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色光驱蚊灯泡及其驱蚊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5298发布日期:2019-05-31 20:43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色光驱蚊灯泡及其驱蚊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蚊灯,尤其涉及一种单色光驱蚊灯泡及其驱蚊灯。



背景技术:

蚊子是一种双翅目夜行昆虫,国内主要有三种主要品种,即库蚊、伊蚊和按蚊,无论哪一种蚊子对光的敏感度是相同的,且只有雌蚊才咬吸人血,这是为了繁衍后代的必须,这是人类面对同样古老的物种生存的现实。蚊子叮咬人体除了光线以外,最主要是人体的呼出二氧化碳气息,蚊子能在15米以外地方,就能感知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息,从而目标准确,飞近人体叮咬,这与人的体温毫无关系。

驱蚊灯是一种提供蚊子所避之不及的波长(580~600nm)光源来达到驱离蚊子的目的,它与灭蚊灯的区别在于:一)仅仅是赶走蚊子,不能击杀蚊子;二)利用蚊子趋光特性中的光波长不同,驱蚊灯利用的是蚊子不喜欢的。可见光波长(580~600nm),见到后会迅速避开,而灭蚊灯则是利用蚊子喜欢的光波波长(长波紫外光--UVA和近紫外光)300~400nm,再配以高压电装置来诱杀蚊子。

驱蚊灯的目的类似一顶巨大蚊帐,用光幕将人们活动场地笼罩起来不让蚊子靠近。这与市场上那些灭蚊灯相比有着不可替代优势。这不仅仅是从安全、功能角度而言,尤其是在一些开放式的栏舍,在室内放置一盏灭蚊灯,将室外大量不知其数的蚊子吸引过来。但是蚊子是杀不光的,而灭蚊灯的灭蚊能力是有限的,弄不好就会适得其反而吸引更多的蚊子靠近。

目前的驱蚊灯一般采用在透光罩内涂过滤涂层,以透射出特定光谱实现驱蚊效果。如韩国公开专利(公告号:10-1782933)所披露的,其利用彩色化学物质MgF2涂层提供特定透光频率的光扩散灯罩实现输出主波长在610nm-612nm以内,峰值波长在610-613以内,波长范围在50nm-670nm以内的驱蚊光线。但是该涂层的工艺中采用有害物质,更重要的是其采用的LED光柱为混合了驱蚊光束、蓝色光(包括肉眼不可见的紫外线)灯的多色光源,蓝色光及紫外线光能透过光扩散灯罩投射到附近的空间内,能够对人眼造成伤害。因此在驱蚊的同时减少甚至避免蓝色光或紫外线的散射成了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单色光驱蚊灯泡,包括灯体、至少一片光源芯片和控制装置和电源接口;所述灯体包括安装座及相装配的灯罩;所述控制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内的空腔中,所述电源接口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外部,并向内延伸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光源芯片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灯罩之间的安装面上,所述光源芯片和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芯片为单色光芯片,所述光源芯片散发光线的主波长为585nm-620nm,以该主波长透过所述灯罩照射在空间用于驱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单色光驱蚊灯泡中,所述光源芯片散发光线的主波长为585nm-595nm和/或610nm-620nm。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单色光驱蚊灯泡中,所述光源芯片为:至少一片散发光线主波长为585nm-595nm的第一LED芯片;和/或至少一片散发光线主波长为610nm-620nm的第二LED芯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单色光驱蚊灯泡中,所述灯罩为用PC材料制成的乳白罩,所述灯罩用于保护所述光源芯片并将光线均匀射向四周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单色光驱蚊灯泡中,所述安装面为向所述灯罩一侧凸起的非平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单色光驱蚊灯泡中,所述安装面包括:正投射在所述灯罩中心的第一安装表面,侧向投射在所述灯罩表面的第二安装表面,所述第二安装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表面之间呈角度地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单色光驱蚊灯泡中,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下方的散热层和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单色光驱蚊灯泡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与所述第一LED芯片连接的第一线路;

与所述第二LED芯片连接的第二线路;及

用于第一线路和/或第二线路连通或关断的线路选择模块,所述线路选择模块与所述电源接口串联,与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并联。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单色光驱蚊灯,包括相互固定的灯座和外壳,所述灯座内安装供电接口,所述灯座内安装所述单色光驱蚊灯泡,灯泡的电源接口与所述供电接口适配;所述单色光驱蚊灯泡散发的光线透过灯罩与外壳照射在空间用于驱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单色光驱蚊灯中,所述单色光驱蚊灯的种类包括:支架式驱蚊灯、悬挂式驱蚊灯、集成有蓄电电容的移动式驱蚊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单色光芯片,摒弃一般采用在透光罩内涂过滤涂层,以透射出特定光谱做法。该单色光芯片发出主波长为585nm-620nm波长的光,不含蓝光成分,无光生物危害。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混合光谱的单色光源,采用主波长为585nm-595nm、610nm-620nm波段的芯片。使用的芯片按照定量的比例,进行合理配比分布在铝制安装面上,对驱蚊效果更加明显。

