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8783发布日期:2019-01-29 17:35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曝气装置,尤指用以提高水中含氧量的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曝气装置是通过翻动水面或是将空气注入水中,使水与空气接触,藉此增加水中的含氧量,通过增加水中的含氧量能供给水中的微生物生长以及分解有机污染物,因此,一般曝气装置会应用在污水处理或是水产养殖业中,并通过将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须进行污水处理的水域或是养殖池中,以进行水的曝气作业,进而达到稳定水质、除臭等效果。

其中,以所述曝气装置应用在水产养殖业为例,所述曝气装置会固定设置在养殖池中,并进行定点区域的池水曝气作业,然而现今的曝气装置仅能定点设置,并仅能进行定点周围区域内的池水曝气作业,当养殖池的面积较大时,则会因为现今的曝气装置作用范围有限,而有曝气效率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今的曝气装置是定点设置,并仅能进行定点周围区域内的池水曝气作业,导致有曝气装置作用范围受限而有曝气效率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曝气装置,其包含一漂浮组件、一曝气组件及一泵浦,该漂浮组件包含一架体及至少一漂浮体,所述漂浮体是设置在该架体上,该曝气组件是连接该漂浮组件的架体,该曝气组件包含一曝气喷头、一进气管及一连通管,所述曝气喷头内具有一曝气端口、一出水通道及一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连通该曝气端口,该出水通道连通该进气通道,所述进气管是连通所述曝气喷头的进气通道,并自所述曝气喷头处向上延伸至该漂浮组件的漂浮体上方,该连通管是连通所述曝气喷头的进气通道,该泵浦是连接该曝气组件的连通管。

如上所述的曝气装置,该泵浦为沉水泵浦,且该泵浦是设置在该漂浮组件的架体,并位于该漂浮组件的漂浮体下方。

如上所述的曝气装置,该泵浦具有一入水端,该泵浦在入水端处设有一滤网。

如上所述的曝气装置,该泵浦为非沉水泵浦,该泵浦是设置在该漂浮组件的架体上,并位于所述漂浮体的上方,且该泵浦接设有一入水管,该入水管是自该泵浦向下延伸至所述漂浮体下方。

如上所述的曝气装置,该曝气装置包含一太阳能模组,该太阳能模组是设置在该漂浮组件的架体上,并电性连接该泵浦。

如上所述的曝气装置,该泵浦是用以设置在一高于该漂浮组件的固定物上方,且该泵浦接设有一入水管,该入水管是自该泵浦向下延伸至所述漂浮体下方,该曝气组件的连通管包含一第一管部及一第二管部,该第一管部连接该泵浦,该第二管部是可相对枢转地连通该第一管部,且该第二管部连接该架体并连通该曝气喷头的出水通道。

如上所述的曝气装置,该泵浦为沉水泵浦,该泵浦是用以沉置在水中,且该泵浦底部接设有一滤水座,该曝气组件的连通管包含一第一管部及一第二管部,该第一管部连接该泵浦,该第二管部是可相对枢转地连通该第一管部,且该第二管部连接该架体并连通该曝气喷头的出水通道。

如上所述的曝气装置,该曝气装置包含一辅助喷头、一辅助接管及一外接管,该辅助喷头具有相互连通的一入口端、一出口端及一外接端,该辅助接管的二端分别连接该辅助喷头的入口端以及该连通管,该外接管的一端是连接该辅助喷头的外接端,且该外接管的另一端是连接一辅助桶。

如上所述的曝气装置,该辅助接管上设有一控制阀,所述控制阀是用以控制该连通管与该辅助喷头的连通与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能依照使用需求用以设置在养殖池、沿岸等区域,并进行水域的曝气作业,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能通过该漂浮组件的漂浮体漂浮在水面上,该泵浦在运作时能带动水流经该曝气组件的连通管,并自所述曝气喷头喷出,此时,所述进气管会产生一吸力,并将空气自所述进气管的进气通道吸入该曝气喷头内,使空气得以在该曝气喷头内部与水接触,进而达到曝气的效果,且所述曝气装置能在受到自所述曝气喷头喷出水及空气的推力在水面上漂浮移动,使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能在水面上漂浮移动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曝气作业,进而增加所述曝气装置的曝气作业范围。

