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防浪的造林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8913发布日期:2019-06-21 23:06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风防浪的造林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树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风防浪的造林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平原、湖区洲滩以及河岸常栽植树林以抵御风浪,但是树林受到风浪的推拉、摇摆会降低造林的成活率,为此在栽种防风防浪林时,通常会对树木进行加固处理,如专利CN201310685257.0公开的一种造林支架,采用三角形支架和绳带对树木进行加固,但是绳带仅对树木进行简单的捆绑,容易松开,另外造林支架三根连杆之间无连接结构,三根连杆组成的三角支架结构松散,在受力时容易产生相对位移,对树木的加固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稳定、加固效果良好的防风防浪的造林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风防浪的造林支架,包括三个支撑杆和绳带;相邻所述支撑杆首尾固定相连呈三角状,所述支撑杆前端外侧设置有第一绳钩,内侧设置有第二绳钩,所述支撑杆尾端设置有绕线孔;所述绳带一端连接在一支撑杆的第一绳钩,另一端则依次绕过树木、穿入相邻支撑杆的绕线孔并最终连接在第二绳钩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绳钩设置有一排,沿支撑杆长度方向间隔均匀排列。

进一步,所述第一绳钩和第二绳钩均设置有开口,且开口朝与其连接的支撑杆的尾端设置。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首尾端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

进一步,相邻所述绕线孔的延伸曲线为圆弧曲线,所述绕线孔边角均采用圆角过渡。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端部设置有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三支撑杆首尾固定相连构成结构稳定的三角形状,支撑杆可保持呈三角形种植的树木间的间距一致,能对树木进行有效的支撑,减少树木的变形;

(2)由于绳带一端连接在第一绳钩处,有受力支点,在捆绑树木时,绳带另一端可拉紧绳带达到防松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风防浪的造林支架,用于固定呈三角形栽种的树木4,防风防浪的造林支架包括三个支撑杆1和绳带2。

相邻支撑杆1首尾固定相连呈三角状,本实施例中,为了支撑杆1能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状,优选地,相邻支撑杆1首尾端之间通过连接杆3连接固定,使支撑杆1之间能够传递力以防风防浪。

所述支撑杆1前端外侧设置有第一绳钩11,同一端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绳钩12,所述支撑杆1尾端设置有绕线孔13;为了使绳带2减少磨损,所述绕线孔13的延伸曲线为圆弧曲线,所述绕线孔13边角均采用圆角过渡。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绳钩11和第二绳钩12均设置有开口,且开口朝与其连接的支撑杆1的尾端设置,当然第一绳钩11和第二神钩12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完全闭环或开环的结构均可,绳带2的两端也可以使用钩形式或是绑绕的形式与第一绳钩11和第二绳钩12连接。

使用时,所述绳带2一端连接在一支撑杆1的第一绳钩11,另一端则能依次绕过树木4、穿入相邻支撑杆1的绕线孔13并最终连接在第二绳钩12上,绳带2绕树木4可以是绕过半圈不到即可或多绕几圈后再穿入绕线孔13,多绕几圈能提高绑接树木4的稳定性。三棵树木4至少需要3个绳带2进行连接,当然为了加固,每棵树木也可以使用几根绳带2进行固定。

绳带2绑接时,由于树木4直径和绕树木4圈数的影响,使得绳带2漏出绕线孔13的余长不定,为了第二绳钩12能够匹配不同余长的绳带2,优选地,所述第二绳钩12设置有一排,沿支撑杆1长度方向间隔均匀排列,绳带2可根据实际剩余的长度选择相应的第二绳钩12进行连接。

树木4对应在三个支撑杆1三个角落处,且在绳带2和支撑杆1端部的夹持下与支架连接固定。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架与树木4的连接稳定性,所述支撑杆1端部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具体可以是橡胶制成或是其他防滑材料制成,防滑层还具有保护支撑杆1不破坏树木表皮的作用。受力风浪时,由于树木4间的间距保持不变,在支撑杆1的支撑下,可有效减少树木的变形量,提高树木的防风防浪的能力。且本设计仅用三个支撑杆1即可实现三棵树木的防风防浪,比起以前每棵树均需要几根杆件进行环绕支撑相比,节约材料。本设计的支撑杆1和连接杆3可使用金属材质或木质材质均可,本实施例中,优选金属材质,支撑杆1、连接杆3、第一绳钩11、第二绳钩12之间均采用焊接固定。

本设计采用三支撑杆1首尾固定相连构成结构稳定的三角形状,支撑杆1可保持呈三角形种植的树木间的间距一致,可对树木进行有效的支撑,减少树木的变形;由于绳带2一端连接在第一绳钩处,有受力支点,在捆绑树木时,绳带2另一端可拉紧绳带达到防松的效果,待树木成型时,可拆卸下来重复使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