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速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9250发布日期:2019-01-02 21:3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速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茶叶速冷设备。



背景技术:

茶叶杀青是指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发生酶促氧化反应,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促进良好香气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但是,杀青后的茶叶必须马上进行降温,否则会产生二次发酵现象,影响成品的色泽和口感。

目前,杀青后的茶叶通常通过自然冷却达到降温的目的,但是,所需时间较长(大概2小时),冷却效率低;也可以将茶叶摊放在器皿或较宽的场地上,并在旁边放置电风扇,电风扇正对茶叶进行吹风冷却,但是,这种方式所需时间也较长(大概30分钟),且杀青后的茶叶经过长时间摊放,慢慢降温,导致香气大量散失;同时,也需要大量的摊放器皿和较宽的场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使杀青后茶叶快速冷却的茶叶速冷设备。

一种茶叶速冷设备,包括机架和架设于机架内的输送带装置,所述输送带装置的输送带为具有透气性的输送带,该输送带包括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上输送带的正下方沿上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布置有一风箱,所述风箱顶部敞开设置,所述风箱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风箱的侧壁上设置有一进风口,所述风箱外的机架上安装有冷风机,冷风机的出风口与风箱的进风口通过管道连通。

工作过程中,由冷风机产生的冷空气从冷风机的出风口经管道通过风箱的进风口进入风箱内,风箱内的冷空气自下而上穿过输送带,并与上输送带上的茶叶进行热交换,实现茶叶的快速冷却。

本实用新型通过冷空气与茶叶进行热交换,实现茶叶的快速冷却,加上,风箱布置于上输送带的正下方,且风箱仅上端开口,此时,能够保证风箱内的冷空气均能够穿过输送带向上流动,避免冷空气的浪费,提高冷却效率。

所述的风箱设置于上输送带与下输送带之间,缩短冷空气的流动行程,提高冷却效率。

所述的输送带倾斜设置,该输送带的上端为进料端、下端为出料端,风箱的进风口设置于风箱的靠近输送带进料端的一端。所述风箱的靠近输送带进料端的一端为风箱的上端,而冷空气是向下流动的,此时,冷空气由上而下充满整个风箱内,使得输送带上的茶叶与冷空气的接触时间更长,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

所述的上输送带的两侧沿上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均设置有挡料侧板,每个挡料侧板与同侧的机架固定连接,所述风箱的两侧壁的上边沿分别于同侧的挡料侧板的下边沿上下对接。此时,这种结构可避免风箱内的冷空气从风箱与挡料侧板之间的缝隙流出,从而造成冷空气的浪费。

所述的上输送带的两侧沿上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均设有挡风板,挡风板的上边沿高于挡料侧板的上边沿,每个挡风板均固定于同侧的机架上。所述挡风板可起到避免冷空气向外扩散的作用,提高冷空气与茶叶的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冷风机的出风口与风箱的进风口之间的连通管道未装配状态时本实用新型的茶叶速冷设备的正视图;

图2为冷风机的出风口与风箱的进风口之间的连通管道装配后本实用新型的茶叶速冷设备的正视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3,一种茶叶速冷设备,包括机架10和架设于机架10内的输送带装置20,所述输送带装置20的输送带21为具有透气性的输送带(具体指:常见的塑料链板输送带或模块网输送带或尼龙输送带或铁氟龙输送带或不锈钢输送带等具有透气性的输送带),该输送带21包括上输送带211和下输送带212,上输送带211的正下方沿上输送带211的输送方向布置有一风箱30,所述风箱30顶部敞开设置,所述风箱30与机架10固定连接,所述风箱30的侧壁上设置有一进风口31,所述风箱30外的机架10上安装有冷风机40,冷风机40的出风口41与风箱30的进风口31通过管道70连通。

工作过程中,由冷风机40产生的冷空气从冷风机40的出风口41经管道70通过风箱30的进风口31进入风箱30内,风箱30内的冷空气自下而上穿过输送带21,并与上输送带211上的茶叶进行热交换,实现茶叶的快速冷却。

本实用新型通过冷空气与茶叶进行热交换,实现茶叶的快速冷却,加上,风箱30布置于上输送带211的正下方,且风箱30仅上端开口,此时,能够保证风箱30内的冷空气均能够穿过输送带21向上流动,避免冷空气的浪费,提高冷却效率。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风箱30设置于上输送带211与下输送带212之间,缩短冷空气的流动行程,提高冷却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的输送带21倾斜设置,该输送带21的上端为进料端、下端为出料端,风箱30的进风口31设置于风箱30的靠近输送带21进料端的一端。所述风箱30的靠近输送带21进料端的一端为风箱30的上端,而冷空气是向下流动的,此时,冷空气由上而下充满整个风箱30内,使得输送带21上的茶叶与冷空气的接触时间更长,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

如图3所示,所述的上输送带211的两侧沿上输送带211的输送方向均设置有挡料侧板50,每个挡料侧板50与同侧的机架10固定连接,所述风箱30的两侧壁的上边沿分别于同侧的挡料侧板50的下边沿上下对接。此时,这种结构可避免风箱30内的冷空气从风箱30与挡料侧板50之间的缝隙流出,从而造成冷空气的浪费。

如图3所示,所述的上输送带211的两侧沿上输送带211的输送方向均设有挡风板60,挡风板60的上边沿高于挡料侧板50的上边沿,每个挡风板60均固定于同侧的机架10上。所述挡风板60可起到避免冷空气向外扩散的作用,提高冷空气与茶叶的热交换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