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铜离子发生器及具有该银铜离子发生器的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4681发布日期:2019-02-26 17:30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银铜离子发生器及具有该银铜离子发生器的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银铜离子消毒剂制造设备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银铜离子发生器及具有该银铜离子发生器的消毒器。



背景技术:

现代研究指出,银的化学结构决定了银具有较高的催化能力,高氧化态银的还原势极高,足以使其周围空间产生原子氧。原子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灭菌,银离子可以强烈地吸引细菌体中蛋白酶上的巯基,迅速与其结合在一起,使蛋白酶丧失活性,导致细菌死亡。当细菌被银离子杀后,银离子又由细菌尸体中游离出来,再与其他菌落接触,周而复始地进行上述过程,从而实现杀菌的持久性。据测定,水中含Ag+为0.01ppm时,就能完全杀死水中的大杆菌,能保持长达90天内不繁衍出新的菌丛。另外研究还发现银离子可以通过凝固病毒的蛋白质分子和束缚其DNA分子上的供电子体导致病毒死亡。但是,目前使用的银消毒剂都是由厂家生产后在市面上进行销售,使用者只能从而市场上购买成品,价格高昂且难以保证卫生和质量;而银离子活泼的氧化还原特性导致不能长期保存,且现有此类消毒液价格昂贵,不适于普通家庭使用。

铜在有水的条件下生成的铜离子透过细胞膜,到达细胞的内部,由于铜离子为重金属离子,能使某些酶变性,从而破坏他们的新陈代谢,杀死微生物。铜离子为自来水消毒在欧美早已应用,但其所用设备都为大型工业设备家庭无法使用。而传统的成品铜离子消毒液,由于铜离子消毒剂的制备设备的价格高昂,不适于普通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银铜离子发生器及具有该银铜离子发生器的消毒器,体积小、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银铜离子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将壳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隔板,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源装置,所述控制器与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两个贯穿所述隔板的第一导电体,所述电源装置的正极分别与两个第一导电体位于第一腔体内的端部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体位于第二腔体内的端部设有第一插接结构,所述第二腔体侧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电极固定座和阴极,所述电极固定座上可拆卸安装有银阳极和铜阳极,所述电极固定座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导电体,所述银阳极和铜阳极与两个第二导电体的一端一一对应电连接,两个第二导电体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匹配的第二插接结构,所述阴极通过贯穿所述隔板的第三导电体与电源装置的负极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阴极可拆卸固定在隔板位于第二腔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接结构为插孔,所述第二插接结构为插头;或者,所述第一插接结构为插头,所述第二插接结构为插孔。

优选的,所述第三导电体包括导电螺栓和与所述导电螺栓匹配的螺母。

优选的,所述隔板为透明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状态指示灯,所述状态指示灯与电源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操作按键,所述操作按键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与电源装置电连接。

具有上述银铜离子发生器的消毒器,包括银铜离子发生器和可拆卸安装在银铜离子发生器上的杯具。

优选的,所述银铜离子发生器的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杯具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银铜离子发生器体积小、成本低,既可直接放置在水杯、水缸等液体容器中,又可安装在杯体上,具有多种使用方式;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的配合实现银阳极、铜阳极与电源装置正极的电连接,同时实现了电极固定座的可拆卸固定,在电极固定座上的银阳极和铜阳极消耗完毕后可只更换电极固定座部分,节约了使用成本;(3)第三导电体包括导电螺栓和螺母,可以同时实现阴极的固定、以及阴极与电源装置负极的电连接;

(4)电源装置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进行充电,无需在第一腔体侧开始充电接口,提高了第一腔体侧的密封性,能够有效防止进水影响第一腔体内元器件的工作;

(5)状态指示灯用于显示银铜离子发生器的当前工作状态,便于用户了解银铜离子发生器的工作状态;

(6)银铜离子发生器和杯具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拆卸和组装消毒器,某一部件损坏也可以单独进行更换,无需更换整个消毒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银铜离子发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银铜离子发生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导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消毒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银铜离子发生器,11—壳体,111—阴极,112—隔板,113—第一保护壳,114—第一导电体,12—电极固定座,121—银阳极,122—铜阳极,123—第二保护壳,124—第二导电体,2—杯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银铜离子发生器及具有该银铜离子发生器的消毒器:

如图1所示,银铜离子发生器,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可以为圆柱结构、不同直径圆柱的组合结等;所述壳体11为塑料壳,所述壳体1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层,例如防油层、防滑层等。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1内设置有将壳体11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隔板112,所述隔板112为透明板,既可以为塑料板、也可以为玻璃板等。

