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移栽定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2129发布日期:2018-12-05 18:34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铃薯移栽定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植器,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移栽定植器,属于农业种植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马铃薯人工播种方式需4人完成,过道上平行架两个木板,两人一组,一组打孔,一组丢种子,打孔效率低下,播种劳动强度高;在使用时需要经常搬动木板1,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马铃薯脱毒苗移栽定植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为此,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516215.4,公开了一种马铃薯脱毒苗移栽定植器,其包括滚筒、钉子、支架、手柄以及清理海绵条;其中,所述钉子呈四排设置,并均布于滚筒上;所述滚筒的两端分别固持有一转轴,所述转轴枢接在支架上;所述手柄连接至支架的一端;所述清理海绵条安装于支架上,所述钉子能抵接在该清理海绵条上;本实用新型的马铃薯脱毒苗移栽定植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等诸多优点;但其钉孔深深浅不一;且滚筒滚动过程中容易产生位移,造成定位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马铃薯移栽定植器,采用双排定植齿结构,并通过株距定位杆定位旋转,能够实现快速准确定位,同时能够保证打孔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马铃薯移栽定植器,包括框型底座;所述框型底座两侧底面一体制成有两排定植齿;两相邻所述定植齿之间间距与两排定植齿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框型底座中部焊接有两方钢;两所述方钢顶面垂直固定有直杆;所述直杆顶面固定有平行于框型底座的压杆;所述压杆中部两侧垂直固定有滑板;所述滑板上活动穿过一株距定位杆;所述株距定位杆与定植齿之间的间距为两相邻所述定植齿之间间距的一半;所述株距定位杆下部设置有弹簧受力座;所述滑板底面和弹簧受力座顶面之间安装有压簧;所述株距定位杆活动穿过压簧;当需要进行定植时,通过压杆施压,滑板克服压簧沿株距定位杆下行;同时,定植齿扎出两排定植孔;当压杆放松且略上抬,此时,沿一株距定位杆作180°旋转,另一株距定位杆重新定位新的定位孔;此时,通过压杆施压,定植齿扎出两排定植孔;依次往复进行。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定植齿和株距定位杆底部均为尖头结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压杆和滑板两侧均固定有连板,提高结构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框型底座为口字型结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压杆两端设置有防滑套,其能更好地施力和防滑,提高压杆握把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马铃薯移栽定植器,采用双排定植齿结构,打孔施力简单方便,完成一次打孔后,通过株距定位杆定位旋转,能够实现快速准确定位,同时能够保证打孔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马铃薯移栽定植器,包括框型底座1;所述框型底座1两侧底面一体制成有两排定植齿2;两相邻所述定植齿2之间间距与两排定植齿2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框型底座1中部焊接有两方钢3;两所述方钢3顶面垂直固定有直杆4;所述直杆4顶面固定有平行于框型底座的压杆5;所述压杆5中部两侧垂直固定有滑板6;所述滑板6上活动穿过一株距定位杆7;所述株距定位杆7与定植齿2之间的间距为两相邻所述定植齿2之间间距的一半;所述株距定位杆7下部设置有弹簧受力座8;所述滑板6底面和弹簧受力座8顶面之间安装有压簧9;所述株距定位杆7活动穿过压簧9;当需要进行定植时,通过压杆施压,滑板克服压簧沿株距定位杆下行;同时,定植齿扎出两排定植孔;当压杆放松且略上抬,此时,沿一株距定位杆作180°旋转,另一株距定位杆重新定位新的定位孔;此时,通过压杆施压,定植齿扎出两排定植孔;依次往复进行。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定植齿2和株距定位杆7底部均为尖头结构。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压杆5和滑板6两侧均固定有连板10,提高结构更加稳定。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框型底座1为口字型结构。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压杆5两端设置有防滑套11,其能更好地施力和防滑,提高压杆握把更加舒适。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