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西北沙化地区乡土植物移栽存活率的生态移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4290发布日期:2019-04-05 19:1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提高西北沙化地区乡土植物移栽存活率的生态移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移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西北沙化地区乡土植物移栽存活率的生态移植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在生态建设方面卓有成效,然而也看到西北生态问题依旧严重,西北地区水土流失加剧、干旱灾害严重、风沙危害不断蔓延、草场退化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这些问题对西北地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民的生计方式也面临着挑战。

乡土地被植物因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充分表现地方特色、管理相对简便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用于生态重建。

在西北地区移栽距离长,时间久,车辆运输过程中,水分蒸发速度快,需定期对植物根部进行灌溉,避免植物缺水死亡。但是,人为灌溉,耗时耗力,劳动量大,而且西北地区水资源珍贵,人为灌溉浪费量大。

本公司于2016年05月25日申请了一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1620486111.2,名称为《用于植物全冠移植的环保根部固定装置》,该装置在植物根部土球外分布若干引水管,引水管上设置漏水孔,然后再将引水管连接供水系统,进而实现自动出水灌溉植物根部。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发现其存在下述缺点:(1)引水管长期受到植物根部压迫,十分容易损坏。(2)出水管一旦压坏一处,出水管的出水量将不受控制,造成水资源的浪费。(3)生产过程中对引水管的漏水孔精确性要求高,若孔眼太小,则无法正常出水;孔眼太大,则造成水浪费;而再实际使用过程中,大多是水资源浪费的,一箱水,最多维持半小时,因而移栽运输过程中,需要反复停车加灌溉水,劳动量也大。(4)相对于传统的手动灌溉,灌溉面积有所变大,但是还是不能保证灌溉的均匀性。(5)安装时间长,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也高。(6)在反季节移栽中,仅仅对植物根部进行保湿,而且对植物进行修剪后,阻碍了水分的输送;尤其是在长距离运输,植物枝叶水分容易蒸发,同时蒸发后又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导致植物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干枯、死亡,移栽存活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西北沙化地区乡土植物移栽存活率的生态移植设备,能有效提高植物移栽的存活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西北沙化地区乡土植物移栽存活率的生态移植设备,包括能支撑倾斜的植物的倾斜支撑结构,能对植物根部进行保湿的根部保湿结构,所述倾斜支撑结构包括底板和至少一个X形交叉架,该X形交叉架包括两个中心铰接的杆体,所述底板上设有供两个杆体底端插入的插套,两个杆体的顶端形成供植物杆部放入的V形槽;还包括两个分别连接于杆体上部,并能支撑植物杆部的托套;还包括位于植物正上方的防晒结构和能向植物喷水的枝叶保湿结构;所述防晒结构包括位于植物正上方的遮阳板和上部连接于遮阳板两侧的支撑脚,支撑脚底端支撑于底板上;枝叶保湿结构包括呈螺旋形盘绕于遮阳板底面、位于植物杆部正上方处的螺旋形喷水管,连接螺旋形喷水管的储水器;所述储水器设于遮阳板顶面,该螺旋形喷水管上设有朝向植物杆部的喷水孔。所述倾斜支撑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置时,只需将植物杆部搬至 V形槽内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所述托套可托起植物杆部,并能减小植物杆部与X形交叉架之间的磨损,进一步提高植物杆部安置的稳定性;所述X形交叉架可对植物杆部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而且支撑的稳定性好,能有效避免植物在安置后出现翻滚现象;所述防晒结构可在植物运输过程中对其进行遮阳,起到防晒作用,所述枝叶保湿结构可在植物运输过程中对其枝叶进行喷水,使植物枝叶能及时补充水分,避免枯死,而且螺旋形喷水管可增大喷水面积,提高喷水的均匀性;所述防晒结构和枝叶保湿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的牢固性高,容易实现,拆装也方便,能大大提高植物反季节移栽的存活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回水结构,该回水结构包括设于底板上、倾斜的回水槽,连接回水槽的回水瓶,该回水槽具有高端和底端,所述回水槽位于低端底部设有连通回水瓶的回水孔。所述回水槽可收集螺旋形喷水管喷出的多余的水,然后重复利用,起到节能作用;所述水会沿回水槽倾斜方向流动至底端,然后从回水孔流入回水瓶内,收集起来非常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遮阳板底面设有C形卡件,所述螺旋形喷水管卡于C形卡件内。该C形卡件可方便螺旋形喷水管的拆装,且结构简单,安装牢固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根部保湿结构包括套设于植物根部土球外的保湿棉罩、可支撑植物根部土球的土球托架及水箱;所述土球托架连接于水箱顶部;所述保湿棉罩上设有穿过水箱顶部,伸入水箱内的吸水棉须。使用时,吸水棉须会吸收水箱内的水至保湿棉罩,保湿棉罩再对植物根部土球起到保湿作用;既能保证对土球灌溉、保湿的均匀性,同时还能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所述土球托架可对植物根部土球起到固定作用,安装时,只需在植物根部土球外罩上保湿棉罩,然后再搬运至土球托架上,把吸水棉须放入水箱内即可,安装速度快,操作省时省力;所述吸水棉须和保湿棉罩不受压迫影响,无需担心被压坏,进而不易损坏;无需考虑生产的精确性,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土球托架为托箱,托箱顶部形成容纳植物根部土球的土球安置槽,所述水箱顶部形成容纳托箱的卡槽,所述卡槽底部形成连通水箱的第一孔,土球安置槽底部形成连通第一孔的第二孔,所述吸水棉须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伸入水箱内。将土球托架设置成托箱,结构牢固,能承受大重量植物根部土球,且土球安置槽能保证植物根部土球安置的稳定性和牢固;第一孔和第二孔可方便吸水棉须伸入水箱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面积大于第二孔面积,所述水箱内设有至少一根支撑柱;该支撑柱一端连接于水箱底面,支撑柱另一端穿过第一孔支撑于托箱底面。所述支撑柱可对托箱起到支撑作用,进而避免托箱受力过大时压坏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托套内壁设有内螺纹,杆体上部外壁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托套可旋转移动地连接套设于杆体上部。使用时托套可沿杆体上移移动调节安装位置,进而适应不同直径、倾斜度的植物的安置,使用灵活、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托套外壁设有弹性减磨层。该弹性减磨层进一步对植物杆部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托套具有可托住植物杆部外壁、并与植物杆部外壁相适应的弧形外壁。该弧形外壁可增大植物杆部与托套的接触面积,提高植物安置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遮阳板可起到防晒作用,枝叶保湿结构可对植物枝叶喷水保湿,根部保湿结构可对植物根部保湿,有效提高了植物反季节移栽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和根部保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根部保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这样板与枝叶保湿结构示意图。

