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悬挂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9725发布日期:2019-04-16 22:2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综合悬挂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综合悬挂架。



背景技术:

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食品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促使各国政府加大力度严格限制化学农药的使用,作物虫害综合治理是实现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使用的主要途径。

应用性诱剂诱捕器诱杀成虫是农业害虫综合防治中的一项重要的防控手段,而诱捕器的放置高度是影响诱捕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害虫防治过程中需根据作物种类及作物生长高度调节诱捕器的高度,市售诱捕器支架大多不能自由调节高度,影响害虫诱集效果,也给诱捕器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赤眼蜂是目前世界上应用面积最广、防治对象最多的一类寄生性天敌昆虫,释放赤眼蜂寄生害虫卵是农业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另一项重要防控手段,目前赤眼蜂释放主要是把放蜂器或蜂卡直接悬挂在植株或别在叶片上,但是在某些作物如水稻上放蜂时期的植株较细弱,悬挂在植株上的放蜂器或蜂卡容易被风吹落到水稻田中而影响赤眼蜂羽化,目前水田中普遍使用球形放蜂器,而刚羽化的赤眼蜂以爬行为主,从放蜂器中羽化出的赤眼蜂有很大一部分来不及起飞就会被水淹死,影响赤眼蜂防控效果。

如何解决现有的诱捕器支架无法调节高度,影响诱集效果;且把赤眼蜂卡直接悬挂在水稻叶片上容易被风吹落到水中而影响赤眼蜂羽化,影响赤眼蜂防控效果的问题,成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综合悬挂架,其能够同时悬挂性诱剂诱捕器和赤眼蜂蜂卡,高度可自由调节,且该装置安装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便于观察,且可重复利用,能够满足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的需求,解决了现有的诱捕器支架无法调节高度,影响诱集效果;且把赤眼蜂卡直接悬挂在水稻叶片上容易被风吹落到水中而影响赤眼蜂羽化,影响赤眼蜂防控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综合悬挂架,包括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的插杆、用于悬挂诱捕器和赤眼蜂卡的悬挂部,所述插杆设置有多个调节孔,多个所述调节孔沿所述插杆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悬挂部伸入并固定在所述调节孔内。

优选地,所述悬挂部包括固定臂和与所述固定臂垂直固定连接的悬挂臂,所述固定臂与所述悬挂臂形成“L”型结构,所述固定臂用于伸入并固定在所述调节孔内,所述悬挂臂用于悬挂所述诱捕器和所述赤眼蜂卡。

优选地,所述悬挂臂设置有多个悬挂孔、且沿所述悬挂臂的长度方向排列。

优选地,所述悬挂臂设置有多个悬挂钩、且沿所述悬挂臂的长度方向排列。

优选地,所述综合悬挂架还包括赤眼蜂卡保护罩,且所述赤眼蜂卡保护罩包括罩体、设置在罩体外的外挂钩和设置在所述罩体内的多个内挂钩,所述外挂钩用于与所述悬挂臂连接、所述内挂钩用于悬挂所述赤眼蜂卡和赤眼蜂的营养补充物。

优选地,所述罩体设置为下端具有开口的圆锥体结构,所述圆锥体结构的顶点设置为所述罩体的顶端,且所述悬挂臂与所述罩体的顶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挂钩设置在所述圆锥体结构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插杆的底端设置有叉头,所述叉头设置为倒圆锥结构,且所述倒圆锥结构的顶点用于插入地面下。

