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3196发布日期:2019-01-13 16:0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分体式播种机。



背景技术: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是水稻种子不经过育秧和移栽,而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法;该技术与栽培稻相比,使稻作过程得以简化,具有减轻劳动强度,缓和季节矛盾,省工、省力、省本、省秧田、高产高效等优点,目前,已逐渐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栽培方式。

目前的水稻直播大部分采用手扶推拉式播种机,该类播种机具有重量轻、成本低、使用简单方便等优点。但是大部分播种机为一体式结构,拆分比较复杂,部分零件损坏后更换繁琐,可能需要整体更换。同时,一体结构的播种机在运输过程中占用空间大,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播种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播种机通过分体单元对播种机进行分离,并且排种器和推拉杆等部件可以进一步进行轻易分离,方便部分零件损坏后更换,并且方便运输,减小运输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体式播种机,包括不少于两个播种部、连接于所述播种部之间的分体单元以及安装于一个所述分体单元上的推拉杆;

所述播种部至少包括安装架、传动轴和排种器,所述排种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并由所述传动轴配合穿过提供播种旋转动力;

所述分体单元包括两块折弯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折弯的两个面分别为竖直朝向的竖直连接部和水平朝向的水平连接部;

所述推拉杆包括手持杆和连接杆,所述手持杆和所述连接杆为伸缩连接,所述连接杆下方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所述分体单元连接的连接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同一组的所述连接板折弯处安装有合页,两处所述竖直连接部具备绕所述合页旋转从而实现分离或合并的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安装架端面设有安装内螺纹,所述竖直连接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安装螺栓,通过将所述安装螺栓旋紧所述内螺纹将所述安装架和所述连接板固定。

由此,所述安装架能够与所述分体单元分离,实现播种机的分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竖直连接部还设有第一安装孔以及传动轴通孔,同一组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传动轴通孔位置相同,通过第一紧固螺栓能够将两处所述竖直连接部连接保持合并状态,所述传动轴安装后间隙穿过所述传动轴通孔。

由此,所述第一紧固螺栓将两处所述竖直连接部连接后,安装于两处所述竖直连接部的所述安装架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实现对所述安装架的连接;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传动轴通孔安装不受所述分体单元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连接片在所述水平连接部前后位置各设有一块,所述水平连接部与所述连接片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片上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的位置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片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二紧固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后紧固连接。

所述连接片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安装到所述连接板后,不仅将所述推拉杆连接,并且两处所述连接板的结构更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手持杆和所述连接杆处设有至少一个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处安装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不同的所述调节孔配合安装能够调节所述手持杆相对所述连接杆的伸缩长度,并且所述调节螺杆拆卸后可将所述手持杆和所述连接杆分离。

由此,所述推拉杆能够调节长度,并且实现分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排种器前后两侧至少设有一处开口向下的U形卡槽,所述U形卡槽卡在所述安装架上,使所述安装架和所述传动轴共同支撑所述排种器。

由此,所述排种器只需将穿过的所述传动轴抽出拆卸后便可轻易取下,实现播种机的进一步分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排种器后通过锁紧套锁紧连接,使所述排种器在所述传动轴轴向方向无法移动。

使用所述锁紧套可以方便地将所述排种器锁紧或松开,方便调节所述排种器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播种的行距,同时方便将所述排种器拆卸或组装调节播种的行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安装架下方还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包括滑动开沟部和位于所述滑动开沟部上方与所述安装架连接的调节连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调节连接杆为能够调节所述滑动开沟部高度的档位调节杆,且最上方设有套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侧面设有用于和所述安装架紧固的紧定螺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播种机通过分体单元对播种机进行分离,并且排种器和推拉杆等部件可以进一步进行轻易分离,方便部分零件损坏后更换,并且方便运输,减小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播种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单元处的的装配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单元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推拉杆与分体单元连接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排种器以及滑动板连接的立体图;

