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底质不同水位沉水植物立体恢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1982发布日期:2019-01-04 22:4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质底质不同水位沉水植物立体恢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质底质不同水位沉水植物立体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大小湖泊、河流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尤其各种恶性底质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湖泊与河流的水生态平衡。种植水生植物对于受污染的水体是一种有效的生物修复法,具体的有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以及漂浮植物,但是近年来常用的多是沉水植物,沉水植物来净化水质一直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它可以通过吸收氮磷来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修复。但是一些湖泊与河流的特殊水质导致沉水植物生长分布面积萎缩,近年来沉水植物的单一种植无法有效地遏制蓝藻水华的爆发。尤其是当水位变化,水位的升高或降低,都有可能造成沉水植物的死亡,或者在单一水平位置存在太久吸收营养不足也会导致沉水植物的衰亡,造成二次污染。沉水植物的种植已经深入研究者们的研究中,如何将沉水植物的种植与人工控制良好的结合来净化水体成为一个研究的关注点。而目前已公开的专利,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开号:CN 203855455 U,公开日:2014年10月01日,公开了一种沉水植物种植装置,该装置仅仅满足在单一位置的沉水植物的种植,无法做到水平位置上的控制,也无法实现竖直方向上的分部控制,而且几乎脱离了人工的控制,容易造成沉水植物的营养缺乏甚至衰亡,从而导致二次污染。此外,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777934 U,公开日:2011年03月30日,公开了一种连续可调式沉水植物种植网床,该装置在整体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工作范围都已经有所控制,与人工的配合也达到目的了,但是该装置的网床完全在水下,首先人工调试时明显不方便观察具体位置,其次由于拉线长期在水下容易损坏,最后其竖直方向上的控制无法做到足够立体的单部分控制,仅仅做到整体上升或下降,不够灵活,其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也有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硬质底质不同水位沉水植物立体恢复装置,本硬质底质不同水位沉水植物立体恢复装置能够实现沉水植物在水中的立体式种植,保证沉水植物在竖直方向上分部生存,且能与人工有效的结合,能够实现在硬质底质的水体中沉水植物的立体性生长,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避免风浪的干扰,且装置原理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硬质底质不同水位沉水植物立体恢复装置,包括浮水层、竖直调样框架和水平滑轨三部分;所述的竖直调样框架连接沉水植物,实现对调节沉水植物竖直方向上的控制;所述的浮水层与所述的竖直调样框架连接,用于支撑竖直调样框架;所述的竖直调样框架与所述的水平滑轨活动连接;所述的水平滑轨用于控制竖直调样框架在水平方向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浮水层由内层浮力圈、外层浮力圈和铝架组成;内层浮力圈和外层浮力圈包裹在铝架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铝架为内部空心的轻质铝架。

进一步地,所述的竖直调样框架包括顶部框架、包裹管道和内部转杆;所述的顶部框架通过支撑架与浮水层的铝架连接;所述顶部框架内按60°划分将圆形工作范围分为六个工作部分;每个工作部分均由包裹管道和内部转杆组成;所述的包裹管道与顶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内部转杆设置于所述的包裹管道内与所述的包裹管道转动连接;所述内部转杆连接沉水植物的绳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竖直调样框架还包括中心固定圈;包裹管道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顶部框架和中心固定圈上;所述中心固定圈上设置有供内部转杆穿过的孔;所述内部转杆的内侧穿过中心固定圈上的孔与一限位球体连接;所述内部转杆的外侧穿过顶部框架与转柄连接;所述顶部框架上设置有供转柄插入的插槽。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管道面朝下方的部分设置有非闭合开口,连接沉水植物的绳体穿过开口连接在内部转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沉水植物以无纺布包裹种植土和植株根部放至水中,无纺布通过绳体连接到内部转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调样框架的中心设置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下方有实心球;所述的实心球与水平滑轨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平滑轨包括水平滑轨一、水平滑轨二和固定桩;所述的水平滑轨一与水平滑轨二垂直设置,且滑动连接;水平滑轨一与水平滑轨二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桩;所述水平滑轨一和所述的水平滑轨二通过实心球活动;当水平滑轨二固定,实心球与水平滑轨一沿所述的水平滑轨二滑动;当水平滑轨一固定,实心球与水平滑轨二沿所述的水平滑轨一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平滑轨二为无上表面的槽状长方体;槽状长方体的两侧设置有条形孔;所述的水平滑轨一为内部中空的铝板;所述的水平滑轨一在水平滑轨二的条形孔内穿插而过,与水平滑轨二通过实心球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竖直调样框架能够做到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部控制,充分实现沉水植物的立体生存模式;

(2)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滑轨能够保证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充分移动,并且能够满足中心杆的旋转,实现竖直调样框架上的六个工作部分的实时工作位置的转换;

