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型矩形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9952发布日期:2019-05-15 22:1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气型矩形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气型矩形框。



背景技术:

人类很早就对昆虫进行了利用和研究,特别是近代以来加快了研究和开发的力度。自然界的天然昆虫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昆虫养殖逐渐受到了重视。养殖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为人类提供原材料;(2)食用或药用;(3)提供动物蛋白饲料;(4)培养害虫天敌或生产昆虫病毒,用于防治农林业害虫;(5)用于科学研究。

现有技术中一般将昆虫放置在矩形框内进行养殖,在养殖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矩形框的透气性差,一旦潮湿不易干,导致昆虫成活率低;2、透气性强的矩形框,由于通风孔大,导致整体结构强度低,容易变形而损坏,不耐用;3、昆虫的整个养殖阶段都在矩形框内完成,幼虫在矩形框的内底面上,离通风孔存在一定距离,导致幼虫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透气型矩形框,结构简单,强度高,透气性好,利于提高昆虫的成活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透气型矩形框,包括框体,框体包括顶边条、底板和环形侧板,环形侧板设于顶边条与底板之间,其特征在于:底板与顶边条之间均匀设置有竖向加强筋,环形侧板上设有肋条,相邻竖向加强筋之间均匀分布有至少两根肋条;该矩形框结构简单,强度高,透气性好,利于提高昆虫的成活率。

进一步,相邻肋条之间的间距为1~20mm,合理控制肋条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于不同昆虫的生长通风需要,扩大了适用范围。

进一步,顶边条与环形侧板之间形成环形卡槽,底板的底面上设有环形限位条,环形限位条与环形卡槽相匹配,在上下叠装时,将处于上方框体底面上的环形限位条嵌入处于下方框体顶面上的环形卡槽内,使得上下相邻的框体相互牵制,不容易发生相对横向移动,不易脱开,增加了框体堆叠后的稳定性,不容易倒翻,堆叠整齐,便于运输、存放。

进一步,底板的底面上设有网状固定筋,网状固定筋位于环形限位条内,环形限位条的高度大于网状固定筋的高度,节省制作网状固定筋的材料用量,网状固定筋不仅加强了框体底部的结构强度,使用寿命更长,还加强了环形限位条的抗变形能力,防止环形卡圈因为热胀冷缩作用或外部挤压而变形。

进一步,矩形框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300~2000mm,易于加工、搬运,空间占用小。

进一步,底板上设有搁板,搁板的顶面上设有挡圈,搁板上均匀分布有通气孔,搁板的侧面等距分布有通气槽,搁板内设有空腔,通气孔与通气槽均与空腔相通,将幼虫、饲料放置在搁板上养殖,挡圈起到一定的拦高作用,防止幼虫、饲料从搁板上掉落,空气从侧面的通气槽流入空腔中,再经通气孔向上流出,保持搁板干燥,从而避免搁板受潮而影响幼虫的养殖,侧面通风,通风量大,更加透气,增强了搁板的透气性,还起到调节搁板的温湿度的效果,保证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幼虫的成活率。

进一步,搁板的底面上设有支柱,底板上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与支柱相匹配,支柱上设有限位环,搁板与底板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安装简单,便于拆卸后更换、清洗,将搁板底面上的支柱嵌入到底板上的限位孔内,实现搁板限位在底板上,不容易横向滑动,稳定性高,限位环限制了支柱伸入限位孔内的长度,使得搁板脱离底板,搁板与底板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差,避免搁板受潮而影响幼虫的养殖。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相邻竖向加强筋之间均匀分布有至少两根肋条,相邻肋条之间形成通风间隙,增大了框体内外的空气交换面积,透气性增强,利于昆虫生长,还便于调节框体内的温湿度,从而提高昆虫的成活率;相邻肋条之间的间距为1~10mm,合理控制肋条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于不同昆虫的生长通风需要,扩大了适用范围。

2、底板上增设有搁板,将幼虫、饲料放置在搁板上养殖,空气从侧面的通气槽流入空腔中,再经通气孔向上流出,保持搁板干燥,从而避免搁板受潮而影响幼虫的养殖,侧面通风,通风量大,更加透气,增强了搁板的透气性,还起到调节搁板的温湿度的效果,保证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幼虫的成活率;搁板与底板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安装简单,便于拆卸后更换、清洗,将搁板底面上的支柱嵌入到底板上的限位孔内,实现搁板限位在底板上,不容易横向滑动,稳定性高,限位环限制了支柱伸入限位孔内的长度,使得搁板脱离底板,搁板与底板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差,避免搁板受潮而影响幼虫的养殖。