图中,1-播种部、11-安装架、12-传动轴、121-锁紧套、13-排种器、131-U形卡槽、2-分体单元、21-连接板、211-竖直连接部、2111-安装螺栓、2112-第一安装孔、2113-传动轴通孔、2114-第一紧固螺栓、212-水平连接部、2121-第二安装孔、2122-第二紧固螺栓、22-合页、3-推拉杆、31-手持杆、311-调节孔、312-调节螺杆、32-连接杆、33-连接片、331-连接孔、4-滑动板、41-滑动开沟部、42-调节连接杆、421-安装环、422-紧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一种分体式播种机,包括不少于两个播种部1、连接于播种部1之间的分体单元2以及安装于一个分体单元2上的推拉杆3;

播种部1至少包括安装架11、传动轴12和排种器13,排种器13安装于安装架11上并由传动轴12配合穿过提供播种旋转动力;

分体单元2包括两块折弯的连接板21,连接板21折弯的两个面分别为竖直朝向的竖直连接部211和水平朝向的水平连接部212;

推拉杆3包括手持杆31和连接杆32,手持杆31和连接杆32为伸缩连接,连接杆32下方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分体单元2连接的连接片33。

如图3,同一组的连接板21折弯处安装有合页22,两处竖直连接部211具备绕合页22旋转从而实现分离或合并的状态。

如图2、图3,安装架11端面设有安装内螺纹,竖直连接部211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安装螺栓2111,通过将安装螺栓2111旋紧内螺纹将安装架11和连接板21固定。

由此,安装架11能够与分体单元2分离,实现播种机的分体。

如图3,竖直连接部211还设有第一安装孔2112以及传动轴通孔2113,同一组的两个连接板21上的第一安装孔2112和传动轴通孔2113位置相同,通过第一紧固螺栓2114能够将两处竖直连接部211连接保持合并状态,传动轴12安装后间隙穿过传动轴通孔2113。

由此,第一紧固螺栓2114将两处竖直连接部211连接后,安装于两处竖直连接部211的安装架11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实现对安装架11的连接;传动轴12穿过传动轴通孔2113安装不受分体单元2影响。

如图2、图3、图4,连接片33在水平连接部212前后位置各设有一块,水平连接部212与连接片33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孔2121,连接片33上与第二安装孔2121相对的位置设有连接孔331,连接片33与连接板21之间通过第二紧固螺栓2122穿过连接孔331和第二安装孔2121后紧固连接。

连接片33通过第二紧固螺栓2122安装到连接板21后,不仅将推拉杆3连接,并且两处连接板21的结构更加稳定。

如图1,手持杆31和连接杆32处设有至少一个调节孔311,调节孔311处安装有调节螺杆312,调节螺杆312与不同的调节孔311配合安装能够调节手持杆31相对连接杆32的伸缩长度,并且调节螺杆312拆卸后可将手持杆31和连接杆32分离。

由此,推拉杆3能够调节长度,并且实现分体。

如图5,排种器13前后两侧至少设有一处开口向下的U形卡槽131,U形卡槽131卡在安装架11上,使安装架11和传动轴12共同支撑排种器13。

由此,排种器13只需将穿过的传动轴12抽出拆卸后便可轻易取下,实现播种机的进一步分体。

如图1、图5,传动轴12穿过排种器13后通过锁紧套121锁紧连接,使排种器13在传动轴12轴向方向无法移动。

使用锁紧套121可以方便地将排种器13锁紧或松开,方便调节排种器13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播种的行距,同时方便将排种器13拆卸或组装调节播种的行数。

如图1、图5,安装架11下方还安装有滑动板4,滑动板4包括滑动开沟部41和位于滑动开沟部41上方与安装架11连接的调节连接杆42。

如图1、图5,调节连接杆42为能够调节滑动开沟部41高度的档位调节杆,且最上方设有套装在安装架11上的安装环421,安装环421侧面设有用于和安装架11紧固的紧定螺钉422。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