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珍珠贝苗期吊养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5073发布日期:2019-01-13 16:18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珍珠贝苗期吊养笼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珍珠贝养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珍珠贝苗期吊养笼。



背景技术:

在珍珠贝的养殖过程中,珍珠贝的育苗阶段极为重要,育苗的好坏直接影响珍珠贝的后期生长,珍珠贝的育苗主要利用网笼和网箱中在天然的海水中进行,网笼育苗较网箱育苗更有优势,能够提高珍珠贝的生长速度和个体的强壮,减少珍珠贝生病的发生。在珍珠贝苗种培育过程中,贝苗在附着前经历浮游阶段的D形幼虫期、壳顶幼虫期、眼点幼虫期和变态幼虫期,浮游阶段的幼虫通过纤毛的摆动维持自身浮游状态和摄食。随着幼虫的生长和变态,如珠母贝和合浦珠母贝幼虫在壳顶幼虫的后期仅靠纤毛的摆动已不能维持其浮游状态,出现许多幼虫沉到网笼底部堆积造成幼虫的大量死亡。少量幼虫在气流的作用下没有沉淀,幼虫继续生长发育到具备附着能力的情况下营附着生活,传统的育苗方法是在幼虫发育到眼点幼虫期投入PVC板作为其附着板。由于PVC板表面光滑使幼虫附着效率不高,并且由于受到水流、气流和饵料等的影响容易造成附着在PVC板不同位置的幼虫生长速率不同,以致珍珠贝苗种出苗规格不整齐。此外,传统的网笼主要是用经编网片包裹覆塑铁丝支架而成,由于经编网的结构特点,网目大小中的目脚上缝隙较多,在海水中使用一段时间后,网片上长满海藻,影响珍珠贝的滤食,这时就必须将吊笼从海中捞出,更换新网笼,对旧网笼进行冲洗,增加了养殖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型珍珠贝苗期吊养笼,通过在框架上设置若干层附着基,并在框架外设置尼龙网袋,解决了海藻附着的问题,并通过在框架上设置鼓气管,解决贝苗在附着基上堆积且分布不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大型珍珠贝苗期吊养笼,包括框架和网袋,所述框架上均匀布置有若干层附着基,所述附着基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一鼓气管,所述鼓气管从所述框架的顶部经由侧壁延伸至底部,与所述鼓气管连接有气泵,所述框架放置于所述网袋内,所述网袋收口处设置有吊绳,所述吊绳与横拉于水面上的缆绳连接,所述气泵安装在所述缆绳上。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为复塑铁框,所述网袋为尼龙网袋。

进一步的,所述附着基采用筛绢网。

进一步的,所述鼓气管位于所述框架底部部分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出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气泵采用的电源为太阳能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气泵包括泵体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泵体球铰连接,所述泵体内设置有太阳能蓄电池,所述太阳能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框架上设置多层附着基,使得贝苗能够分层吸附,避免贝苗相互堆积,提高贝苗存活率,并通过使用气泵对鼓气管进行鼓气,所鼓出的空气从框架底部往上升并依次通过各层附着基,并将各层的贝苗鼓起并自由下落至附着基上,使得贝苗均匀分布在附着基上,使得贝苗生长较为统一,出苗均匀。

(2)本实用新型框架通过采用复塑铁框,防止由于框架在海水中长期浸泡造成腐蚀,网袋采用尼龙网袋,避免海藻的吸附,并能够起到排除污染物,将贝苗与污染物及有害生物进行隔离的作用,有利于海水的流通,有利于贝苗的呼吸摄食。且随着贝苗的生长,可单独对网袋进行更换,更换为不同目数的网袋,操作方便。

(3)本实用新型附着基采用筛绢网,一方面可以增加附着基表面的粗糙度,有利于贝苗的吸附,另一方面筛绢网上下通透,有利于所鼓空气穿过,使得贝苗能够均匀分布在附着基上,避免贝苗相互堆叠。

