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9297发布日期:2019-06-05 22:0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园林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园林景观是为了通过园林草坪和植物营造绿色环境,现代园林在着重建设景观小品的同时,致力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建设园林式城市,在整个城市布置绿地系统、安排道路与游憩场所,实现城市园林化,建设包括道路风景线、以绿林草坪为主的天然生态公园,这些都是为了美化城市,城市更加美丽,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园林景观建设也要按照节水型社会的要求去实施,由于园林涉及树木,草坪,花卉等绿色植物,因此在进行园林灌溉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灌溉对象,选取不同的灌溉装置。比如,草坪灌溉可以选择滴灌管道,树木灌溉可以选择大口径的注水管道,花卉灌溉可以选择喷灌水管。由于不同的灌溉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灌溉装置,每种不同的灌溉装置需要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从而增加了人力物力成本。

综上所述,现有的园林灌溉装置用途单一,各种不同的灌溉对象不能共用一种灌溉装置,造成灌溉成本比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园林灌溉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的园林灌溉装置用途单一,各种不同的灌溉对象不能共用一种灌溉装置,造成灌溉成本比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园林灌溉装置,包括:

第一灌溉管道和第二灌溉管道;

所述第一灌溉管道包括第一入水口和至少2个第一出水口,其中,所述第一灌溉管道由至少两个口径一致的第一水管组成,且口径一致的两个所述第一水管的接口端和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多通头连通;

所述第二灌溉管道包括第二入水口,喷洒口,注水端和出水阀门,所述喷洒口和所述注水端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灌溉管道上;其中,所述第二灌溉管道的长度可调节;

多个所述喷洒口在所述第二灌溉管道表面连线呈第一直线,多个所述注水端在所述第二灌溉管道表面连线呈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均与所述第二灌溉管道的轴线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直线,所述第二直线和所述第二灌溉管道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第一灌溉管道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灌溉管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注水端包括插入固定端,出水端,防堵塞端和注水端阀门;

所述插入固定端的一端呈圆锥形,所述插入固定端的另一端与所述防堵塞端连接,所述防堵塞端呈圆柱体,且所述圆柱体周围设置多个出水口,且所述圆柱体外侧设置滤网;

所述出水端的一端与注水端阀门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防堵塞端内侧;

所述注水端阀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灌溉管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喷洒口包括软管,喷头和喷洒阀门;其中,所述软管的长度可调节;

所述喷头的一端与所述软管连通,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喷洒阀门连通,所述喷洒阀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灌溉管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灌溉管道的第一入水口通过四通头分别与第一蓄水池,第二蓄水池和自来水管连通。

优选地,两个口径一致的所述第一水管、第一出水口通过三通头连通;或者

两个口径一致的所述第一水管,两个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四通头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灌溉管道至少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连接螺母,其中,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外形一致,所述第一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段的直径,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靠近二者连接端的位置通过连接螺母固定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园林灌溉装置,包括:第一灌溉管道和第二灌溉管道;所述第一灌溉管道包括第一入水口和至少2个第一出水口,其中,所述第一灌溉管道由至少两个口径一致的第一水管组成,且口径一致的两个所述第一水管的接口端和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多通头连通;所述第二灌溉管道包括第二入水口,喷洒口,注水端和出水阀门,所述喷洒口和所述注水端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灌溉管道上;其中,所述第二灌溉管道的长度可调节;多个所述喷洒口在所述第二灌溉管道表面连线呈第一直线,多个所述注水端在所述第二灌溉管道表面连线呈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均与所述第二灌溉管道的轴线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直线,所述第二直线和所述第二灌溉管道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灌溉管道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灌溉管道连通。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园林灌溉装置,结构简单,成本比较低,通过设置在第二灌溉管道上的喷洒口和注水端,可以采用注水端对大型树木进行灌溉,采用喷洒口和注水端结合为花卉灌溉,采用喷洒口为草坪灌溉,由于第一灌溉管道和第二灌溉管道的长度可调节,从而可以满足大范围灌溉,解决现有的园林灌溉装置用途单一,各种不同的灌溉对象不能共用一种灌溉装置,使得灌溉成本比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园林灌溉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园林灌溉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园林灌溉装置包括:第一灌溉管道100和第二灌溉管道200。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灌溉管道100由至少两个口径一致的第一水管组成,通过上述多个第一水管组成第一灌溉管道100,可以通过组成第一灌溉管道100的第一水管的数量,调整第一灌溉管道100的长度;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第一灌溉管道100内水流阻塞,优选地,组成第一灌溉管道100的多个第一水管的直径大小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灌溉管道100为园林灌溉装置的主管道,第一灌溉管道100包括一个入水口101和多个出水口102,其中,出水口102,两个第一水管可以通过多通头103连通。在实际应用中,多通头103可以包括三通头和四通头,举例来说,两个口径一致的第一水管,第一出水口通过三通头连通,或者两个口径一致的第一水管,两个第一出水口通过四通头连通。

