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移动配重鱼形拟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1373发布日期:2019-03-30 07:59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移动配重鱼形拟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垂钓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移动配重鱼形拟饵,尤其是配重通过弹性体复位和磁铁吸附能保持鱼形拟饵泳姿稳定。



背景技术:

现有鱼形拟饵广泛用于钓鱼抛竿,适合浅水区域垂钓。拟饵的感官要求即是外表有鱼鳞状,体型象小鱼儿,还可模拟小鱼儿悬浮或者半悬浮横向游泳的特性,为此拟饵一般结构具有:两半壳体抱合组成的具有内腔的鱼形壳体,密封内腔为拟饵悬浮提供浮力,有些拟饵在密封内腔内也会放置一些配重,来控制浮力和稳定拟饵的平衡,在壳体尾、腹部安装有钓钩,而在头唇部固定有钓线挂环,用于绑定钓线。

但是随着近年钓鱼技术的发展,钓鱼人对该类拟饵的综合性能诉求越来越高,即要求该类拟饵具有优异的摆幅动作和潜深能力,又要求其具有高远投的抛投性能,以便能得到更深更广范围的搜钓效果。因而制造业者也相应不断对该类型拟饵进行改良,所采用的方法多为将鱼体内腔的配重加重或将该配重设置为在鱼体内腔内可前后移动的功能,使得抛投时配重可滑至鱼体尾端,从而得到更好的抛投距离。如中国专利号 200820102410.7,公开的一种环闸式重心移动鱼形拟饵,利用弹性胶圈来约束起配重作用的滑体,以期动态控制滑体位置,也即静态和抛投状态处于不同位置,但工艺精度要求太高,装配调试十分繁琐,难以大批量生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内腔中设置有弹性体和磁铁,借助弹性体复位和磁铁吸附住配重滑块,保持泳姿稳定的带移动配重鱼形拟饵。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移动配重鱼形拟饵,包括两半壳抱合而成的鱼形壳体,鱼形壳体的尾部、腹部装有钓钩环,头唇部装有钓线环;其特征在于:鱼形壳体内腔还设置有移动配重装置,该移动配重装置在抛投时重心处于鱼形壳体尾部、潜泳时借助弹性体弹力复位至设计位置,并被磁铁吸住定位。

所述移动配重装置包括有一条金属滑杆、配重滑块、弹性体和磁铁;所述金属滑杆设置在鱼形壳体内腔,惯穿内腔的前后;所述配重滑块和弹性体套设在所述金属滑杆上,弹性体一端系固在配重滑块上、另一端系固在鱼形壳体上;静态,弹性体复位,配重滑块处于设计位置,在该配重滑块前端位置的金属滑杆上,锁固有所述的磁铁,所述配重滑块与磁铁的接触部嵌设有铁芯,借助该铁芯与磁铁相互吸合,保持配重滑块稳定。

所述弹性体为以下之择一结构:一、拉簧、弹性胶带或胶管,拉簧、弹性胶带或胶管一端系固在鱼形壳体内腔的前端;二、弹性胶带或胶管,弹性胶带或胶管一端系固在鱼形壳体内腔的前端;三、压缩弹簧或弹性胶管,压缩弹簧或弹性胶管置于配重滑块与鱼形壳体内腔后端之间。

所述移动配重装置还配置有一减震垫片,该减震垫片锁固在接近内腔后端的金属滑杆上,或者设置在配重滑块后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利用磁铁吸住配重滑块,保持潜泳时设计重心的稳定;而抛投时借助惯性配重滑块脱离磁铁吸力,移位至鱼形壳体尾部,大大改善拟饵空中飞行姿势,达到远距离抛投的目的;而配合的活动导向板,抛投过程也能收起,进一步减轻风阻,潜泳时又能根据钓线的张弛,张开划水引导下潜和浮起,出现上下起伏的变化泳姿,提高诱鱼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鱼形拟饵示意图

图2为鱼形拟饵分解一示意图

图3为鱼形拟饵分解二示意图

图4为鱼形拟饵二分解示意图

图5为鱼形拟饵三分解示意图

图6为鱼形拟饵四分解示意图

其中

1—鱼形壳体 11—内腔 12—凹腔 121—纵向凸轨

2—钓钩环 21—钓线环 3—移动配重装置 31—金属滑杆

32—配重滑块 33—弹性体 34—磁铁 35—减震垫片

36—铁芯 4—导向板 41—划板 42—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带移动配重鱼形拟饵,包括两半壳抱合而成的鱼形壳体1,在鱼形壳体内形成密闭的内腔11,鱼形壳体的尾部、腹部装有钓钩环2,头唇部装有钓线环21,两者均由钢线折弯而成;鱼形壳体内腔还设置有移动配重装置3。