(4)本实用新型气泵采用太阳能电源,使用方便,节能环保,使用安全,并可配合吊笼单独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与泵体的连接采用球铰,可实现太阳能电池板全方位转动,适用于不同海域的珍珠贝养殖,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为框架、2为附着基、3为网袋、4为吊绳、5为鼓气管、51为出气口、6为气泵、61为泵体、62为太阳能电池板、7为缆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两个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一种大型珍珠贝苗期吊养笼,包括框架1和网袋3,所述框架1上均匀布置有若干层附着基2,当珍珠贝苗种幼虫生长发育到具备附着能力时会营附着生活,附着基2是为珍珠贝苗种在幼虫的后期提供附着点的基板,附着基2之间的间隔为2~3cm,框架上设置20~30片附着基2,所述附着基2与所述框架1连接,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一鼓气管5,所述鼓气管5从所述框架1的顶部经由侧壁延伸至底部,所述鼓气管5采用扎带与框架1进行连接,与所述鼓气管5连接有气泵6,所述框架1放置于所述网袋3内,所述网袋3收口处设置有吊绳4,所述吊绳4与横拉于水面上的缆绳7连接,所述气泵6安装在所述缆绳7上。通过在框架1上设置多层附着基2,使得贝苗能够分层吸附,避免贝苗相互堆积,提高贝苗存活率,并通过使用气泵6对鼓气管5进行鼓气,所鼓出的空气从框架1底部往上升并依次通过各层附着基2,并将各层的贝苗鼓起并自由下落至附着基2上,使得贝苗均匀分布在附着基2上,使得贝苗生长较为统一,出苗均匀。

优选的,所述框架1为复塑铁框,复塑铁框由铁框架组成,并在铁框架表面上覆盖粘接有复合膜层,所述的复合膜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铝/聚丙烯组成的复合膜层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铝组成的复合膜层,抗腐蚀性强,所述网袋3为尼龙网袋,尼龙网袋的目数为20~80目,根据贝苗的生长情况进行更换。框架1通过采用复塑铁框,防止由于框架1在海水中长期浸泡造成腐蚀,网袋3采用尼龙网袋,避免海藻的吸附,并能够起到排除污染物,将贝苗与污染物及有害生物进行隔离的作用,有利于海水的流通,有利于贝苗的呼吸摄食。

优选的,所述附着基2采用筛绢网。附着基2采用筛绢网,一方面可以增加附着基2表面的粗糙度,有利于贝苗的吸附,另一方面筛绢网上下通透,有利于所鼓空气穿过,使得贝苗能够均匀分布在附着基2上,避免贝苗相互堆叠。

优选的,所述鼓气管5位于所述框架1底部部分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出气口51。气泵6鼓入的空气从框架1底部的鼓气管5两侧的出气口51鼓出,使得所鼓出的气体均匀分布并上升。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将贝苗置于框架1各层的附着基2上,将框架1放入网袋3中,将吊绳4拉紧使得网袋3收口收紧,将鼓气管5与气泵6连接,并将网袋3悬吊在横拉于水面上的缆绳7上,并浸入海水中。在饲养过程中,气泵6每隔一段时间就给鼓气管5中鼓气,所鼓空气从鼓气管5底部的出气口51鼓出,所鼓出的气泡均匀分布并透过每一层附着基2往上升,位于每一层附着基2上的贝苗在上升气泡的作用下被搅拌起并自由落回附着基2上,分布均匀。由于附着基2为筛绢网,表面粗糙度较大,有利于贝苗的附着,且有利于气泡通过,网袋3采用尼龙材质,海藻不易附着,且在鼓气管5鼓出的气泡作用下,海藻更加不易附着在网袋3上,且海水的流动有利于贝苗的呼吸及摄食,改善了贝苗的生存环境,大大提高了贝苗的存活率,且使得贝苗生长较为统一,有利于大规模饲养。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型珍珠贝苗期吊养笼,通过在框架1上设置多层附着基2,使得贝苗能够分层吸附,避免贝苗相互堆积,提高贝苗存活率,并通过使用气泵6对鼓气管5进行鼓气,使得贝苗均匀分布在附着基2上,使得贝苗生长较为统一,出苗均匀。通过采用复塑铁框,防止由于框架1在海水中长期浸泡造成腐蚀,网袋3采用尼龙网袋,避免海藻的吸附,有利于海水的流通,有利于贝苗的呼吸摄食。附着基2采用筛绢网,一方面可以增加附着基2表面的粗糙度,有利于贝苗的吸附,另一方面筛绢网上下通透,有利于所鼓空气穿过,使得贝苗能够均匀分布在附着基2上,避免贝苗相互堆叠。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气泵6采用的电源为太阳能电源。气泵6采用太阳能电源,使用方便,节能环保,不需在海面上进行电线的铺设,提高了养殖作业的安全性,并可配合吊笼单独使用,使得每个吊笼可作为独立的养殖单元,可复制性强,作业标准统一,便于大规模饲养及管理。

优选的,所述气泵6包括泵体61和太阳能电池板62,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2与所述泵体61球铰连接,所述泵体61内设置有太阳能蓄电池,所述太阳能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2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板62与泵体61的连接采用球铰,可实现太阳能电池板62全方位转动,适用于不同海域的珍珠贝养殖,适用性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