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扦插育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8416发布日期:2019-06-18 23:50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苹果扦插育苗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材种植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苹果扦插育苗床。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的苹果扦插育苗床的内的湿度不易调节,调节过程需要人工进行,劳动强度大,如果洒水过多容易导致棚体内积水,不利于幼苗根部的呼吸。除此之外,对于室体内幼苗的施水肥多为人工进行,导致施肥不均匀,并且劳动强度大,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苹果扦插育苗床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温性好,沥水透气性好,避免床体积水;并能够避免阳光直射幼苗,还能够调节床体的温度的苹果扦插育苗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苹果扦插育苗床,包括由两个挡边组成的床体,所述挡边上对称设有内固定孔和外固定孔;所述内固定孔上固定内支撑拱条;所述外固定孔内固定外支撑隔条;所述支撑拱条上铺设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自下而上分为散射塑料薄膜和保温塑料薄膜;所述外支撑隔条上铺设遮阳网;所述挡边内设有内搭接台;所述床体底部为梯形台水泥底座;所述水泥底座顶部放置波浪形沥水板,所述波浪形沥水板上设有多个沥水孔;所述波浪形沥水板上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排水层、纱网层、保湿层、隔离层、电加热层和扦插育苗层。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层为碳纤维发热电缆,所述碳纤维发热电缆在电加热层内呈蛇形或回形分布,并在出口处连接有温控仪。

优选地,所述挡边底部设有透水管。

优选地,所述内支撑拱条上设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上设有雾化喷头,所述喷水管的进水端连接配水箱。

优选地,所述床体上还设有补光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床体上设有遮阳网,可以很好地给幼苗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幼苗;另外,塑料薄膜自下而上分为散射塑料薄膜和保温塑料薄膜,使得薄膜具备一定和透光性和保温性,使得床体内保温效果好,另外在床体底部设有梯形台水泥底座;并在水泥底座顶部放置波浪形沥水板,波浪形沥水板上设有多个沥水孔;使得床体内的多余水分透过沥水孔排出,避免床体内积水,在波浪形沥水板上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排水层、纱网层、保湿层、隔离层、电加热层和扦插育苗层,使得苗床具备排水、保湿、透气和加热的功能,能够调节苹果幼苗初期的温度,利于扦插生根,给苹果育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苹果扦插育苗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苹果扦插育苗床,包括由两个挡边1组成的床体2,具体地,在挡边1上对称设有内固定孔11和外固定孔12;内固定孔11上固定内支撑拱条3;内支撑拱条3为拱形,外固定孔12内固定外支撑隔条4,外支撑隔条4为冂字形;支撑拱条3上铺设塑料薄膜31,塑料薄膜31自下而上分为散射塑料薄膜和保温塑料薄膜;具体地,保温塑料薄膜为高透光编制大棚膜或三层共挤PE、EVA一种或多种复合功能膜组成的塑料薄膜,使得塑料薄膜具备透光保温性。外支撑隔条4上铺设遮阳网41;挡边1内设有内搭接台13;床体2底部为梯形台水泥底座21;水泥底座21顶部放置波浪形沥水板22,波浪形沥水板22上设有多个沥水孔221;波浪形沥水板22上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排水层5、纱网层6、保湿层7、隔离层8、电加热层9和扦插育苗层10。

具体地,排水层5的厚度为5-10cm,由细沙和碎石混合层,纱网层6为纱网,保湿层7由稻草和锯末混合层,厚度为8-15cm,主要保湿和避免肥效流失,隔离层8为土工布层,电加热层9为碳纤维发热电缆91,碳纤维发热电缆91在电加热层9内呈蛇形或回形分布,并在出口处连接有温控仪92;当然电加热层9还可以使用其他形式加热,比如电热板、电热毯或者电热水管等,扦插育苗层10由泥炭土,腐殖土、草木灰和有机质混合而成,厚度为10-20cm。

由于水泥底座21顶部放置波浪形沥水板4,使得水泥底座21与挡边1之间留有空间,水透过沥水孔41后,最终在聚集在水泥底座21与挡边1之间留有空间内,为了将其排出,在挡边1底部设有透水管14;为了能够保留一定的水,使得床体保湿,该透水管14的出水口高于水泥底座21与挡边1之间留有的空间的最低面一定的距离。

整个育苗周期,需要调节床体2内的湿度或者施肥,因此,在内支撑拱条3上设有喷水管15,喷水管15上设有雾化喷头16,喷水管15的进水端连接配水箱,通过喷水管15上的雾化喷头16给床体1内增加湿气或者施肥,为了给床体2内补充光照,在床体2上还设有补光灯17。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