此外,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可依照使用环境,选用不同形式的泵浦,其中,该泵浦可以为沉水泵浦,且该泵浦是设置在该漂浮组件的架体,并位于该漂浮组件的漂浮体下方;或是,该泵浦为非沉水泵浦,该泵浦是设置在该漂浮组件的架体上,并位于所述漂浮体的上方,且该泵浦接设有一入水管,该入水管是自该泵浦向下延伸至所述漂浮体下方。

另外,该泵浦亦能用以设置在如消波块、提岸等高于该漂浮组件的固定物上方,当所述泵浦在运转时,所述曝气装置的漂浮组件能在受到自所述曝气喷头喷出水及空气的推力在水面上漂浮移动,并使该第二管部与该第一管部产生相对枢转,使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能在水面上漂浮移动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曝气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设置太阳能模组及增设一曝气喷头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第三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第三种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第三种较佳实施例的增设辅助喷头及外接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第四种较佳实施例的增设辅助喷头及外接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漂浮组件 11架体

12漂浮体 20曝气组件

21曝气喷头 211曝气端口

212出水通道 213进气通道

22进气管 23连通管

231第一管部 232第二管部

30a、30b、30c、30d泵浦 31滤网

32b、32c入水管 33滤水座

40太阳能模组 50固定物

60固定柱 61套索

70辅助喷头 71辅助接管

72外接管 73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其包含一漂浮组件10、一曝气组件20及一泵浦30a。

如图1、图2所示,该漂浮组件10包含一架体11及至少一漂浮体12,所述漂浮体12是设置在该架体11上。

如图1、图2所示,该曝气组件20是连接该漂浮组件10的架体11,该曝气组件20包含一曝气喷头21、一进气管22及一连通管23,如图2、图3所示,所述曝气喷头21内具有一曝气端口211、一出水通道212及一进气通道213,该进气通道213连通该曝气端口211,该出水通道212连通该进气通道213,所述进气管22是连通所述曝气喷头21的进气通道213,并自所述曝气喷头21处向上延伸至该漂浮组件10的漂浮体12上方,该连通管23是连通所述曝气喷头21的进气通道213,其中,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亦可依照使用需求再进一步增设一连通该连通管23的曝气喷头21,以提高曝气效率。

如图1、图2所示,该泵浦30a是连接该曝气组件20的连通管23,其中,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可依照使用环境,通过设置太阳能模组40或是连接外部电源的方式提供泵浦30a运转的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该泵浦30a可以为沉水泵浦并具有一入水端,且该泵浦30a是设置在该漂浮组件10的架体11,并位于该漂浮组件10的漂浮体12下方,该泵浦30a在入水端处能设置一滤网31。

在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第二种较佳实施例中,该泵浦30b为非沉水泵浦,该泵浦30b是设置于该漂浮组件10的架体11上,并位于所述漂浮体12的上方,且该泵浦30b接设有一入水管32b,该入水管32b是自该泵浦30b向下延伸至所述漂浮体12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第三种较佳实施例中,该泵浦30c是用以设置于一如消波块、堤岸等高于该漂浮组件10的固定物50a上方,且该泵浦30c接设有一入水管32c,该入水管32c是自该泵浦30c向下延伸至所述漂浮体12下方,该曝气组件20的连通管23包含连接该泵浦30c的一第一管部231及一第二管部232,该第二管部232是可相对枢转地连通该第一管部231,且该第二管部232连接该架体11并连通该曝气喷头21的出水通道212。

在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第四种较佳实施例中,该泵浦30d为沉水泵浦,该泵浦30d是用以沉置于水中,且该泵浦30d底部接设有一滤水座33,该曝气组件20的连通管23包含一第一管部231及一第二管部232,该第一管部231连接该泵浦30d,该第二管部232是可相对枢转地连通该第一管部231,且该第二管部232连接该架体11并连通该曝气喷头21的出水通道212。