3、通过在框体内安装搁板,对幼虫进行养殖,抬高一定距离,靠近肋条之间形成的通风间隙,利于幼虫的生长,当幼虫生长到一定阶段后,拆掉搁板,将成虫在框体内养殖,实现针对昆虫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养殖,提高了成活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框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搁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体;2-顶边条;3-底板;4-环形侧板;5-竖向加强筋;6-肋条;7-环形卡槽;8-环形限位条;9-网状固定筋;10-搁板;11-通气孔;12-通气槽;13-空腔;14-支柱;15-限位孔;16-限位环;17-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

一种透气型矩形框,矩形框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300~2000mm,易于加工、搬运,空间占用小。包括框体1,框体1包括顶边条2、底板3和环形侧板4,环形侧板4设于顶边条2与底板3之间,底板3与顶边条2之间均匀设置有竖向加强筋5,竖向加强筋5提高了底板3与顶边条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框体1的竖向抗荷载强度,不容易变形,使用寿命更长。环形侧板4上设有肋条6,相邻竖向加强筋5之间均匀分布有至少两根肋条6,相邻肋条6之间形成通风间隙,增大了框体1内外的空气交换面积,透气性增强,利于昆虫生长,还便于调节框体1内的温湿度,从而提高昆虫的成活率。相邻肋条6之间的间距为1~20mm,合理控制肋条6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于不同昆虫的生长通风需要,扩大了适用范围。肋条6的横截面为规则形状,规则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方形或椭圆形中的一种,增强了肋条6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强了框体1的结构强度,且易于加工,美观性高。

顶边条2与环形侧板4之间形成环形卡槽7,底板3的底面上设有环形限位条8,环形限位条8与环形卡槽7相匹配,在上下叠装时,将处于上方框体1底面上的环形限位条8嵌入处于下方框体1顶面上的环形卡槽7内,使得上下相邻的框体1相互牵制,不容易发生相对横向移动,不易脱开,增加了框体1堆叠后的稳定性,不容易倒翻,堆叠整齐,便于运输、存放。底板3的底面上设有网状固定筋9,网状固定筋9位于环形限位条8内,网状固定筋9不仅加强了框体1底部的结构强度,使用寿命更长,还加强了环形限位条8的抗变形能力,防止环形卡圈因为热胀冷缩作用或外部挤压而变形。环形限位条8的高度大于网状固定筋9的高度,节省制作网状固定筋9的材料用量。

如图4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在基于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下,在底板3上增设搁板10,搁板10上均匀分布有通气孔11,搁板10的侧面等距分布有通气槽12,搁板10内设有空腔13,通气孔11与通气槽12均与空腔13相通,将幼虫、饲料放置在搁板10上养殖,空气从侧面的通气槽12流入空腔13中,再经通气孔11向上流出,保持搁板10干燥,从而避免搁板10受潮而影响幼虫的养殖,侧面通风,通风量大,更加透气,增强了搁板10的透气性,还起到调节搁板10的温湿度的效果,保证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幼虫的成活率。

搁板10的底面上设有支柱14,底板3上设有限位孔15,限位孔15与支柱14相匹配,支柱14上设有限位环16,搁板10与底板3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随装随用,便于拆卸后更换、清洗,将搁板10底面上的支柱14嵌入到底板3上的限位孔15内,实现搁板10限位在底板3上,不容易横向滑动,稳定性高,限位环16限制了支柱14伸入限位孔15内的长度,使得搁板10脱离底板3,搁板10与底板3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差,避免搁板10受潮而影响幼虫的养殖。搁板10的顶面上设有挡圈17,挡圈17起到一定的拦高作用,防止幼虫、饲料从搁板10上掉落。

1、相邻竖向加强筋5之间均匀分布有至少两根肋条6,相邻肋条6之间形成通风间隙,增大了框体1内外的空气交换面积,透气性增强,利于昆虫生长,还便于调节框体1内的温湿度,从而提高昆虫的成活率;相邻肋条6之间的间距为1~10mm,合理控制肋条6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于不同昆虫的生长通风需要,扩大了适用范围。

2、底板3上增设有搁板10,将昆虫、饲料放置在搁板10上养殖,空气从侧面的通气槽12流入空腔13中,再经通气孔11向上流出,保持搁板10干燥,从而避免搁板10受潮而影响昆虫的养殖,侧面通风,通风量大,更加透气,增强了搁板10的透气性,还起到调节搁板10的温湿度的效果,保证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昆虫的成活率;搁板10与底板3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安装简单,便于拆卸后更换、清洗,将搁板10底面上的支柱14嵌入到底板3上的限位孔15内,实现搁板10限位在底板3上,不容易横向滑动,稳定性高,限位环16限制了支柱14伸入限位孔15内的长度,使得搁板10脱离底板3,搁板10与底板3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差,避免搁板10受潮而影响昆虫的养殖。

3、通过在框体1内安装搁板10,对幼虫进行养殖,抬高一定距离,靠近肋条6之间形成的通风间隙,利于幼虫的生长,当幼虫生长到一定阶段后,拆掉搁板,将成虫在框体1内养殖,实现针对昆虫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养殖,提高了成活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