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7493发布日期:2018-12-28 18:52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体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在蔬菜的田间种植管理中,土地合理轮作、避免连年重茬是防止病害严重发生和蔓延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近年来我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蔬菜生产逐渐专业化和规模化,特别是保护地设施栽培面积的逐年扩大,使土地的合理轮作制度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土地重茬带来的土壤病害日益严重,虽然也可以采用土壤消毒的办法来解决,但是土壤消毒不仅成本高、费工、费药,而且效果也不十分理想,如果采用无土栽培方式,由于它的栽培环境完全与土壤隔离,所以可以有效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只要对种子、培养基、器械、营养液等进行认真的消毒,管理得当,一般不易感染病害,可以实行高度连作,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正是因为无土栽培方式在防止土传病害发生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因而在蔬菜的无公害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的无土栽培多采用管式、墙式,占地面积较大,一般是在大空间内统一种植,有些小空间的栽培需求不能满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栽培装置,以解决立体栽培架占地面积大,不能在小空间应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一种立体栽培装置,包括水培盘、水箱、水泵,还包括立柱,立柱外周垂直方向上螺旋环绕有至少两层水培盘,每个水培盘之间连接有通水管,通水管上端位于水培盘的中上部,当水培盘中营养液注满后通过通水管向下溢流,最上端的水培盘进水口连接供水管,最下端的水培盘出水口连接回水管,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设有水箱和水泵。

进一步的,还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PLC、报警器,压力传感器设在水箱内,压力传感器设在供水管与水箱连通口的相对端,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供水管在同一水平面内。

进一步的水培盘上设有多组开孔,每个开孔内设有定植篮。

进一步的水箱内设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利用螺旋设在立柱上的水培盘实现空间利用最优化,且采光均匀,不至于有栽培作物之间的遮挡,保证通风,水培盘之间用通水管连接,实现栽培营养液的循环,保证栽培作物的营养供给;多个开孔和定植篮的配合使得栽培作物根系固定,不随营养液的流动而漂浮;滤网过滤营养液循环中冲刷带走的根系代谢物,防止堵塞水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空间要求小,空间小时单组栽培,空间大时多组组合栽培,拆卸简单,易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立体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立柱;2、水培盘;3、通水管;4、供水管;5、水箱;6、回水管;7、水泵;8、开孔;9、定植篮;10滤网;11、压力传感器;12、PLC;13、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压力传感器11采用浙江索普美的MIK-P300型压力传感器;PLC为佛山华庆军的QJ-2M4-200。

如图1所示,一种立体栽培装置,包括水培盘2、水箱5、水泵7、立柱1,立柱1外周垂直方向上螺旋环绕有八层水培盘2,根据空间大小设置不同层数的水培盘2,每层水培盘2上设有多组开孔8,每个开孔8内设有定植篮9,每个水培盘2之间连接有通水管3,通水管3上端位于水培盘2的中上部,当水培盘2中营养液注满后通过通水管3向下溢流,最上端的水培盘2进水口连接供水管4,最下端的水培盘2出水口连接回水管6,供水管4和回水管6之间设有水箱5和水泵7,水箱5内设有滤网10,该装置还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11、PLC、报警器13,压力传感器11设在水箱5内,压力传感器11设在供水管4与水箱5连通口的相对端,压力传感器11与供水管4在同一水平面内。

作业时,将栽培作物定植在定植篮9中,开启水泵7,营养液从水箱5通过供水管4流入最上层水培盘2中,当营养液没过通水管3上边面时,向下流动进入下一级水培盘2中,依次向下,直至所有水培盘2中定制作物根系完全浸泡在营养液中,营养液通过回水管6进入水箱5,经滤网10过滤系代谢物后再次循环;当营养液不足时,液位下降,压力传感器11将信号通过PLC传输给报警器13,触发报警器13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打开水箱5添加足够的营养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