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园艺用栽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1052发布日期:2019-04-02 23:5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庭园艺用栽培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设施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家庭园艺用栽培箱。



背景技术:

常规的水培一般是在温室中进行,包括DNF水培、箱式水培、链条水培、管道水培、并且温室要能够进入充足阳光以满足植物对光照的需求,其次要有补光灯、遮阳网、风机、湿帘等装备来控制光照和温湿度。常规水培设施对空间要求较大,需要的辅助装备较多,在家庭中这些是不可能装备的。本专利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不仅减少了空间的需求,还可以在无光照环境使用,顺便可以养鱼,更节省空间,增加意境。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阳台园艺的发展前景较大,都喜欢在家中种植或者水培蔬菜和花卉等绿色植物,而水培相对于基质培来说在家庭中优势更大。常规水培一般都是在温室中,漂浮板水培,玻璃温室可进光,上有遮阳网可遮光和降温,四周配有风机湿帘用于控制温湿度。很显然家庭中提供不了常规水培的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庭园艺用栽培箱,其能有效的解决在家庭中进行水培植物,并且能提供植物生长的环境。此外,还可以在水培槽中养鱼,鱼菜共生,增加乐趣。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庭园艺用栽培箱,其包括水培箱本体、透明箱体以及盖板,所述透明箱体能推拉的设置在所述水培箱本体内部,所述盖板覆盖在所述透明箱体上部,

所述水培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补光装置,所述水培箱本体的外部的一个侧面设置有风机以及控制按钮,所述补光装置附近设置有光照传感器,所述水培箱本体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控制板,所述补光装置、光照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板通讯连接并受控于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水培箱本体内部设置有泵送装置,所述水培箱本体的一个侧部设置有连通器,所述连通器包括注水口、软管以及出水口,所述软管连接所述注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注水口设置在所述水培箱本体的外部,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水培箱本体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水培箱本体的外侧底部设置有可折叠排水软管。

优选地,所述盖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种植孔。

优选地,所述补光装置为多根补光灯管,所述多根补光灯管固定在所述水培箱本体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补光灯管为三根。

优选地,所述控制板设置有单片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常规水培对空间要求大,对环境的要求高,不适家庭中安装欣赏。家庭园艺式水培箱专为家庭准备,对空间的需求小,它本身可以调节自身需求的环境,操作简单易懂。水培出的蔬菜可以自己食用,水培过程中自己可以享受整个植株的生长过程,放松自己的精神压力,顺便还可以在水培箱中养鱼,陶冶情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注水的连通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庭园艺用栽培箱,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控制板、水培箱本体1、可推拉的透明箱体2、带孔的盖板3、补光灯管4、风机5、光照传感器6、温湿度传感器7、手动控制按钮8和9、连通器10以及简易的折叠出水管11。

控制板设置在水培箱本体1的内部,补光灯管4、光照传感器6以及温湿度传感器7分别与控制板通讯连接并受控于所述控制板,手动控制按钮8和9与控制板电连接。

可推拉的箱体2放在水培箱本体1中,可以拉出和推进去,带孔盖板3放置箱体2上,同样可以推拉,以方便安放菜苗。

补光灯管4装置在水培箱本体上边内部,光照传感器装置在补光灯管附近,以感应光照强度并发送至控制板,控制板根据设定的光照阈值来自动控制开关补光灯管,当感应到的光照强度低于光照阈值时,控制板打开补光灯管进行补光。

风机5装置在水培箱本体1左边,温湿度传感器装置在水培箱本体内部右边,用来感应温湿度并发送至控制板,控制板根据设定的温湿度阈值来控制风机开关,当感应到的温湿度高于于温湿度阈值时,控制板打开风机进行降温加湿。

手动按钮装置在水培箱本体1上边外部,方便人为控制开关,如图3所示,连通器10装置在水培箱本体外部右侧,主要用于注水和换水,连通器10包括注水口101、软管102以及出水口103,软管102连接注水口101以及出水口103,注水口101设置在水培箱本体的外部,出水口103设置在水培箱本体1的内部。

出水管11装在水培箱本体左侧外部最靠下的地方,可折叠起来控制出水。本发明解决了在家中解决蔬菜的难题,可智能管理,利用网络进行控制,为人们增加乐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