在实际应用中,设置在第一灌溉管道100上的多通头103用于和第二灌溉管道200连通。

如图1所示,第二灌溉管道200包括第二入水口201,喷洒口202,注水端203和出水阀门204,且第二灌溉管道200包括第一段205、第二段206和连接螺母207,其中,第一段205和第二段206的外形一致,第一段205的直径大于第二段206的直径,第一段205和第二段206靠近二者连接端的位置通过连接螺母207固定连通。

如图1所示,喷洒口202和注水端203间隔设置在第二灌溉管道上,具体地,多个喷洒口202在第二灌溉管道表面连线呈第一直线,多个注水端203在第二灌溉管道表面连线呈第二直线;即多个喷洒口202的朝向一致,多个注水端203的朝向一致,在实际应用中,喷洒口202主要用于喷水,让水从空中洒落,可以对绿色植物的表面进行冲洗,而注水端203主要是对绿色植物的根茎部分进行灌溉,让水直接流入绿色植物的根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达到喷洒口202与绿色植物叶片之间的距离最小,且注水端203与绿色植物的根茎之间的距离最小,优选地,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均与第二灌溉管道的轴线相互平行,且第一直线,第二直线和第二灌溉管道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即呈第一直线的多个喷洒口202位于第二灌溉管道的表面上端,而呈第二直线的多个注水端203位于第二灌溉管道表面的下端。

如图1所示,注水端203包括插入固定端203-1,出水端203-2,防堵塞端203-3和注水端阀门203-4;其中,插入固定端203-1的一端呈圆锥形,插入固定端203-1的另一端与防堵塞端203-3连接,插入固定端203-1采用一端圆锥形,可以方便插入地表以下,且可以对注水端203起到固定作用。进一步地,防堵塞端203-3呈圆柱体,防堵塞端203-3周围设置多个出水口,且防堵塞端203-3设置滤网,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在出水的同时,避免来自外界的杂质进入到注水端203。出水端203-2的一端与注水端阀门203-4连通,另一端伸入防堵塞端内侧,注水端阀门203-4的另一端与第二灌溉管道连通。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在出水端203-2和第二灌溉管道之间设置注水端阀门203-4,方便控制注水端203的工作,当不需要注水端203进行注水时,可以通过注水端阀门203-4将注水端203关闭。

如图1所示,喷洒口202包括软管202-1,喷头202-2和喷洒阀门202-3;喷头202-2的一端与软管202-1连通,软管202-1的一端与喷洒阀门202-3连通,喷洒阀门202-3的另一端与第二灌溉管道连通。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绿色植物的高度不统一,为了能够对绿色植物的叶片都能够进行喷洒,优选地,软管202-1的长度可以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灌溉管道100和第二灌溉管道200之间通过设置在第一灌溉管道100上的第一出水口102和设置在第二灌溉管道200的第二入水口201连通,从而可以使得第一灌溉管道100内的水流入第二灌溉管道200。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灌溉管道100的第一入水口101通过四通头300分别与第一蓄水池,第二蓄水池和自来水管连通。其中,第一蓄水池和雨水排放管道连通,可以用于收集雨水,若雨水量比较大,可以将第一蓄水池内收集的雨水排放到第二蓄水池中,避免了浪费雨水的问题。同时,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内都有一个与四通头连通的出水口,可以根据实际环境要求,分别从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内取水进行灌溉,节约了城市用水。进一步地,当两个蓄水池存储水量不足时,可以采用自来水进行灌溉,或者采用自来水与雨水混合灌溉,避免自来水中的化学成分对植物生长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园林灌溉装置,结构简单,成本比较低,通过设置在第二灌溉管道上的喷洒口和注水端,可以采用注水端对大型树木进行灌溉,采用喷洒口和注水端结合为花卉灌溉,采用喷洒口为草坪灌溉,由于第一灌溉管道的和第二灌溉管道的长度可调节,从而可以满足大范围灌溉,解决现有的园林灌溉装置用途单一,各种不同的灌溉对象不能共用一种灌溉装置,使得灌溉成本比较高的问题。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