(3)本实用新型能保证沉水植物在竖直方向上分部生存,且能与人工有效的结合,能够实现在硬质底质的水体中沉水植物的立体性生长,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避免风浪的干扰,且装置原理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工作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滑轨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槽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竖直调样框架俯视剖图。

1-固定桩,2-竖直调样框架,3-外层浮力圈,4-内层浮力圈,5-铝架,6-无纺布,7-中心杆,8-水平滑轨一;9,水平滑轨二;10-实心球,11-卡槽,12-内部转杆,13-包裹管道,14-中心固定圈,15-顶部框架,16-支撑架,17-转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硬质底质不同水位沉水植物立体恢复装置,包括浮水层、竖直调样框架和水平滑轨三部分;所述的竖直调样框架连接沉水植物,实现对调节沉水植物竖直方向上的控制;所述的浮水层与所述的竖直调样框架连接,用于支撑竖直调样框架;所述的竖直调样框架与所述的水平滑轨活动连接;所述的水平滑轨用于控制竖直调样框架在水平方向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浮水层由内层浮力圈4、外层浮力圈3和铝架5组成;内外两层浮力圈3和4包裹轻质铝架5。浮力圈分为内外两层,可以有效保障装置的浮水与平衡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铝架为内部空心的轻质铝架。

本实用新型的竖直调样框架包括顶部框架15、包裹管道13、内部转杆12、中心固定圈14和中心杆7;顶部框架15通过支撑架16与浮水层的铝架5连接;顶部框架15内按60°划分将圆形工作范围分为六个工作部分;每个工作部分均由包裹管道13和内部转杆12组成;顶部框架15的中心设置中心固定圈14;中心固定圈上设置有供内部转杆穿过的孔;包裹管道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顶部框架15和中心固定圈14上;所述包裹管道13面朝下方的部分设置有非闭合开口,沉水植物以无纺布包裹种植土和植株根部放至水中,无纺布连接绳体,绳体穿过开口连接在内部转杆12上。内部转杆12设置于所述的包裹管道13内与所述的包裹管道13转动连接;所述内部转杆12连接沉水植物的绳体。内部转杆12的两端分别有控距措施,内里一头穿过中心固定圈14上的孔(穿过的孔径仅允许内部转杆12通过)与一大于内部转杆12直径的限位球体连接,防止内部转杆12滑脱;内部转杆的外面一头连接转柄17;所述顶部框架上设置有供转柄插入的插槽11。通过转柄的转动可控制该工作部分的沉水植物上升或下降,当确定沉水植物高度时将转柄插入卡槽11,可防止内部转杆12继续转动。中心固定圈的下方设置中心杆7;所述中心杆7下方有实心球10;所述的实心球10与水平滑轨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滑轨包括水平滑轨一8、水平滑轨二9和固定桩1;所述的水平滑轨一8与水平滑轨二9垂直设置,且滑动连接;水平滑轨一8与水平滑轨二9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桩;水平滑轨二9为无上表面的槽状长方体;槽状长方体的两侧设置有条形孔;所述的水平滑轨一8为内部中空(中空宽度与滑轨9槽宽相等)的铝板;所述的水平滑轨一8在水平滑轨二9的条形孔内穿插而过,与水平滑轨二9通过实心球10活动连接。当装置沿着水平滑轨二9移动时,将水平滑轨一8两端固定桩移出(此时水平滑轨二9两端的固定桩不动),当装置沿着水平滑轨一8移动时,将水平滑轨二9两端固定桩移出(此时水平滑轨一8两端固定桩不动)。由此,装置水平方向将不受限制。此装置还可以通过中心杆7的旋转,转换竖直调样框架2上的六个工作部分的实时工作位置。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在硬质底质的水体中沉水植物的立体性生长,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避免风浪的干扰,有效实现在立体范围里净化水体,实现人工控制沉水植物,且装置原理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

工作开始将包裹着种植土和沉水植物植株的无纺布6通过绳体穿过包裹管道13连接到各部分的内部转杆12上,可以按照需要在每部分挂着不同个数或不同种类的沉水植物,通过转柄转动内部转杆12可以控制每部分的沉水植物的高度。然后将转柄插入卡槽11,则该部分的内部转杆12无法继续转动使得该部分沉水植物固定在一定高度。水平方向上,当装置沿着水平滑轨二9移动时,将水平滑轨一8两端固定桩移出(此时水平滑轨二9两端固定桩不动),当装置沿着水平滑轨一8移动时,将水平滑轨二9两端固定桩移出(此时水平滑轨一8两端固定桩不动)。当需要转换竖直调样框架2上的六个工作部分的实时工作位置时,可以通过中心杆7的旋转实现,值得注意的是,此时需要将各部分无纺布6包裹的沉水植物上升至超过水平滑轨一8和水平滑轨二9的高度,待旋转完成后再恢复至所需高度。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