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利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5075发布日期:2019-01-08 20:4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新型水利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利管道。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业灌溉过程中,为了提高灌溉效率和质量,一般向灌溉管路内同步输送水溶肥,水溶肥的输送通常通过一与灌溉管路连通的接口完成,水溶肥进入灌溉管路后不能均匀的溶解在水中,造成水溶肥的添加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水溶肥均匀溶解在水中的新型水利管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水利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管路和水溶肥供给管,所述水溶肥供给管包括若干位于供水管路同一截面内且直径依次减小的环状管体,环状管体自外侧至内次依次串联设置,且位于外侧的环状管体端部与供水管路上部的水溶肥供给接口连接,水溶肥供给管朝向水流去向方向的一侧设有均匀分布的水溶肥供给口。

所述水溶肥供给管设有水溶肥供给口的一侧还设有轴向分布的槽体,槽体为朝向水溶肥供给管中部设置的内凹结构,且所述水溶肥供给口位于所述槽体内。

还包括了与所述水溶肥供给接口连接的水溶肥输送管路,所述水溶肥输送管路上设有一与其串联的缓冲水箱,所述缓冲水箱高于所述水溶肥供给接口设置。

所述缓冲水箱顶部还设有排气阀。

所述缓冲水箱的侧面上还设有纵向分布的长条状视液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供水管路截面内设置均匀分布的水溶肥供给口可以向水流中供给水溶肥,供给效果均匀,提高了水溶肥的溶解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供水管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水溶肥供给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供水管路、2水溶肥供给管、3水溶肥供给接口、4水溶肥供给口、5槽体、6水溶肥输送管路、7缓冲水箱、8长条状视液口、9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一

根据附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水利管道,包括供水管路1和水溶肥供给管2,水溶肥供给管2装配在供水管路1内部,其中:

所述水溶肥供给管2包括两个位于供水管路1同一截面内且直径依次减小的环状管体,位于外侧的环状管体和位于内侧的环状管体串联设置,环状管体可以为圆环型或回字型,位于内侧的环状管体端部为封闭结构,位于外侧的环状管体端部与供水管路1上部的水溶肥供给接口3连接,水溶肥供给接口3位于供水管路1顶端,水溶肥供给管2朝向水流去向方向的一侧设有均匀分布的水溶肥供给口4,通过水溶肥供给口4在供水管路1截面的不同位置上向水流中输送水溶肥,使得水溶肥与水流充分混合溶解,保障了水溶肥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水溶肥供给管2设有水溶肥供给口4的一侧还设有轴向分布的槽体5,槽体5在水溶肥供给管2上连续分布,槽体5为朝向水溶肥供给管2中部设置的内凹结构,且所述水溶肥供给口4位于所述槽体5内,通过槽体5的设置可以提高水溶肥供给口4的隐蔽性,防止水流中的乱流对水溶肥供给效果造成影响,同时水溶肥可以主动供给或在槽体5周边的虹吸效果下被动供给。

实施例二

根据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水利管道,包括供水管路1和水溶肥供给管2,水溶肥供给管2装配在供水管路1内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该新型水利管道还包括了与所述水溶肥供给接口3连接的水溶肥输送管路6,水溶肥输送管路6纵向分布,通过水溶肥输送管路6可以是多个水利管道与同一水溶肥供给箱连通,所述水溶肥输送管路6上设有一与其串联的缓冲水箱7,所述缓冲水箱7高于所述水溶肥供给接口3设置,通过缓冲水箱7可以对水溶肥的供给量进行缓冲,保持水溶肥向水流中稳定的供给效果。

所述缓冲水箱7顶部还设有排气阀9,排气阀9用于保持缓冲水箱7内稳定的压值使用。

所述缓冲水箱7的侧面上还设有纵向分布的长条状视液口8,通过长条状视液口8用于对缓冲水箱7内的液位进行观察,做到水溶肥的及时补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