优选地,所述插杆的长度为1.5-2米。

优选地,各个所述调节孔之间的间距为5厘米。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插杆用于固定在地面,插杆上设有多个调节孔且沿插杆的长度方向排列,悬挂部用于伸入并固定在调节孔内,悬挂部上可以同时悬挂诱捕器和赤眼蜂卡,可以根据植株的高度,把悬挂部挂置在合适高度的调节孔内,可以自由调节诱捕器和赤眼蜂卡的高度,达到更好的诱集和防控效果,悬挂部的高度可自由调节,同时悬挂部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自由增减,且该装置安装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便于观察,且可重复利用,能够满足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的需求。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的诱捕器支架无法调节高度,影响诱集效果;且把赤眼蜂卡直接悬挂在水稻叶片容易被风吹落到水中而影响赤眼蜂羽化,影响赤眼蜂防控效果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综合悬挂架的插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综合悬挂架的悬挂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综合悬挂架的赤眼蜂卡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插杆,2-调节孔,3-固定臂,4-悬挂臂,5-悬挂孔,6-罩体,7-外挂钩,8-内挂钩,9-叉头。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或方法的例子。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综合悬挂架,其能够解决现有的诱捕器支架无法调节高度,影响诱集效果;且把赤眼蜂卡直接悬挂在水稻叶片容易被风吹落到水中而影响赤眼蜂羽化,影响赤眼蜂防控效果的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考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综合悬挂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的插杆1、用于悬挂诱捕器和赤眼蜂卡的悬挂部,插杆1设置有多个调节孔2,多个调节孔2沿插杆1的长度方向排列,悬挂部伸入并固定在调节孔2内,如此,插杆1固定在地面后,悬挂部根据作物种类及不同生长期作物高度进行自由调节高度,把悬挂部伸入固定在合适高度的调节孔2内。

需要说明的是,该综合悬挂架可以同时悬挂诱捕器和赤眼蜂卡,既能够根据植株的高度调节诱捕器的高度,同时也适合那些不便于悬挂赤眼蜂卡或放蜂器的作物,一架两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悬挂,调节孔2的截面形状设置为长方形,具体地,长方形调节孔的宽为2.5厘米、高为1厘米,既方便悬挂,又容易加工。

其中,由于植株自身有一定的高度,因此可以设置插杆1的长度为1.5-2米,具体地,可以为1.5米或2米;据插杆1下端50厘米处开始设置调节孔2,具体地,可以设置调节孔2的间距为5厘米,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距离,具体视情况而定。

如此设置,其能够解决现有的诱捕器支架无法调节高度,影响诱集效果;且把赤眼蜂卡直接悬挂在水稻叶片容易被风吹落到水中而影响赤眼蜂羽化,影响赤眼蜂防控效果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悬挂部包括固定臂3和与固定臂3垂直固定连接的悬挂臂4,固定臂3与悬挂臂4形成“L”型结构,固定臂3的断面大小与调节孔2相吻合,以利于固定臂3插入调节孔2内固定,悬挂臂4用于悬挂诱捕器和赤眼蜂卡。

进一步地,悬挂臂4上设置有多个悬挂孔5或多个悬挂钩,且悬挂孔5或悬挂钩沿悬挂臂4的长度方向排列,诱捕器和赤眼蜂卡悬挂在悬挂孔5或悬挂钩上,具体地,设置悬挂臂4长度为15厘米,每隔4厘米有一宽1厘米、高0.7厘米的长方形开口作为悬挂孔5;或者每隔4厘米设置有悬挂钩。

同时,为了保护赤眼蜂在羽化过程中不受日晒、雨淋,节省制作放蜂器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并可根据需要增加赤眼蜂的营养补充物,增加赤眼蜂的活力和防控效果,综合悬挂架还包括赤眼蜂卡保护罩。

其中,赤眼蜂卡保护罩包括罩体6、设置在罩体6外的外挂钩7和设置在罩体6内的多个内挂钩8,外挂钩7用于挂在悬挂孔5内或悬挂钩上、内挂钩8用于悬挂赤眼蜂卡和赤眼蜂的营养补充物,且内挂钩8可自动拆卸,方便实用。

需要说明的是,罩体6设置为下端具有开口的圆锥体结构,圆锥体结构的顶点设置在罩体6的顶端,即为正圆锥结构,外挂钩7设置在正圆锥结构的顶端,罩体6的顶端通过外挂钩7挂在悬挂臂4的悬挂孔5或悬挂钩上。

优选地,插杆1的底端设置有叉头9,叉头9设置为倒圆锥结构,且倒圆锥结构的顶点用于插入地面下,如此,以利于插入泥土时减少阻力。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能够插进地面的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悬挂架,其特点在于:本装置包括:具有调节孔2的插杆1、悬挂部和赤眼蜂卡保护罩三部分;此三者可自由组合;悬挂部的高度可自由调节;同时悬挂部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自由增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