移动配重装置3,包括有一条金属滑杆31、配重滑块32、弹性体33、磁铁34和减震垫片35;金属滑杆31设置在鱼形壳体内腔11,惯穿内腔的前后;配重滑块32和弹性体33套设在金属滑杆31上,弹性体33一端系固在配重滑块32上、另一端系固在鱼形壳体上,也即系固在鱼形壳体内腔11的前端,本图例中弹性体33为拉簧。

静态,弹性体33复位,配重滑块32处于设计位置,保持鱼形拟饵接近水平的泳姿,在该配重滑块32前端位置的金属滑杆31上,锁固有磁铁34,配重滑块32与磁铁34 的接触部嵌设有铁芯36,借助该铁芯36与磁铁34相互吸合,保持配重滑块32在垂钓过程的稳定。或者配重滑块32直接采用含铁质重块,能被磁铁34吸住实现定位,在此结构中无需设置铁芯。这里需说明的是铁芯46和磁铁44固定位置可以互换,也即磁铁 44固定在配重滑块32上,而铁芯46锁固在金属滑杆31上,能完成同样的定位效果。上述提及的铁芯36,可以是含铁标准螺母或其它任意铁质器件。

本实例中,弹性体33采用拉簧,为最佳选择,除此之外,还可为弹性胶带或胶管,以及压缩弹簧的方案。其中拉簧和弹性胶带或胶管同类,均为拉伸产生弹力,为此,采用拉簧或弹性胶带或胶管时,拉簧或弹性胶带或胶管一端系固在鱼形壳体内腔的前端。当抛投到位或拟饵入水后,配重滑块32失去惯性力,此时,在拉簧或弹性胶带或胶管的弹力作用下,将配重滑块32拉回至设计位置,恰好又能被磁铁34吸住,在垂钓过程保持相对稳定。

参照图4,为采用圈状弹性胶带或胶管结构分解图,所述弹性体33为弹性胶带或胶管,均为细条圈状,分别套设在内腔前部和配重滑块预设的凸销上,拉伸后与金属滑杆 31平行。所述的弹性胶带或胶管也可直接采用条状,两端分别固定在内腔11前部和配重滑块32上,同样可达到拉簧一样的效果。

参照图5,为采用大口径胶管结构分解图,所述弹性体33为大口径胶管,由于胶管口径大,可直接套设在金属滑杆31外,形成与拉簧等同的使用结构。

参照图6,为采用弹性胶管分解图,所述弹性体33选择压缩弹簧或等同作用的弹性胶管,压缩弹簧或弹性胶管的一端系固在鱼形壳体内腔11的后端,而另一端可选择与配重滑块32连接,也可不与之形成固定关系。当拟饵在抛投过程,由于较大的惯性力,使得配重滑块32能挤压压缩弹簧或弹性胶管使其变形,令配重滑块迅速移动至鱼形壳体内腔11后端,提升远投性能;当抛投到位或拟饵入水后,配重滑块32失去惯性力瞬间,压缩弹簧或弹性胶管反弹,将配重滑块32弹至设计位置,而被磁铁34吸住,保持垂钓过程配重滑块32位置的相对稳定。上述弹性胶管为大口径管材,套设在金属滑杆 31外,置于配重32与鱼形壳体内腔11后端之间,可选择两分别与之系固,或者均不固定的滑动关系,或者保持一端与内腔后端系固,避免压缩弹簧或弹性胶管在潜泳过程无谓的晃动。

所述减震垫片35锁固在接近内腔后端的金属滑杆31上,或者设置在配重滑块32 后端面上,抛投时,因惯性使配重滑块32克服弹性体的拉力和磁铁吸力,迅速沿金属滑杆31向内腔11的后部飞去,为了减少撞击造成鱼形壳体1受损,在与内腔后部接触部设置减震垫片35即成为必须。此结构适用于弹性体选择拉簧、弹性胶带或胶管的方案。

为了改善鱼形拟饵垂钓过程的泳姿和抛投性能,还前置有可活动导向板,具体结构如下:

参照图1至图3,鱼形壳体的头唇部下方还设置一导向板4,该导向板4由硬质材料成型的独立结构,具有划板41和基部42,划板41外轮廓成流线型的类圆形或类椭圆形,具有较大的划水面积,使得拟饵在钓线钓线牵引下更易产生下潜动作。从划板41 前端部至基部42逐渐变厚,提高承受水阻能力,并借助基部42活动嵌设在鱼形壳体头唇部下方的凹腔12中。活动嵌设导向板4的目的是在抛投过程,该导向板4受风阻影响会收起,也即紧贴在头唇下方,减小风的阻力,有利于鱼形拟饵抛投的更远,如图1 和图2状态;而落水后,在水阻作用下可打开,实现引导下潜和产生左右偏摆的作用,如图1虚线部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