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特电机的割胶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6074发布日期:2019-03-27 09:3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微特电机的割胶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割胶刀,尤其是一种基于微特电机的割胶刀。



背景技术:

目前当操作人员在进行割胶操作时,往往通过手工操作,不仅技术要求较高,而且时间久了容易疲劳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市场上出现了操作方便省力的电动割胶刀。

然而,现有的电动割胶刀的驱动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制造加工不方便,对割胶刀片的作用效果不够直接,因此割胶效率不高;割胶刀片一般采用单边刀片,只能从同一方向切割橡胶,当需要切割不同方向的大块橡胶时,需要挪动整块橡胶从而方便继续切割,操作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割胶效率高且操作方便的基于微特电机的割胶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微特电机的割胶刀,包括手柄、壳体、驱动装置和刀片,所述的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偏心轴、偏心平衡块、轴套、驱动杆和导向组件,所述的偏心轴的上端与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偏心轴的上端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的壳体连接,所述的偏心平衡块及所述的轴套从上往下依次固定套设在所述的偏心轴上,所述的偏心轴的下端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的壳体连接,所述的偏心轴的下端与所述的偏心轴的上端同轴设置,所述的驱动杆设置有驱动孔,所述的轴套位于所述的驱动孔内并沿所述的驱动孔的边沿转动,所述的导向组件用于限制所述的驱动杆的移动方向为前后移动,所述的刀片固定设置在所述的驱动杆的前端。

所述的驱动杆包括从后往前依次分布的后导向杆、驱动部和前导向杆,所述的导向组件包括带有后导向孔的后导向块和带有前导向孔的前导向块,所述的后导向块及所述的前导向块分布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壳体上,所述的后导向杆可沿所述的后导向孔前后移动,所述的前导向杆可沿所述的前导向孔前后移动,所述的驱动孔位于所述的驱动部内。保证驱动杆沿前后方向运动,从而进行切割作业。

所述的驱动孔整体呈左右最大间距较长前后最大间距较短的椭圆形结构。方便轴套在驱动孔内转动,且对驱动杆的前后推力更大,增加切割效率。

所述的驱动杆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刀片座和固定压板,所述的刀片包括第一切割片和第二切割片,所述的第一切割片包括第一切割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的第二切割片包括第二切割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的第二固定部相互叠合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刀片座和所述的固定压板之间,所述的第一切割部的外端与所述的第二切割部的外端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横向伸出所述的刀片座。采用双向切割结构的刀片,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需方向的切割片进行切割作业,十分方便。

所述的第二固定部通过弯折部与所述的第二切割部的内端弯折连接,所述的第二固定部覆盖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固定部上。增强固定效果,安装方便。

所述的刀片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螺孔,所述的固定压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安装螺孔对应的固定螺孔,所述的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安装螺孔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的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安装螺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的刀片座、所述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的第二固定部及所述的固定压板通过依次穿过所述的固定螺孔、所述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的第一连接孔及所述的安装螺孔的螺栓固定连接。安装及更换较为方便,固定效果较好,其中螺栓也可采用销子或铆钉替换。

所述的刀片座与所述的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防止外部油液及灰尘进入壳体内。

所述的前导向杆与所述的驱动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的两侧设置有导向凸块,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的导向凸块配合的导向槽,所述的导向凸块沿所述的导向槽前后移动。增强对驱动杆前后移动的导向作用,使切割工作更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工作时电机带动偏心轴转动,通过设置在偏心轴上的轴套在驱动孔内转动,并且在导向组件的限制作用下使驱动杆带动刀片做前后往复运动,由于偏心轴转动时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驱动杆上,因此前后往复运动的力度更大,有效提高了切割效率,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加工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基于微特电机的割胶刀,包括手柄1、壳体2、驱动装置和刀片3,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2内,驱动装置包括电机41、偏心轴42、偏心平衡块43、轴套44、驱动杆和导向组件,偏心轴42的上端与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偏心轴42的上端通过第一轴承45与壳体2连接,偏心平衡块43及轴套44从上往下依次固定套设在偏心轴42上,偏心轴42的下端通过第二轴承46与壳体2连接,偏心轴42的下端与偏心轴42的上端同轴设置,驱动杆设置有驱动孔51,轴套44位于驱动孔51内并沿驱动孔51的边沿转动,导向组件用于限制驱动杆的移动方向为前后移动,刀片3固定设置在驱动杆的前端,驱动杆包括从后往前依次分布的后导向杆52、驱动部53和前导向杆54,导向组件包括带有后导向孔61的后导向块62和带有前导向孔63的前导向块64,后导向块62及前导向块64分布固定设置在壳体2上,后导向杆52可沿后导向孔61前后移动,前导向杆54可沿前导向孔63前后移动,驱动孔51位于驱动部53内,驱动孔51整体呈左右最大间距较长前后最大间距较短的椭圆形结构,刀片3座与壳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7。

实施例二: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前导向杆54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刀片座81和固定压板82,刀片3包括第一切割片和第二切割片,第一切割片包括第一切割部31和第一固定部32,第二切割片包括第二切割部33和第二固定部34,第一固定部32与第二固定部34相互叠合并固定设置在刀片座81和固定压板82之间,第一切割部31的外端与第二切割部33的外端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横向伸出刀片座81。

实施例三: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二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固定部34通过弯折部35与第二切割部33的内端弯折连接,第二固定部34覆盖设置在第一固定部32上,刀片座8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螺孔811,固定压板82上设置有与安装螺孔811对应的固定螺孔821,第一固定部32上设置有与安装螺孔811对应的第一连接孔321,第二固定部34上设置有与安装螺孔811对应的第二连接孔341,刀片座81、第一固定部32、第二固定部34及固定压板82通过依次穿过固定螺孔821、第二连接孔341、第一连接孔321及安装螺孔811的螺栓83固定连接。

实施例四: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前导向杆54与驱动部53之间设置有连接杆55,连接杆55的两侧设置有导向凸块56,壳体2内设置有与导向凸块56配合的导向槽(图未显示),导向凸块56沿导向槽前后移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