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挂栽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1357发布日期:2018-12-18 20:3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挂栽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水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挂栽培系统。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灰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为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技术是利用含有营养溶液的非土壤作为植物生长基质,同时利用现代化的科技设备与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密切结合,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先进实用技术。无土栽培可有效地避免蔬菜生产中的病虫害,明显地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节约能源、肥力、劳动力。近年来,我国的无土栽培技术发展迅速,无土栽培面积在逐渐增加,主要用于蔬菜和花卉的生产。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现有技术中植物栽培一般采用将作物直接种植在地上,直接种植在土壤如果需要种植大面积的作物需要大面积可耕种土地,同时需要不可回收性质的一次性灌溉、施肥等措施,因此,土地利用率低,需要浪费大量的水和肥料,而且重复施肥、灌溉、翻耕需要大量的人力;2、直接种植在土壤中,多季后土壤容易板结,而且土壤中病虫害会增多,不能实现产业化管理和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挂栽培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作物种植时空间利用率不高,无法实现产业化管理和生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及其产生的技术效果详见下文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挂栽培系统,所述吊挂栽培系统至少包括吊挂装置和种植槽,所述吊挂装置包括固定杆和悬挂至所述固定杆上的多个挂架,其中,所述种植槽设置在所述吊挂装置的所述挂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挂架包括呈三角结构的悬挂件和固定至所述悬挂件底部的托架,多个所述挂架依次间隔悬挂至所述固定杆上,其中,所述种植槽由多个所述托架支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吊挂栽培系统还包括种植袋,其中,所述种植袋设置在所述种植槽的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吊挂栽培系统还包括回水装置,所述回水装置包括主进水管和主回水管,其中,所述主进水管还包括分别连接至所述种植袋的多个分进水管,所述主回水管包括分别连接至所述种植槽的多个分回水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种植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连接软管连接至所述分回水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回水装置设置在所述种植槽的一端,其中,所述分进水管自所述种植袋的一端插入至所述种植袋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排水口靠近所述回水装置设置在所述种植槽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吊挂栽培系统还包括多条调节链条,所述调节链条的一端固定至所述固定杆,所述调节链条的另一端固定至所述托架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杆为钢丝,所述悬挂件为链条或包塑钢丝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种植槽是由彩钢板制作而成。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挂栽培系统,所述吊挂栽培系统至少包括吊挂装置和种植槽,所述吊挂装置包括固定杆和悬挂至所述固定杆上的多个挂架,其中,所述种植槽设置在所述吊挂装置的所述挂架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吊挂栽培系统应用于温室时,可以通过吊挂装置吊挂至温室的上方,如此,在种植槽下方的土壤可以被用作种植其他作物,从而实现分层、立体种植技术,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植株的产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挂栽培系统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挂栽培系统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吊挂装置;11-种植槽;12-挂架;13-种植袋;15-排水口;16-软管;20-回水装置;21-分回水管;22-主进水管;23-分进水管;24-主回水管;30-调节链条;101-固定杆;121-悬挂件;122-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挂栽培系统,至少包括吊挂装置10和种植槽11,吊挂装置10包括固定杆101和悬挂至固定杆101上的多个挂架12,其中,种植槽11设置在吊挂装置10的挂架12上。如此设置,可以充分利用温室内的上层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同时位于吊挂装置下方的土壤可以再次得到利用,从而实现多层次、立体的栽培系统。

参照图1和图2,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吊挂栽培系统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吊挂栽培系统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固定杆101可以是钢丝。将固定杆101的两端进行固定。优选地,挂架12包括呈三角结构的悬挂件121和固定至悬挂件121底部的托架122。多个挂架12依次间隔悬挂至固定杆101上,其中,种植槽11由多个托架122支撑。优选的,悬挂件121可以是链条或包塑钢丝件。悬挂件121在悬挂至固定杆101上,其两自由末端与托架122进行固定,以便托架122牢固地被固定。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吊挂栽培系统还包括种植袋13,其中,种植袋13设置在种植槽11的槽内。从而使种植袋为作物的生长提高营养。

优选地,吊挂栽培系统还包括回水装置20,回水装置20包括主进水管22和主回水管24。其中,主进水管22还包括分别连接至种植袋13的多个分进水管23。主回水管24包括分别连接至种植槽11的多个分回水管21。优选地,在种植槽1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15。排水口15通过连接软管16连接至分回水管21。回水装置用于保证作物生长用水用肥的需要。自主进水管22的水分别通过各个分进水管23进入至各个种植槽内,并对位于其内部的种植袋内的作物提供水分或养分。多余的水分经种植槽11的排水口15排至各分回水管21,然后经过主回水管排出,实现水肥的自动管理。同时增加了分进水管和分回水管的设置,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水装置能够适用于多个吊挂装置,因此,更适合应用于温室栽培的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实现水肥管理。

优选地,回水装置20设置在所述种植槽11的一端。其中,分进水管23自种植袋13的一端插入至种植袋13内部。本实用新型的回水装置可以根据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水肥的需求,提供pH、EC值含量不同的营养液,满足作物生产的需求,提供作物的产量。

优选地,其中,排水口15靠近回水装置20设置在种植槽11的底部。可以节省材料,减少成本。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吊挂栽培系统还包括多条调节链条30。调节链条30的一端固定至固定杆101,调节链条的另一端固定至托架122的底部。调节链条用于调节挂架12的高度,从而调节水位高低,实现植物最佳的生长需求。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种植槽11是由彩钢板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吊挂栽培系统可以适用于水培栽培也可以适用于基质栽培,将吊挂栽培系统应用于温室内,可以充分利用其上方空间,同时使下方的土壤得到其他利用,实现多层、立体的栽培系统;同时,由于采用无土栽培,降低了病虫害的侵袭,在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植株的产量,而且也实现了作物的水肥管理,实现了作物的规模化生产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