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式汽油机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7377发布日期:2019-03-27 09:37阅读:1727来源:国知局
背负式汽油机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负式汽油机喷雾器。



背景技术:

喷雾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喷雾器用于将水或药液雾化喷出,喷雾器能够形成较大的喷洒范围,并喷至植物的叶片上以防治病虫害。背负式喷雾器属于便携式喷雾器,用户能将背负式喷雾器背在背上一起移动,对经过的作物区域进行喷雾作业。目前,手摇式的背负式喷雾器已逐渐被电动、机动式的喷雾器所取代。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94223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微型背负式动力喷雾机,包括铁架、固定在铁架一侧的药箱、固定在铁架另一侧的汽油机,汽油机的轴上套装部分流泵并与部分流泵中的叶轮固定,部分流泵的入水口通过进水导管与药箱底部相连,出水口通过排水导管与带有控制开关的喷杆相连,喷杆的顶部用螺纹连接喷头,药箱上装有背带。该喷雾机采用汽油机作为动力进行喷雾。

汽油机喷雾器由于采用汽油机作为动力,则必须设置油箱,现有的油箱一般与药箱一体固定,则加油时油箱需要连同大体积的药箱一起调整位置,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负式汽油机喷雾器,油箱能够方便地与水箱分离,便于在油箱内加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背负式汽油机喷雾器,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水箱和水泵、驱动水泵运转的汽油机、为汽油机供油的油箱,所述水泵包括吸入口和排出口,所述吸入口与水箱的内底部间连通有吸入管,所述排出口用于连接喷雾头,所述油箱与水箱可分离,贯穿所述油箱的中部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油箱的内部分隔;所述水箱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穿过所述穿孔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将油箱固定于水箱上,所述油箱位于汽油机上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油箱用于盛放汽油,水箱用于盛放喷雾用的药液,汽油机工作时,汽油机驱使水泵转动,水泵吸入水箱内的药液并从排出口排出,在排出口连接喷雾头即可进行喷雾作业。在螺纹孔内拧紧固定件后,固定件将油箱压紧于水箱上;拧出固定件后,即可将油箱与水箱分离;由于油箱能够方便地与水箱分离,则油箱的位置能够方便地进行调整,以对准加油口;加油时无须连同大体积的水箱一起调整位置,较为方便。

优选的,所述穿孔包括外孔和内孔,所述外孔的尺寸大于内孔,所述固定件包括拧头、与螺纹孔配合的螺纹段,所述拧头嵌于外孔内,所述拧头的尺寸大于内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螺纹孔内拧紧螺纹段后,拧头位于外孔内,拧头不暴露于油箱外,则本喷雾器在使用过程中外物不易触碰拧头,拧头不易产生松动。

优选的,所述水箱上开设有形状与油箱侧壁相配的安装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油箱安装完毕后,油箱的一部分嵌入水箱内,则能减少油箱凸出于水箱的体积,使本喷雾器的结构更为紧凑。

优选的,所述油箱的横截面长度沿靠近汽油机的方向渐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油箱嵌于安装槽内时,沿靠近汽油机方向渐缩的安装槽能与对应形状的油箱配合,限制油箱因重力下滑,同时降低固定件的受力,固定件不易松动。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螺纹连接有排污盖,所述排污盖将排污口封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水箱内有固体沉积物时,可通过排污口将水箱内的固体沉积物排出,较为方便。

优选的,所述油箱和汽油机间连通有油管和回气管,所述油管的一端连通于油箱的内底部,所述油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汽油机的燃油入口;所述回气管的一端连通于油箱的内顶部,所述回气管的另一端也连通于汽油机的燃油入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油箱内的汽油经油管进入汽油机时,汽油机的燃油入口处的空气能经回气管进入油箱内,使油箱内气压与汽油机的燃油入口处的气压相同,确保汽油能根据重力自发流入汽油机内;因此油箱上无需开设透气孔,油箱内的汽油不易挥发外泄,安全性能高。

优选的,所述吸入管上设置有控制其通断的吸入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本喷雾器处于停机状态时,人员可关上吸入阀,则水箱内的药液不会进入水泵内,即使水泵的密封出现问题,水箱内的药液也不会从水泵处漏出,可靠性高。

优选的,所述排出口与水箱的内部连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控制其通断的回流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本喷雾器处于工作状态时,人员可调节回流阀的开度,使排出口排出的少量药液进入水箱内,对水箱内的药液进行搅拌,提高水箱内的药液均匀程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油箱能够方便地与水箱分离,油箱的位置能够独立进行调整以方便加油;