其中,植物100、植物根部土球101、植物杆部102;倾斜支撑结构1、底板11、回水槽11a、回水瓶11b、回水孔11c;插套111;X 形交叉架12、杆体121、V形槽122;托套13、弧形外壁131;根部保湿结构2、保湿棉罩21、吸水棉须211;土球托架22、土球安置槽 221、第二孔222;水箱23、卡槽231、第一孔232;支撑柱24;防晒结构3、遮阳板31、C形卡件31a;支撑脚32;枝叶保湿结构4、螺旋形喷水管41、喷水孔411、储水器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提高西北沙化地区乡土植物移栽存活率的生态移植设备,所述植物100包括植物根部土球101和植物杆部102。而所述提高西北沙化地区乡土植物移栽存活率的设备包括倾斜支撑结构1和根部保湿结构2,倾斜支撑结构1能支撑倾斜的植物100。根部保湿结构2能对植物根部进行保湿。本实用新型对倾斜支撑结构 1和根部保湿结构2均作出了改进。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根部保湿结构2包括保湿棉罩 21、土球托架22及水箱23。所述保湿棉罩21套设于植物根部土球 101外。该保湿棉罩由棉、海绵等吸水材料制成。所述土球托架22 可支撑植物根部土球101。水箱23则用于装水。所述土球托架22连接于水箱23顶部;所述保湿棉罩21上设有吸水棉须211,该吸水棉须211穿过水箱23顶部,并伸入水箱23内,该吸水棉须211所使用的材料与保湿棉罩21相同。使用时,吸水棉须211可将水箱23内的水吸至保湿棉罩21,进而对植物根部土球101起到保湿作用。

