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列式笼养肉鸡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9365发布日期:2019-04-16 22:24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并列式笼养肉鸡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列式笼养肉鸡舍。



背景技术:

随着肉鸡养殖业向着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式转变,需要提供与之相适应的鸡舍环境和机械化养殖设备设施。

养殖成功的关键在于通风,合理的通风,能排除有害气体、控制温度和湿度,降低腹水症、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病等病的发生。立体养殖鸡舍面积的密度大,所以通风更重要。不同的鸡龄对通风量的大小需求不一,调整进风口位置和大小,达到舍内空气无异味、不刺眼、不缺氧、较舒适的感觉,给鸡只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疫病的发生。

大、中型鸡舍都具有先进的设备,但光有先进的设备,不一定能养好鸡,随着规模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失败也屡见不鲜,因此鸡舍内的设施并不是自动化程度越高越好、功能越多、结构越复杂越好,而养殖成功的关键在于人和设备的有机结合,操作人员不但要熟悉设备的原理,还要勤观察。因为温控器与鸡舍内温度的数值有一定的误差,要把这个误差值调到最小,这样才能使鸡舍的温度调到鸡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操作人员一定要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及鸡在各阶段的饲养程序,并能及时发现和维修设备出现的故障,一旦设备使用不当或设备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设计结构合理、简单,操作人员便于操作、发现故障、检修和维护的笼养肉鸡舍才是适应目前肉鸡养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了自动供料、控温、通风换气、降温和排出污的并列式笼养肉鸡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并列式笼养肉鸡舍,包括舍房、鸡笼、料塔、水帘、水帘蓄水池、遮雨棚、储污池;所述舍房内的鸡笼采用并列式结构,左高右低,呈三列均布在舍房内;鸡笼左侧通过入料管与料塔连接,食料从料塔中进入入料管中实现供料;右侧通过污水管与储污池连通,储污池的上方设有遮雨棚;在舍房内部鸡笼的左侧竖直方向上安装有一排轴流风机,舍房前、后两侧安装有对称的水帘,水帘通过水管、水泵与水帘蓄水池相连通并形成水循环系统,水帘蓄水池安装在水帘外侧,当清理鸡舍后需要对鸡舍进行消毒时,可在水帘蓄水池中加入消毒剂对鸡舍周围环境进行杀菌消毒,而不需要额外安排人员喷洒消毒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鸡笼底部离鸡舍地面高度为0.75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当鸡舍屋顶跨度小(鸡舍长度不超过7米时),鸡舍层顶采取单坡式,鸡舍屋顶采用彩钢瓦,下面铺垫保温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当鸡舍屋顶跨度大(鸡舍长度超过10米),鸡舍层顶采取双坡式,鸡舍屋顶采用彩钢瓦,下面铺垫保温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塔为倒梯形,且料塔的底部高出鸡笼入料口0.5m,塔料顶部设有防尘防水顶盖;料塔采用倒梯形结构料塔中的物料能顺利从料塔底部的出料口排出,料塔的底部的三个出料口分别与鸡笼的三个入料口通过入料管连通,每个出料口的均设有入料闸门分别控制三个入料管中的物料及各自入料口的喂料速度,操作人员可根据各列鸡笼中的鸡的数量、生长发育及食用食料情况控制各入料口的喂料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污池由排污沟、栏栅、集污槽、污水管、集污面、台阶组成;排污沟位于鸡笼下方,排污沟上安装有栏栅;集污槽低于排污沟,左侧设有集污面,右侧设有台阶;污水管位于集污面上方。储污池的设计有利于集污和清理污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污面为斜面结构,左高右低;有效保证污水管的污水顺利排到集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阶角度小于30°,既有利于污水的顺利排放,有效防止人员上下时滑倒。

本实用新型一种并列式笼养肉鸡舍,其有益效果是:

1)实现了供料、控温、通风换气、降温和排出污的自动化,操作简单、维护检修方便;

2)所述舍房内的鸡笼采用并列式结构,左高右低,呈三列均布在舍房内,便于每一列鸡笼中的鸡粪等污物滑落到右侧储污池内。

3)在舍房内部鸡笼的左侧竖直方向上安装有一排轴流风机,舍房前、后两侧安装有对称的水帘,实现了通风换气和夏季防暑降温。

4)水帘通过水管、水泵与水帘蓄水池相连通并形成水循环系统,水帘蓄水池安装在水帘外侧,使水帘和蓄水池中的水循环利用,必要时,在蓄水池中加入消毒剂对鸡舍周围环境进行杀菌消毒。

5)储污池的结构设计有利于集污和清理污物,集污面为斜面结构,左高右低,有效保证污水管的污水顺利排到集污槽内。

6)储污池的台阶角度小于30°,既有利于污水的顺利排放,有效防止人员上下时滑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并列式笼养肉鸡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并列式笼养肉鸡舍的料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并列式笼养肉鸡舍的储污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舍房,2、鸡笼,3、料塔,31、出料口,32、入料闸门,33、入料管, 4、水帘,5、水帘蓄水池,6、遮雨棚,7、储污池, 71、排污沟,72、栏栅,73、集污槽,74、污水管,75、集污面,76、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例,一种并列式笼养肉鸡舍,包括舍房、鸡笼、料塔、水帘、水帘蓄水池、遮雨棚、储污池;所述舍房内的鸡笼采用并列式结构,左高右低,呈三列均布在舍房内;鸡笼左侧通过入料管与料塔连接,食料从料塔中进入入料管中实现供料;右侧通过污水管与储污池连通,储污池的上方设有遮雨棚;在舍房内部鸡笼的左侧竖直方向上安装有一排轴流风机,舍房前、后两侧安装有对称的水帘,水帘通过水管、水泵与水帘蓄水池相连通并形成水循环系统,水帘蓄水池安装在水帘外侧,当清理鸡舍后需要对鸡舍进行消毒时,可在水帘蓄水池中加入消毒剂对鸡舍周围环境进行杀菌消毒,而不需要额外安排人员喷洒消毒水。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鸡笼底部离鸡舍地面高度为0.75m。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当鸡舍屋顶跨度小(鸡舍长度不超过7米时),鸡舍层顶采取单坡式,鸡舍屋顶采用彩钢瓦,下面铺垫保温板。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当鸡舍屋顶跨度大(鸡舍长度超过10米),鸡舍层顶采取双坡式,鸡舍屋顶采用彩钢瓦,下面铺垫保温板。

请参照图2,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料塔为倒梯形,且料塔的底部高出鸡笼入料口0.5m,塔料顶部设有防尘防水顶盖;料塔采用倒梯形结构料塔中的物料能顺利从料塔底部的出料口排出,料塔的底部的三个出料口分别与鸡笼的三个入料口通过入料管连通,每个出料口的均设有入料闸门分别控制三个入料管中的物料及各自入料口的喂料速度,操作人员可根据各列鸡笼中的鸡的数量、生长发育及食用食料情况控制各入料口的喂料速度。

请参照图3,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储污池由排污沟、栏栅、集污槽、污水管、集污面、台阶组成;排污沟位于鸡笼下方,排污沟上安装有栏栅;集污槽低于排污沟,左侧设有集污面,右侧设有台阶;污水管位于集污面上方。储污池的设计有利于集污和清理污物。所述集污面为斜面结构,左高右低;有效保证污水管的污水顺利排到集污槽内。所述台阶角度小于30°,既有利于污水的顺利排放,有效防止人员上下时滑倒。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讲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