2、通过开设安装槽,使本喷雾器的结构紧凑,且固定件不易松动;

3、通过设置回气管,提高了本喷雾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背负式汽油机喷雾器的立体图,主要突出本喷雾器的整体结构;

图2为本喷雾器的爆炸图,主要突出油箱和固定件的结构;

图3为本喷雾器的局部图,主要突出油管和回气管的结构。

附图标记:1、底座;2、水箱;3、水泵;4、汽油机;5、油箱;31、吸入口;32、排出口;33、吸入管;21、排污口;211、排污盖;6、固定件;51、箱盖;22、安装槽;23、螺纹孔;52、穿孔;521、外孔;522、内孔;61、拧头;62、螺纹段;41、油管;42、回气管;331、吸入阀;321、回流管;322、回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背负式汽油机喷雾器,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水箱2和水泵3、驱动水泵3运转的汽油机4、为汽油机4供油的油箱5。水泵3包括吸入口31和排出口32,吸入口31与水箱2的内底部间连通有吸入管33,排出口32用于连接喷雾头(图中未示出)。

汽油机4和水泵3固定于底座1上,汽油机4的输出轴与水泵3的转轴同轴固定以传递动力。水箱2固定于水泵3、汽油机4背离底座1的位置,水箱2设有盖子,水箱2内用于盛放喷雾用的药液。水箱2的底部设置有短管状的排污口21,排污口21与水箱2的内部连通,排污口21上螺纹连接有排污盖211,排污盖211将排污口21封闭。当水箱2内有固体沉积物时,可通过排污口21方便地将水箱2内的固体沉积物排出。

油箱5为可与水箱2分离的单独部件,油箱5和水箱2通过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固定件6进行固定。油箱5包括箱盖51,油箱5的横截面呈矩形状,油箱5的横截面长度沿靠近汽油机4的方向渐缩,使油箱5的侧壁形成梯形。水箱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油箱5的梯形侧壁相抵的安装槽22,安装槽22的形状与油箱5相配,当油箱5嵌于安装槽22内时,沿靠近汽油机4方向渐缩的安装槽22能与对应形状的油箱5配合,限制油箱5因重力下滑,同时降低固定件6的受力,固定件6不易松动。

水箱2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23,螺纹孔23位于安装槽22的槽底中部。油箱5的中部开设有穿孔52,穿孔52由油箱5一体成型而成并贯通油箱5的两个梯形侧壁,穿孔52具有实体孔壁,穿孔52的孔内空间与油箱5的内部空间分隔。穿孔52包括远离水箱2的外孔521、靠近水箱2的内孔522,外孔521的尺寸大于内孔522以使穿孔52形成阶梯孔;当油箱5嵌设于安装槽22内时,穿孔52与螺纹孔23的轴线重合。固定件6包括拧头61、固定于拧头61一侧的螺纹段62,其中螺纹段62穿过内孔522并与螺纹孔23螺纹连接;拧头61嵌于外孔521内,拧头61的尺寸大于内孔522。拧紧固定件6后,固定件6将油箱5压紧于水箱2上;拧出固定件6后,即可将油箱5与水箱2分离。

如图3所示,油箱5和汽油机4间连通有油管41和回气管42,其中油管41的一端连通于油箱5的内底部,油管41的另一端连通于汽油机4的燃油入口;回气管42的一端连通于油箱5的内顶部,回气管42的另一端也连通于汽油机4的燃油入口。当油箱5内的汽油经油管41进入汽油机4时,汽油机4的燃油入口处的空气能经回气管42进入油箱5内,使油箱5内气压与汽油机4的燃油入口处的气压相同,确保汽油能根据重力自发流入汽油机4内;因此油箱5上无需开设透气孔,油箱5内的汽油不易挥发外泄,安全性能高。

如图2所示,吸入管33上设置有控制其通断的吸入阀331。排出口32与水箱2的内部连通有回流管321,回流管321上设置有控制其通断的回流阀322。当本喷雾器处于停机状态时,人员可关上吸入阀331,则水箱2内的药液不会进入水泵3内,即使水泵3的密封出现问题,水箱2内的药液也不会从水泵3处漏出,可靠性高。当本喷雾器处于工作状态时,人员可调节回流阀322的开度,使排出口32排出的少量药液进入水箱2内,对水箱2内的药液进行搅拌,提高水箱2内的药液均匀程度。

需要在油箱5内加油时,由于油箱5能够方便地与水箱2分离,则油箱5的位置能够方便地进行调整,以对准加油口;加油时无须连同大体积的水箱2一起调整位置,较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