所述土球托架22可采用普通架体结构,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土球托架22结构的牢固性,于是所述土球托架22为托箱,托箱顶部形成土球安置槽221,土球安置槽221用于容纳植物根部土球 101。所述水箱23顶部形成卡槽231,卡槽231容纳托箱。托箱外围最好与卡槽231内侧壁卡接,进而保证托箱与水箱23连接的牢固性。再者,所述卡槽231底部形成第一孔232,第一孔232连通水箱23。土球安置槽221底部形成第二孔222,第二孔222连通第一孔232。所述吸水棉须211穿过第一孔232和第二孔222伸入水箱23内。

为了防止托箱压坏水箱,于是将所述第一孔232面积设置成大于第二孔222面积。所述水箱23内设有至少一根支撑柱24,该支撑柱 24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该支撑柱24一端连接于水箱23底面,最好设置成可拆卸连接,进而方便水箱23的清洗,即水箱23底面设有下插槽,所述支撑柱24底部插入下插槽内。支撑柱24另一端穿过第一孔232支撑于托箱底面。同样地,可在托箱底面设置上插槽,所述支撑柱24的顶部插入上插槽内。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倾斜支撑结构1包括底板11和至少一个X形交叉架12,该X形交叉架12的数量也可根据需要设置。X形交叉架12包括两个中心铰接的杆体121,即一根旋转柱穿过两个杆体121的中心,进而两个杆体121可绕旋转柱相对旋转,或收起成1 字形或者打开成X型。

所述底板11上设有插套111,该插套111供两个杆体121底端插入,即在两个杆体121打开成X形后,两个杆体121的底端可插入插套111内。两个杆体121的顶端形成V形槽122,V形槽122可供植物杆部102放入。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两个托套13,两个托套13分别连接于杆体121上部,并能支撑植物杆部102。为了提高使用的灵活性,于是所述托套13内壁设有内螺纹,杆体121上部外壁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进而所述托套13可旋转移动地连接套设于杆体121上部,即可沿杆体121转动托套13,进而托套13可沿杆体121上下移动,实现托套13的位置调节,进而托套 13能托起不同直径的植物杆部102。托套13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杆部102与X形交叉架12之间的磨损,提高了植物杆部102安置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减小托套13与植物杆部102之间的磨损,于是所述托套13外壁设有弹性减磨层,该弹性减磨层可采用现有的弹性减磨材料制成,最好是橡胶材料。

另外,所述托套13具有弧形外壁131,该弧形外壁131可托住植物杆部102外壁,并与植物杆部102外壁相适应。该弧形外壁131 增大了托架13与植物杆部102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植物杆部102安置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对植物的枝叶进行保护。于是本实用新型还加设了防晒结构3和枝叶保湿结构4。所述防晒结构3位于植物100正上方,所述防晒结构3包括遮阳板31和支撑脚32,所述遮阳板31位于植物100正上方,支撑脚32上部连接于遮阳板31 两侧,该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脚32底端支撑于底板11上。最好是支撑脚32的底端插接于底板11,而支撑脚32的顶端插接于遮阳板31上,进而拆装方便,连接也牢固。

所述枝叶保湿结构4能向植物喷水。枝叶保湿结构4包括螺旋形喷水管41,螺旋形喷水管41呈螺旋形盘绕于遮阳板31底面。为了方便螺旋形喷水管41的拆装,于是所述遮阳板31底面设有C形卡件31a,所述螺旋形喷水管41卡于C形卡件31a内。螺旋形喷水管41 位于植物杆部102正上方处,储水器42连接螺旋形喷水管41;所述储水器42设于遮阳板31顶面,进而在重力作用下,水会自然从储水器42留入螺旋形喷水管41内。该螺旋形喷水管41上设有喷水孔411,该喷水孔411朝向植物杆部102。进而可对植物进行喷水操作,对植物枝叶进行保湿,避免其枝叶干枯死亡。

为了起到节水的目的,于是本实用新型还加设了回水结构,该回水结构包括回水槽11a、回水瓶11b,该回水槽11a设于底板11上,回水槽11a倾斜设置。回水瓶11b连接回水槽11a,该回水槽11a具有高端和底端,该回水槽11a由高端向底端下倾设置。所述回水槽位于低端底部设有回水孔11c,该回水孔11c连通回水瓶11b。螺旋形喷水管41喷出的多余水会从沿回水槽11a倾斜方向流动,至低端,然后从低端的回水孔11c进入回水瓶11b内,可将回水瓶11b内的水回收利用,进而起到了节水的目的。

本装置主要放在车斗上,对运输的植物进行固定。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