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繁殖工厂化孵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4226发布日期:2019-01-04 22:55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罗非鱼繁殖工厂化孵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罗非鱼苗工厂化孵化技术领域,尤其能够在多次批、大批量产卵的情况下进行孵化。通过微孔孵化桶与进排水设施的组合,孵化桶水流速的无极调节形成最佳水流条件。



背景技术:

目前,鱼类繁殖的设备与工厂化生产线得到广泛应用,罗非鱼也实现工厂化人工孵化与育苗。由于罗非鱼是分批次产卵的鱼类,属非粘性、沉性卵,在规模化繁殖情况,时间长,批次多,工作强度大,操作比较复杂。目前,罗非鱼工厂化孵化装置采用从上至下的注水方式,即从孵化桶上方垂直接入注水管,注水管一端要伸入孵化桶底部,使鱼卵被水流微微冲起、翻动,防止堆在一起因缺氧而死亡,从而达到孵化的目底。由于注水管需要接入孵化桶底部,不仅占据了孵化设备的上层空间,而且给孵化桶的装卸带来了不便,常常要把注水管卸掉,尤其在有多个孵化桶的生产线上操作和管理很不方便。别外,水流是从上方注入,水的扬程提高后,上方的主水管分配到各个孵桶的水流就会产生不均,不能用一个总阀门控制多个注水管的相同流速,给统一管理带来困难。当水流过小时,鱼卵就会堆积底部极易缺氧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罗非鱼工厂化孵化装置中,注水管从上向下注水的弊端,提供一种水流从下向上托起罗非鱼卵,从而达到孵化的目的罗非鱼繁殖工厂化孵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罗非鱼繁殖工厂化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孵化桶、进水管系统、聚水槽和收苗网箱;所述孵化桶底部与所述进水管系统相连接;所述孵化桶上部具有出水管;所述聚水槽用于收集多个所述孵化桶出水管的出水;所述收苗网箱用于收集聚水槽流入的鱼苗。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桶上部为圆桶形,下部为倒锥形,底部为U型管;所述U型管的底部具有多个微孔,所述微孔直径小于罗非鱼卵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直径为1.0-1.5毫米。

其进一步特征还在于:所述进水管系统包括主进水管、支进水管和漏斗软管;所述支进水管与主进水管相连并垂直于主进水管;所述支进水管与所述孵化桶底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进水管上设置有主进水管阀门控制总的水流大小;所述支进水管上设置有支进水管阀门控制各个支进水管的水流。

所述孵化桶底部和支进水管通过通过漏斗软管相连接;所述漏斗软管有漏斗的一端向上与孵化桶底部相连接。

所述孵化桶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圆形环和三根支柱,圆形环的内径小于所述孵化桶的外径,所述支柱与圆形环相连接,支撑所述圆形环,从而支起所述孵化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水流从底端向上注入,即使鱼卵堆积底部也不会发生缺氧死亡。

2、由于进水系统均在孵化桶的下方,节约大量空量,方便操作。

3、U型管微孔直径小于罗非鱼卵直径,在停水情况下卵粒不会从微孔流出。

4、孵化桶放入和取出直接、方便。

5、水流调节灵活,可能过主阀门同时对多个孵化桶水流进行控制,也可根据繁殖的批次,打开和关闭单个的孵化桶。

6、整个生产线功能齐全,拆解安装方便,适于各种规模和批次的繁殖。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孵化桶结构示意图。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管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罗非鱼繁殖工厂化孵化装置,包括多个孵化桶1、支架2、进水管系统、聚水槽7和收苗网箱8。

如图1、2所示,孵化桶1上半部分为圆桶形,中下部分为倒锥形,倒锥形下方为U型管10,三者有弧度平滑连接。U型管10的底部有若干个微孔,微孔直径为1.0-1.5毫米,小于罗非鱼卵的直径。在孵化桶1的上部侧壁处有出水管11。

如图1、4所示,进水管系统由主进水管6、支进水管3和漏斗软管4组成。支进水管3与主进水管6相连并垂直于主进水管6,支进水管3之间距稍大于孵化桶1的直径。主进水管6上具有主进水管阀门9控制总的水流大小,支进水管3上的支进水管阀门5控制各个支进水管3的水流。孵化桶1底部的U型管10和支进水管3通过漏斗软管4相连接,漏斗软管4有漏斗一端向上。

如图1、3所示,支架2由圆形环12和三根支柱13组成,圆形环12的内径小于孵化桶1的外径,支柱13起到支起圆形环12的作用,从而支起孵化桶1。支架2处于漏斗软管4的正上方,使孵化桶1的U型管10插入漏斗软管4内。

如图1所示,聚水槽7位于出水管11的正下方,用于收集孵化桶1的出水管11流出的水。

如图1所示,收苗网箱8与聚水槽7相接,用于收集聚水槽7流入的鱼苗。

本实用新型安装步骤如下:平铺好主进水管6,并安装主进水管阀门9。在主进水管6上方安装支进水管3和支进水管阀门5,支进水管3间隔距离为孵化桶1直径加上20厘米,并垂直于主进水管6。在支进水管3的上方安装漏斗软管4,开口的一端向上。支架2安装位置处于漏斗软管4的正上方,起到支撑孵化桶1的作用,孵化桶1的U型管10插入漏斗软管4内。

孵化时,同一批次的卵放在若干个孵化桶1内孵化,放卵量为每升20000粒。打开主进水管阀门9,关闭同一生产线没放卵的支进水管阀门5。水流从主进水管6、支进水管3、漏斗软管4,通过孵化桶1的微孔进入孵化桶1内。调节主进水管阀门9大小,使水流托起罗非鱼卵,并使鱼卵保持在孵化桶1的出水管11以下位置,以免流出。水温30度时,孵化时间为3天。鱼苗孵出1天后,能自由游动,均会从孵化桶1的出水管11流入到聚水槽7内,然后进入收苗网箱8,为保证同鱼苗规格的一致性,每1-2天收集1次鱼苗。生产线上某个孵化桶1内的鱼卵完全孵出后,经过清洗可再次加入罗非鱼卵,使生产线继续运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