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控制器、状态指示灯、无线充电器和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充电电池、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壳体11上设置有操作按键,所述操作按键采用触摸按键,无需在壳体11上为操作按键单独开口,所述操作按键包括电源开关、模式调节等按键;所述控制器可以采用单片机等元件,例如AT89S51、AT89C2051等。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操作按键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池经第一开关与状态指示灯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池与无线充电器电连接。

所述隔板112上设置有两个贯穿所述隔板112的第一导电体114,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导电体114位于第二腔体内的端部设有第一插接结构;所述第一导电体114由铜制成。所述第一导电体114的外部设置有第一保护壳113,第一保护壳113用于对第一导电体114起到保护和固定的作用。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经第二开关与其中一个第一导电体114位于第一腔体内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经第三开关与另一个第一导电体114位于第一腔体内部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腔体侧的壳体11上设置有开口、用于密封该开口的盖板,所述盖板和开口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既可以实现盖板的固定,又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所述第二腔体侧的壳体11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电极固定座12,所述电极固定座12上可拆卸安装有银阳极121和铜阳极122,所述电极固定座12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导电体124,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导电体124由铜制成。所述第二导电体124的外部设置有第二保护壳123,第二保护壳123用于对第二导电体124起到保护和固定的作用。所述银阳极121和铜阳极122与两个第二导电体124的一端一一对应电连接;即,所述银阳极121与其中一个第二导电体12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铜阳极122与另一个第二导电体124的一端电连接。两个第二导电体124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匹配的第二插接结构。

所述银阳极121和铜阳极122可以为环状、片状圆环、半圆或其它形状,可以设置在电极固定座12的顶部、侧部或底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固定座12上设置有两个安装槽,所述银阳极121和铜阳极122通过导电螺丝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底部设置有螺孔,一个安装槽内的螺孔侧壁与一个第二导电体124的一端电连接,另一个安装槽内的螺孔侧壁与另一个第二导电体12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银阳极121和铜阳极122上均还有相应的通孔,导电螺丝穿过银阳极121或铜阳极122上的通孔后与安装槽底部的螺孔配合,实现银阳极121和铜阳极122的固定,以及银阳极121和铜阳极122与相应的第二导电结构124的电连接。导电螺丝穿过银阳极121或铜阳极122上的通孔时,导电螺丝与银阳极121或铜阳极122接触,以保证银阳极121和铜阳极122能与相应的第二导电结构124的电连接;所述通孔内也可以设置相应的螺纹。

所述第一插接结构为插孔,所述第二插接结构为插头;或者,所述第一插接结构为插头,所述第二插接结构为插孔。通过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的配合可以将电极固定座12可拆卸安装在隔板112上,由于采用插接的连接方式,使得电极固定座12的安装和拆卸都十分方便。

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阴极111,所述阴极111为钛镀铂金电极、钛电极、碳电极、石墨电极或其他不易腐蚀锈蚀产生有害物质的金属/非金属电极。所述阴极111通过贯穿所述隔板112的第三导电体与充电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所述阴极111可拆卸固定在隔板112位于第二腔体的一侧。所述第三导电体包括导电螺栓和与所述导电螺栓匹配的螺母,通过导电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将阴极111可拆卸固定在隔板112上,并将导电螺栓位于第一腔体内的部分与充电电池的负极电连接。

工作原理为:控制器用于通过第二开关、第三开关控制银阳极121和铜阳极122的通断,在银阳极121通电后则电解产生银离子,在铜电极122通电后则电解产生铜离子,在银阳极121和铜阳极122同时通电后则同时产生银离子和铜离子。

本实施例中银铜离子发生器1体积小巧,既可直接放置在水杯、水缸等液体容器中,又可安装在水杯上,具有多种使用方式。

如图5所示,具有本实施例所述的银铜离子发生器的消毒器,包括银铜离子发生器1和可拆卸安装在银铜离子发生器1上的杯具2。银铜离子发生器1和杯具2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拆卸和组装消毒器,某一部件损坏也可以单独进行更换,无需更换整个消毒器。在需要产生银/铜离子消毒液时,向杯具2内加入水(如自来水、矿泉水等),并启动银铜离子发生器1即可。

所述银铜离子发生器1的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杯具2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从而可以实现银铜离子发生器1和杯具2的螺纹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