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能依照使用需求用以设置于养殖池、沿岸等区域,并进行水域的曝气作业,如图1至图3所示,该曝气装置能通过该漂浮组件10的漂浮体12漂浮在水面上,当所述泵浦30a在运作时,所述泵浦30a会带动水往该连通管23方向流动,并在进入所述曝气喷头21的出水通道212后,从该曝气端口211喷出,其中,当水流经所述出水通道212并往曝气端口211方向流动时,连接进气通道213的所述进气管22内部会产生吸力,使外部的空气自进气管22进入所述曝气喷头21内,并接触所述曝气喷头21内部的水后,与水一同自曝气端口211喷出,且所述曝气装置能在受到自所述曝气喷头21喷出水及空气的推力在水面上漂浮移动,使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能在水面上漂浮移动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曝气作业,进而增加所述曝气装置的曝气作业范围。

其中,以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为例,并请配合参看图4、图7,当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在应用时,使用者能通过设置一固定柱60在池中,并以一套索61连接该固定柱与该曝气装置的架体11,使所述曝气装置能在固定区域内绕着该固定柱60移动,以扩张所述曝气装置的曝气作业范围。

另以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第三种较佳实施例为例,并配合参看图6及图8,当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在应用时,能将所述泵浦30c设置于如消波块、堤岸等固定物50上,所述泵浦30c能自该入水管32c抽水,将水带动流经该连通管23并自所述曝气喷头21喷出,其中,所述曝气喷头21喷出的水与空气能推动该漂浮组件10移动,使所述连通管23的第一管部231与第二管部232相对枢转,使所述曝气装置能在该漂浮组件10移动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曝气作业,进而扩张所述曝气装置的曝气作业范围。

再以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第四种较佳实施例为例,并配合参看图10,当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在应用时,能将所述泵浦30d固定设置于如池底等低于该漂浮组件10的平台(图未示),所述泵浦30d能自该滤水座抽水,将水带动流经该连通管23并自所述曝气喷头21喷出,其中,所述曝气喷头21喷出的水与空气能推动该漂浮组件10移动,使所述连通管23的第一管部231与第二管部232相对枢转,所述曝气装置能在该漂浮组件10移动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曝气作业,扩张所述曝气装置的曝气作业范围。

其中,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在应用时,自所述曝气喷头21喷出的水流及空气除了能带动所述漂浮组件10移动,亦能使池内沉积的污泥、鱼虾等水产生物的排泄物扬起,并通过外部的排水装置排出,藉此,能减少池内堆积的污泥及排泄物,同时增加池底砂土的含氧量。

此外,如图9、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第三种较佳实施例及第四种较佳实施例中,该曝气装置可进一步包含一辅助喷头70、一辅助接管71及一外接管72,该辅助喷头70具有相互连通的一入口端、一出口端及一外接端,该辅助接管71的二端分别连接该辅助喷头70的入口端以及该连通管23,该外接管72的一端是连接该辅助喷头70的外接端,且该外接管72的另一端是连接一辅助桶(图未示),所述辅助桶内可用以容置饲料、营养剂等,其中,该辅助接管71上可进一步设置有一控制阀73,所述控制阀73是用以控制该连通管23与该辅助喷头70的连通与否。

当所述曝气装置在运作时,使用者可开启该控制阀73,使部分流入该第一管部231的水分流至该辅助接管71,并从该辅助喷头70的出口端喷出,而当水流自该辅助喷头70的入口端流动至出口端时,该外接管72内部会产生吸力,使所述辅助桶内的饲料、营养剂等沿着该外接管72进入该辅助喷头70内,并与水混合后自该辅助喷头70的出口端喷出,藉此可使所述曝气装置在曝气过程中,同时进行饲料、营养剂等的施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能藉由所述漂浮组件10漂浮在水面上,并搭配该泵浦30a、30b、30c、30d及该曝气组件20进行曝气作业的同时推动所述漂浮组件10,使所述曝气装置能在该漂浮组件10在水面上漂浮移动的过程中能同时进行曝气作业,进而能增加所述曝气装置的曝气作业范围,且能同时提高曝气作业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