本实用新型整灯为较大的功率输出,具有较高的光通量,既有驱蚊虫的功能,又能作为辅助照明使用。本实用新型所发出的光谱峰值集中,半波宽较窄,具有驱蚊针对性。

本实用新型优化的驱动电源结构设计,具有包括散热层和隔热层构成的高温保护措施,具有高能效,高功率因数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更为优选地线路选择模块使光谱在峰值波长590nm、615nm之间切换,应对不同品种蚊子在不同区域环境,达到最优的驱蚊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色光驱蚊灯泡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单色光驱蚊灯泡的示意图。

图3是线路选择模块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图1-3中,1-安装座,2-灯罩,3-光源芯片,31-第一LED芯片,32-第二LED芯片,4-控制装置,41-线路选择模块,42-第一线路,43-第二线路,5-电源接口,6-安装面,61-第一安装表面,62-第二安装表面,7-散热层,8-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单色光驱蚊灯泡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单色光驱蚊灯泡,包括灯体、至少一片光源芯片3和控制装置4和电源接口5;灯体包括安装座1及相装配的灯罩2;控制装置4安装于安装座1内的空腔中,电源接口5安装在安装座1的外部,并向内延伸与控制装置4连接,光源芯片3安装在安装座1和灯罩2之间的安装面6上,光源芯片3和控制装置4连接;光源芯片3为单色光芯片,光源芯片3散发光线的主波长为585nm-620nm,以该主波长透过灯罩2照射在空间用于驱蚊。

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中,光源芯片3散发光线的主波长为585nm-595nm和/或610nm-620nm。更为具体地,光源芯片3为:至少一片散发光线主波长为585nm-595nm的第一LED芯片31;和/或至少一片散发光线主波长为610nm-620nm的第二LED芯片32。

以上多片光源芯片3根据实际需求、按照定量的比例,进行合理配比分布在安装面6上,形成均匀投射的驱蚊光线。

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中,灯罩2为用PC材料制成的乳白罩,灯罩2用于保护光源芯片3并将光线均匀射向四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中,安装面6为向灯罩2一侧凸起的非平面结构。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中,安装面6包括:正投射在灯罩2中心的第一安装表面61,侧向投射在灯罩2表面的第二安装表面62,第二安装表面62与第一安装表面61之间呈角度地相互连接。立体的安装面6形成多角度的光线投射,形成更为均匀的驱蚊光线投射。

安装面6采用铝材制成,具有优良的传热导热性能,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安装在安装面6下方的散热层7和隔热层8。可以将热量传导至散热层7中,并且利用隔热层8防止热量传导入安装控制装置4及电源接口5的腔体中,避免影响控制装置4及电源接口5的正常工作。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中,控制装置4包括:与第一LED芯片31连接的第一线路42;与第二LED芯片32连接的第二线路43;及用于第一线路42和/或第二线路43连通或关断的线路选择模块41,线路选择模块41与电源接口5串联,与第一线路42和第二线路43并联。线路选择模块41使光谱在峰值波长590nm、615nm之间切换,应对不同品种蚊子在不同区域环境,达到最优的驱蚊虫效果。

基于以上所阐述的单色光驱蚊灯泡,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单色光驱蚊灯,该包括相互固定的灯座和外壳,灯座内安装供电接口,灯座内安装单色光驱蚊灯泡,灯泡的电源接口与供电接口适配。相互固定的灯座和外壳的连接方式包括螺丝固定、卡口固定、胶水固定等,还可以理解为灯座和外壳一体成型。单色光驱蚊灯泡散发的光线透过灯罩与外壳照射在空间用于驱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单色光驱蚊灯中,单色光驱蚊灯的种类包括:支架式驱蚊灯、悬挂式驱蚊灯、集成有蓄电电容的移动式驱蚊灯。其中,有支架式驱蚊灯和悬挂式驱蚊灯的供电方式可使用电源适配器将市电转换成直流12V电源供电。前者适用于野外活动时悬挂在帐篷或其他设施中达到驱蚊虫效果;后者则用有市电供电的农户、夜排档等场所时驱蚊虫用。集成有蓄电电容的移动式驱蚊灯的供电方式可使用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的充电式锂电池供电。

以上单色光驱蚊灯应当理解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单色光驱蚊灯泡的任何类型的驱蚊灯。只要该驱蚊灯或其驱蚊灯泡散发的光线主波长或峰值波长与本实用新型的单色光驱蚊灯泡的参数范围之内、部分重合或完全重合,都应理解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