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7640发布日期:2019-04-09 20:52阅读:1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蒲公英有较全面的营养物质,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种植蒲公英开始渐渐增多,但是由于蒲公英种子的特殊结构,导致蒲公英成熟之后通过人工采集存在以下问题:人工采集时容易将种子碰掉,使种子飞走或者落地,飞走或者落地的种子则无法再被收集,极易造成种子的损失;同时人工采集费时费力,采集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采集效率高,且具有双重功能的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其包括机架、集料箱、风机、吸风罩、转向装置和控制器;在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所述集料箱、所述风机和所述转向装置,在所述集料箱的顶部开设有通风口,在所述集料箱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风机的吸风口与所述吸风罩通过种子输送管连通设置;在所述吸风罩下方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所述转向装置的支撑杆和连杆;所述风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进料口上方的所述集料箱内壁固定有导料板。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装置包括框架、调节螺杆、调节块、所述连杆和所述支撑杆;所述框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在所述框架上水平转动设置有所述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一端边,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框架的另一端边;在所述框架的两侧边之间滑动设置有所述调节块;所述调节块螺接设置在所述调节螺杆上;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吸风罩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调节块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吸风罩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进料口下方的所述集料箱内设置有转轴,在所述转轴上固定有沿所述转轴周向排列的若干个毛刷;所述转轴的两端转动贯穿所述集料箱,所述转轴的一端与驱动马达传动连接;在所述转轴下方的所述集料箱外壁上通过管道连通设置有废料网箱,在所述废料网箱的进料口处设置有微型吸风机;在所述集料箱的底部设置有可抽拉的收集箱;所述驱动马达和所述微型吸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种子输送管为波纹管。

进一步的,在所述通风口处设置有挡料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实现;通过风机将种子从吸风罩吸入到集料箱中,无需人工采集,避免了出现种子被碰的飞走或者落地的情况,保证了种子的有效收集;并且省时省力,提高了采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2、转动的转轴上的毛刷将进入集料箱中的蒲公英种子的种粒和茸毛分离,茸毛经过微型吸风机的吸到废料网箱中,种粒由于自身重力落到收集箱中;实现了种粒和茸毛的有效分离;本实用新型具备了蒲公英种子收集和处理的双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机架1,集料箱2,通风口2.1,进料口2.2,风机3,吸风罩4,转向装置5,框架5.1,调节螺杆5.2,调节块5.3,连杆5.4,支撑杆5.5,驱动电机5.6,控制器6,拖拉机7,导料板8,转轴9,毛刷10,驱动马达11,废料网箱12,微型吸风机13,收集箱14,种子输送管15,挡料网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蒲公英种子的采集装置,其包括机架1、集料箱2、风机3、吸风罩4、转向装置5和控制器6;机架1固定在拖拉机7的前方;在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集料箱2、风机3和转向装置5,在集料箱2的顶部开设有通风口2.1;在通风口2.1处设置有挡料网16,防止种子从通风口2.1吹出;在集料箱2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2.2,在进料口2.2上方的集料箱2内壁固定有导料板8,从进料口2.2进入的种子在导料板8的作用下,从集料箱2的下方落下;在进料口2.2下方的集料箱2内设置有转轴9,在转轴9上固定有沿转轴9周向排列的若干个毛刷10,用于分离种粒和茸毛;转轴9的两端转动贯穿集料箱2,转轴9的一端与驱动马达11传动连接;在转轴9下方的集料箱2外壁上通过管道连通设置有废料网箱12,在废料网箱12的进料口处设置有微型吸风机13,微型吸风机13的风力低于风机3的风力;在集料箱2的底部设置有可抽拉的收集箱14;进料口2.2与风机3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通;风机3的吸风口与吸风罩4通过种子输送管15连通设置,种子输送管15为波纹管。

转向装置5包括框架5.1、调节螺杆5.2、调节块5.3、连杆5.4、支撑杆5.5和驱动电机5.6;框架5.1固定在机架1上;在框架5.1上水平转动设置有调节螺杆5.2,调节螺杆5.2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框架5.1的一端边,调节螺杆5.2的另一端贯穿框架5.1的另一端边与驱动电机5.6传动连接;在框架5.1的两侧边之间滑动设置有调节块5.3;调节块5.3螺接设置在调节螺杆5.2上;支撑杆5.5的一端铰接设置在吸风罩4下方的一端;支撑杆5.5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框架5.1上;连杆5.4的一端铰接设置在吸风罩4下方的另一端,连杆5.4的另一端铰接设置在调节块5.3上;风机3、驱动电机5.6和驱动马达11与控制器6电连接。

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操作人员操控拖拉机7进入草地中,操作人员通过操控控制器6,使风机3、驱动马达11和微型吸风机13启动,蒲公英在风机3风力的作用下,从吸风罩4吸入到集料箱2中,无需人工采集,避免了出现种子被碰的飞走或者落地的情况,保证了种子的有效收集;并且省时省力,提高了采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蒲公英被吸入到集料箱2之后下落,转动的转轴9上的毛刷10将种粒和茸毛分离,茸毛经过微型吸风机13的微风吸收到废料网箱12中,而种粒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落到收集箱14中,实现了种粒和茸毛的有效分离;本实用新型具备了蒲公英种子收集和处理的双重功能;当采集完之后,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器6控制风机3、驱动马达11和微型吸风机13关闭,然后从集料箱2中将收集箱14拉出,将收集箱14内的种子倒出收集包装,完成蒲公英种子的收集。

在收集蒲公英种子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器6控制驱动电机5.6的转动,进而控制调节块5.3在调节螺杆5.2上的移动位置,进一步的控制了连杆5.4拉动吸风罩4,实现了根据植株的不同高度来调节吸风罩4的采集角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实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