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蚝排定位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0072发布日期:2019-04-09 21:06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蚝排定位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蚝排定位,具体为一种蚝排定位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蚝养殖业中最常用的一种传统养殖方法就是传统插桩养殖。由于沿海浅水区域面积有限,浮游生物难以满足蚝苗需求,大蚝养殖开始往深海蚝排方向发展。新型筏式吊养主要包括了浮筏式吊养、棚架式吊养这两种方式,台风时有发生,台风吹来时,蚝排会被吹走失踪,大海茫茫,损失巨大。

常见的蚝排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蚝排被风吹走之后,会随着海水四处飘散,工作人员很难找回,蚝排制造成本高,重新采购或者维修,成本都很高,降低了蚝排的使用使用推广,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蚝排定位防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蚝排定位防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蚝排定位防水装置,包括蚝排,所述蚝排底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漂浮包,所述蚝排底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漂浮包,所述蚝排的边侧活动设置有活动辊,所述活动辊的外壁卷绕设置有绳索,所述活动辊外壁的一端设置有挂钩;

所述第二漂浮包的中部设置有两个空气腔,所述第二漂浮包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存放室,所述存放室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本体,所述存放室敞口的中部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顶端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顶部设置有顶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辊的中部穿插设置有旋转轴,且活动辊通过旋转轴与蚝排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斜齿轮顶端的轴心与内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杆穿入蚝排内,且与蚝排活动连接,所述内杆的顶部套接有外杆,所述外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蚝排上设置有与连杆和外杆相匹配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蚝排由若干根交叉设置的直杆组成,交叉直杆之间为直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漂浮包宽度比第一漂浮包宽度大,所述第一漂浮包的内部填充有气体,所述气体为空气或者氢气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空气腔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存放室的两侧,两个空气腔呈条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板与存放室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橡胶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盖的边侧与蚝排之间设置有卡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辊的两端与蚝排之间均设置有垫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蚝排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养殖生蚝,第一漂浮包可以在蚝排底端的两侧支撑蚝排,使得蚝排能够稳定的漂浮在海面上,第二漂浮包可以支撑蚝排底端的中部,避免蚝排底端的中部凹陷,延长了蚝排的使用寿命,活动辊可以收纳绳索,方便工作人员移动蚝排,挂钩可以拴住绳索的自由端,提高绳索收纳的稳定性。

2、存放室可以保护定位本体,通过橡胶塞、加强板和顶盖可以提高存放室的密封性,降低水进入存放室中的风险,加强板可以提高存放室的安全性,避免异物撞击导致橡胶塞损坏,而导致水进入存放室,定位本体可以对蚝排的位置定位,当蚝排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发生移动,定位本体中的报警模块可以发出报警帮助工作人员找到蚝排,降低了蚝排损失的风险。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蚝排定位防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蚝排定位防水装置的活动辊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蚝排定位防水装置的活动辊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蚝排定位防水装置的第二漂浮包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蚝排;2、第一漂浮包;3、第二漂浮包;4、活动辊;5、绳索;6、挂钩;7、旋转轴;8、第一斜齿轮;9、第二斜齿轮;10、内杆;11、外杆;12、连杆;13、凹槽;14、空气腔;15、存放室;16、定位本体;17、橡胶塞;18、加强板;19、顶盖;20、橡胶环;21、卡环;22、垫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蚝排定位防水装置,包括蚝排1,蚝排1底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漂浮包2,蚝排1底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漂浮包3,蚝排1的边侧活动设置有活动辊4,活动辊4的外壁卷绕设置有绳索5,活动辊4外壁的一端设置有挂钩6,通过蚝排1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养殖生蚝,通过第一漂浮包2可以在蚝排1底端的两侧支撑蚝排1,使得蚝排1能够稳定的漂浮在海面上,通过第二漂浮包3可以支撑蚝排1底端的中部,避免蚝排1底端的中部凹陷,延长了蚝排1的使用寿命,通过活动辊4可以收纳绳索5,方便工作人员移动蚝排1,通过挂钩6还可以拴住绳索5的自由端,提高绳索5收纳的稳定性;

第二漂浮包3的中部设置有两个空气腔14,第二漂浮包3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存放室15,存放室15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本体16,存放室15敞口的中部设置有橡胶塞17,橡胶塞17顶端设置有加强板18,加强板18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9,通过存放室15可以保护定位本体16,通过橡胶塞17、加强板18和顶盖19可以提高存放室15的密封性,降低水进入存放室15中的风险,加强板18可以提高存放室15的安全性,避免异物撞击导致橡胶塞17损坏,而导致水进入存放室15,通过定位本体16可以对蚝排1的位置定位,当蚝排1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发生移动,定位本体16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找到蚝排1,降低了蚝排1损失的风险。

