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置种数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4400发布日期:2019-06-11 22:2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置种数苗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苗床,尤其涉及一种快速置种数苗床。



背景技术:

在农业育种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所涉及的育种的数量进行计数,传统的技术方法一直都是靠人工来做,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出错。针对此种问题,部分厂家采用电子计数器进行计数,但其存在成本高的问题,亦有部分厂家采用数种板进行计数,然而,现有市场上的数种板难以对种子的发芽率进行统计,且采用现有市场上的数种板进行育种计数时,易影响种子的发芽率,由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快速置种数苗床,以解决现有数种板难以对种子的发芽率进行统计,以及采用现有数种板进行育种计数时,易影响种子发芽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快速置种数苗床,包括置种数苗床本体,所述置种数苗床本体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开有若干个数种孔,所述数种孔包括上部用于承载种子的放种孔及下部便于幼苗的根穿出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上端与放种孔相连通,所述放种孔的孔径由上至下依次递增,所述连通孔的孔径小于放种孔顶端的孔径,所述板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板体抬高的支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若干个数种孔呈矩阵分布于板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脚的高度为0.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板体为矩形结构,所述板体的前端、后端、右端均设置有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脚为4个,呈矩形分布于板体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通孔的深度为0.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通孔为椭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种孔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通孔的中心线与放种孔的中心线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板体为透明板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一种快速置种数苗床的数种孔由放种孔及连通孔构成,种子发芽后,其根由于向水性会穿过连通孔,便于统计种子的发芽率,并具有统计效率高的特点,此外,通过在板体底部设置支脚,能够一定程度上的抬高板体,利于种子根部的生长,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快速置种数苗床的主视图;

图2为一种快速置种数苗床的俯视图;

图3为数种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图1为一种快速置种数苗床的主视图;图2为一种快速置种数苗床的俯视图;图3为数种孔的结构示意图。

于本实施例中,一种快速置种数苗床,包括置种数苗床本体,所述置种数苗床本体包括矩形结构的板体,所述板体1为透明板体,且板体1的前端、后端、右端均设置有挡板2,所述板体1上开有若干个数种孔4,所述的若干个数种孔4呈矩阵分布于板体1上,所述数种孔4包括上部用于承载种子的放种孔41及下部便于幼苗的根穿出的连通孔42,所述连通孔42为椭圆形,且连通孔42的深度为0.4mm,所述放种孔4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连通孔42的上端与放种孔41相连通,且连通孔42的中心线与放种孔41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放种孔41的孔径由上至下依次递增,采用此种结构设计,能避免种子滚出放种孔41,所述连通孔42的孔径小于放种孔41顶端的孔径,所述板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板体1抬高的支脚3,所述支脚3为4个,呈矩形分布于板体1底部,所述支脚3的高度为0.1mm。

工作时,将需要计数的种子全部倒入板体1,倾斜板体1,使得每个放种孔41内都有一粒种子,然后将板体放入纸培的发芽盒里,添加适量水分;种子长成幼苗后,其根由于向水性会穿过连通孔42,拿出板体1观察底部的根,可以直接数出没有发芽的幼苗,从而实现种子发芽率的统计,并大大提高了计数效率。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