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在窗框上安装培育绿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9243发布日期:2019-04-09 21:01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在窗框上安装培育绿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窗框上安装培育绿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窗框几乎没有被利用于家庭绿化。本发明可利用此空间实现室内垂直绿化,成为空间内一道美丽的景观。春秋季,北方室内空气干燥;冬季时,地热或暖气会使室内湿度下降,甚至低于最宜人的室内湿度30%,人们长期生活于低湿度的空间内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如常见的鼻腔干出血、嗓子干等,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因此保持室内湿度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在窗框上安装培育绿植装置,窗框上的水与绿植,可向室内蒸发湿气,提高室内湿度,可有效缓解室内空气干燥的问题;通过灌水口向水桶内注入水量,通过提拉牵引绳将桶内水注入吸水海绵内,对绿植进行水分供给。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在窗框上安装培育绿植装置,包括窗框本体,窗框本体上端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下方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内设有挡板,挡板一侧设有水桶,水桶上连接有上端拉绳和下端拉绳,安装板一侧端面设有上端拉绳孔和下端拉绳孔,上端拉绳穿过上端拉绳孔,下端拉绳穿过下端拉绳孔,挡板另一侧设有吸水海绵,吸水海绵上设有若干个绿植定位口,靠近水桶侧的边框上设有注水口。挡板用于固定吸水海绵,吸水海绵吸水原理:海绵有无数的渺小孔隙,而关于海绵来说,水是浸润液体,当海绵遇到水的时候,因为水浸润海绵,小孔里的液面呈下凹状,液体外表相似张紧的橡皮膜,假如液面是曲折的,它就有变平的趋向。因而凹液面对下面的液体施以拉力,凸液面对下面的液体施以压力。浸润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液面是凹形的,它对下面的液体施加拉力,使液体沿着管壁上升,当向上的拉力跟管内液柱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管内的液体才停止上升,形成了毛细景象。于是水就允满了海绵的空隙了。绿植通过吸收吸水海绵上的水满足生长的需要。

所述的固定装置的结构为:由固定杆和固定座组成,固定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座,固定杆端面上贯穿连接有螺丝,螺丝与窗框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的吸水海绵靠近挡板一侧的高度低于靠近安装板一侧的高度。

所述的固定座和螺丝中心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窗框链接室内与室外的主要通道,有充足的光源,本申请可利用此空间实现室内垂直绿化,成为空间内一道美丽的景观。春秋季,北方室内空气干燥;冬季时,地热或暖气会使室内湿度下降,甚至低于最宜人的室内湿度30%,人们长期生活于低湿度的空间内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如常见的鼻腔干出血、嗓子干等,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因此保持室内湿度非常有必要,此实用新型发明中的水与绿植,可向室内蒸发湿气,提高室内湿度,可有效缓解室内空气干燥的问题; 研究表明,家庭装修后,家具中的胶体会一直释放甲醛等有害气体,绿植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如甲醛、一氧化碳、过氧化氮等,是家庭与办公室净化空气最好的植物之一; 绿植生存力强,适应性强,它叶片细长柔软,从叶腋中抽生出小植株,可以布满于整个花柱,与传统垂挂式或一个室内空间同放多盆绿植相比,可减小占用空间; 本申请设计简单,适用性强,丰富了家庭生活乐趣,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与眼部疲劳;本申请也适用于种植绿萝等适合于室内生长的水生植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在窗框上安装培育绿植装置结构图。

其中, 1-窗框本体,2-安装板,2-1-挡板,2-2-注水口,2-3-上端拉绳孔,2-4-下端拉绳孔,3-水桶,3-1-上端拉绳,3-2-下端拉绳,4-吸水海绵,5-绿植定位口,6-固定杆,7-固定座,8-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在窗框上安装培育绿植装置,包括窗框本体1,窗框本体1上端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下方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内设有挡板2-1,挡板2-1一侧设有水桶3,水桶3上连接有上端拉绳3-1和下端拉绳3-2,安装板2一侧端面设有上端拉绳孔2-3和下端拉绳孔2-4,上端拉绳3-1穿过上端拉绳孔2-3,下端拉绳3-2穿过下端拉绳孔2-4,挡板2-1另一侧设有吸水海绵4,吸水海绵4上设有若干个绿植定位口5,靠近水桶3侧的边框上设有注水口2-2。

所述的固定装置的结构为:由固定杆6和固定座7组成,固定杆6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座7,固定杆6端面上贯穿连接有螺丝8,螺丝8与窗框本体1固定连接。

所述的吸水海绵4靠近挡板2-1一侧的高度低于靠近安装板2一侧的高度。

所述的固定座7和螺丝8中心线平行。

固定杆6通过旋紧螺丝8固定在窗框本体1上端面,在绿植定位口5内插入适量绿植,通过注水口2-2将水注入水桶3中,通过上端拉绳3-1和下端拉绳3-2提拉水桶3对吸水海绵4进行注水,保证吸水海绵4内的水含量,继而保证绿植可以正常生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