相连接且连通,所述助风机构的另一个进风口与头盔主体另一侧的蚊虫陷阱的后端口相连接且连通。

所述的蚊虫陷阱包括有桶体,所述桶体的前端口内侧设置有使蚊虫只能进不能出的防逃逸漏斗,所述桶体的后端口连接所述助风机构的一个进风口,所述桶体内设置有防止蚊虫从桶体的后端口进入助风机构并逃出至外部的挡网。

所述的防逃逸漏斗是由60~100的纱布构成。

所述的挡网是由60目~100目的纱布或60目~100目的硬质塑料网或钢丝网构成。

所述的助风机构包括有两端的进风口分别对应连接头盔主体两侧的蚊虫陷阱的后端口的风道主体,所述风道主体的中部远离头盔主体一侧开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内端口处设置有用于使蚊虫陷阱对蚊虫产生吸附力的风机,所述风机通过电源线连接供电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头戴环流式诱蚊装置,可用于嗜人血的蚊、蠓等双翅目吸血蚊虫的标本采集。尤其是可用于白天活动的蚊虫如白蚊伊蚊、埃及伊蚊的标本采集。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以人为诱饵、又可以有效保护人不受蚊虫侵害地进行蚊虫标本采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头戴环流式诱蚊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头戴环流式诱蚊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头戴环流式诱蚊装置正面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

1:头盔主体 2:面纱网

3:头盔下摆 4:环流式捕捉装置

4.1:蚊虫陷阱 4.11:桶体

4.12:防逃逸漏斗 4.13:挡网

4.2:助风机构 4.21:风道主体

4.22:出风口 4.23:风机

4.24: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头戴环流式诱蚊装置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头戴环流式诱蚊装置,包括,头盔主体1,所述头盔主体1前侧无缝连接有用于防止蚊虫在头盔主体1前侧造成对人体侵害的面纱网2,所述头盔主体1的下端无缝连接有用于防止蚊虫在头盔主体1下部造成对人体侵害的头盔下摆3,沿所述头盔主体1外侧的一周设置有用于捕捉蚊虫的环流式捕捉装置4。其中,所述的面纱网2为60目~100目的纱布或60目~100目的钢丝网或60目~100目的硬质塑料网构成。所述的头盔下摆3是由60~100的纱布构成。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环流式捕捉装置4包括对称设置在头盔主体1两侧人耳部的两个结构相同的能够拆卸的用于诱捕蚊虫的桶状的蚊虫陷阱4.1,固定设置在头盔主体1后侧的用于使所述的蚊虫陷阱4.1对蚊虫产生吸附力的半环状中空的助风机构4.2,所述助风机构 4.2的一个进风口与头盔主体1一侧的蚊虫陷阱4.1的后端口相连接且连通,所述助风机构4.2 的另一个进风口与头盔主体1另一侧的蚊虫陷阱4.1的后端口相连接且连通。

如图3所示,所述的蚊虫陷阱4.1包括有桶体4.11,所述桶体4.11的前端口内侧设置有使蚊虫只能进不能出的防逃逸漏斗4.12,所述桶体4.11的后端口连接所述助风机构4.2的一个进风口,所述桶体4.11内设置有防止蚊虫从桶体4.11的后端口进入助风机构4.2并逃出至外部的挡网4.13。其中,所述的防逃逸漏斗4.12是由60目~100的纱布构成。所述的挡网 4.13是由60目~100目的纱布或60目~100目的钢丝网或60目~100目的硬质塑料网构成。

如图3所示的助风机构4.2包括有两端的进风口分别对应连接头盔主体1两侧的蚊虫陷阱4.1的后端口的风道主体4.21,所述风道主体4.21的中部远离头盔主体1一侧开有出风口 4.22,所述出风口4.22的内端口处设置有用于使蚊虫陷阱4.1对蚊虫产生吸附力的风机4.23,所述风机4.23通过电源线4.24连接供电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头戴环流式诱蚊装置,在人戴上后采集蚊虫标本时,可以完全避免蚊虫对人体的侵害。采集标本时,接通电源,风机4.23启动,使蚊虫陷阱4.1的前端口产生了吸附力,将被人脸部的气息吸引过来的蚊虫从蚊虫陷阱4.1的前端口被吸入到桶体4.11内,并被挡网4.13挡在桶体4.11内。当标本收集到一定量后,便可以将头盔主体1两侧的蚊虫陷阱4.1从头盔主体1上拆卸下来,将蚊虫陷阱4.1的前端口对准蚊虫收纳品皿,从蚊虫陷阱 4.1的后端口向内吹气,防逃逸漏斗4.12伸出桶体4.11外部,从而使蚊虫从蚊虫陷阱4.1的前端口的防逃逸漏斗4.12进入蚊虫收纳品皿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