其中,活动辊4的中部穿插设置有旋转轴7,且活动辊4通过旋转轴7与蚝排1转动连接,旋转轴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齿轮8,第一斜齿轮8与第二斜齿轮9相啮合,第二斜齿轮9顶端的轴心与内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内杆10穿入蚝排1内,且与蚝排1活动连接,内杆10的顶部套接有外杆11,外杆11的端部设置有连杆12,通过内杆10和外杆11可以带动第二斜齿轮9转动,第二斜齿轮9带动第一斜齿轮8转动,第一斜齿轮8带动旋转轴7转动,旋转轴7带动活动辊4转动,活动辊4可以带动绳索5卷绕,实现卷绕的功能,卷绕效率高,且使用方便。

其中,蚝排1上设置有与连杆12和外杆11相匹配的凹槽13,通过凹槽13可以存放连杆12和外杆11,避免连杆12和外杆11受损,实现保护连杆12和外杆11的功能,且避免连杆12和外杆11突出,而伤到工作人员。

其中,蚝排1由若干根交叉设置的直杆组成,交叉直杆之间为直角,通过交叉的直杆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养殖生蚝。

其中,第二漂浮包3宽度比第一漂浮包2宽度大,第一漂浮包2的内部填充有气体,气体为空气或者氢气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宽度较大的第二漂浮包3可以提高蚝排1漂浮时的稳定性,且避免蚝排1的中部凹陷。

其中,两个空气腔14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存放室15的两侧,两个空气腔14呈条状,通过对称设置的空气腔14可以提高第二漂浮包3受到浮力的稳定性。

其中,加强板18与存放室1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橡胶环20,通过橡胶环20可以提高加强板18与存放室15之间的密封性。

其中,顶盖19的边侧与蚝排1之间设置有卡环21,通过卡环21可以提高顶盖19与蚝排1之间的密封性,降低水与橡胶塞17接触的概率,从而保护存放室15中的定位本体16。

其中,活动辊4的两端与蚝排1之间均设置有垫环22,通过垫环22可以降低活动辊4与蚝排1之间的摩擦力。

工作时,蚝排1由若干根交叉设置的直杆组成,直杆之间的缝隙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生蚝挂在直杆下方,从而养殖生蚝,蚝排1底部的第一漂浮包2可以从蚝排1底部的两端支撑蚝排1,第二漂浮包3可以从蚝排1底端的中部对蚝排1进行支撑,提高蚝排1的稳定性,避免蚝排1的中部凹陷,且第二漂浮包3宽度比第一漂浮包2宽度大,可以支撑更大的面积,提高蚝排1的稳定性,延长蚝排1的使用寿命。

第二漂浮包3中的两个空气腔14可以提高第二漂浮包3在水面上的浮力,两个空气腔14对称设置,可以提高第二漂浮包3受到浮力的稳定性,再蚝排1和第二漂浮包3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得蚝排1的稳定性提升,第二漂浮包3顶端中部的存放室15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放置和存取定位本体16,且存放室15可以保护定位本体16,橡胶塞17可以密封存放室15,降低水进入存放室15的风险,加强板18可以提高顶盖19的强度,避免异物戳穿橡胶塞17,实现保护顶盖19和存放室15的作用,通过橡胶环20和卡环21可以进一步提高加强板18和顶盖19与第二漂浮包3之间的密封性。

定位本体16包括北斗定位模块、报警模块和惯性定位模块,以达到提高蚝排1定位设备的精度并降低成本的目的,配合数据回传的服务北斗接收系统,可以和布置在外的北斗终端系统进行通信,满足一对多的服务方式,形成集中通信管理系统,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端APP,查看蚝排1位置,当蚝排1位置发生较大偏移时,定位本体16中的报警模块会工作,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蚝排1发生移动,通过定位本体16中的北斗定位模块观察蚝排移动的方向,可以预估蚝排的漂流方向,方便工作人员寻找。

当蚝排1发生漂移,工作人员需要将蚝排1带回原来的位置,可以从挂钩6上取下绳索5的一端,然后将绳索5与外界船体连接,当船体移动时会拉动绳索5,绳索5会带动活动辊4转动,活动辊4在旋转轴7的作用下与蚝排1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绳索5拉直,方便了船体拉动蚝排1移动。

当蚝排1移动到工作人员指定的位置时,工作人员需要收纳绳索5时,可以将外杆11向上拉动,使得外杆11和内杆10组成的总长度拉长,连杆12脱离凹槽13,工作人员转动连杆12就可以带动内杆10转动,内杆10可以带动第二斜齿轮9转动,第二斜齿轮9带动第一斜齿轮8转动,第一斜齿轮8带动旋转轴7转动,旋转轴7带动活动辊4转动,活动辊4带动绳索5卷绕,绳索5就会收纳在活动辊4上,再将绳索5的自由端拴在挂钩6上即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