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过冬温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1277发布日期:2019-03-30 07:58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蟾蜍过冬温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蟾蜍过冬温室。



背景技术:

蟾蜍是从它的耳后腺和皮肤腺中采集分泌的白色乳浆加工而成的,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据医学分析,蟾酥含有蟾蜍毒素、精氨酸和淄体类等物质,具有强心镇痛、兴奋通窍、利尿解毒、抗癌等功能,它是六神丸、梅花点舌丹等几十种中成药材的主要原料,在国际医药市场倍受青睬。人工养殖蟾蜍采集蟾蜍制品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荒地等场地养殖蟾蜍,以蟾治虫,以虫养蟾,可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为满足社会需求,保护野生蟾蜍资源,我国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的养殖场已开始进行蟾蜍人工饲养技术的研究,并在其关键性技术——蟾蜍的越冬技术上取得了成功。每年11月份前后,水温10℃~12℃左右,蟾蜍即进入冬眠期,不吃不喝,行动缓慢。此时原本在旱地上活动的蟾蜍,大多数爬入水下越冬,少数钻入土中越冬。如采用水池越冬,花工、耗资大,缺水地区和山区不易做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蟾蜍过冬温室。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蟾蜍过冬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大棚、加热水箱、循环泵和控制器,温室大棚上部设有电动遮阳网,电动遮阳网下方设有发热灯,温室大棚右侧设有电动百页窗,左侧设有温湿度传感器,下部设有循环热水池,循环热水池顶部设有传热板,传热板上面堆有有机松土壤,循环热水池一侧通过进水管、进水阀连通加热水箱下部,另一侧通过出水管、出水阀、循环泵、泵出水管连通加热水箱上部,加热水箱内部设有螺旋状电热管,顶部设有自来水进水阀,控制器通过电缆连接电动遮阳网、电动百页窗、循环泵、发热灯、温湿度传感器、进水阀、出水阀、自来水进水阀和电热管,各连接电器受控制器控制。

所述有机松土壤厚度20厘米左右。

11月份前后,水温10℃~12℃左右,蟾蜍即进入冬眠期时,根据温室大棚面积大小,按每平方米放养蟾蜍10只左右,将蟾蜍放入温室大棚内,让其自行钻入翻松的有机松土壤中越冬,通过控制器启动自来水进水阀,向加热水箱中注入适量的水,启动电热管对加热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打开进水阀,使热水流入循环热水池中,直至循环热水池中注入适量的水,通过加热水箱、进水管、进水阀、循环热水池、出水管、出水阀、循环泵和泵出水管组成的循环热水系统控制循环热水池中水的温度,通过传热板传热对有机松土壤进行均匀加热,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监控有机松土壤的温度使其保持在3℃~8℃左右,保证蟾蜍冬眠的环境温度,若温室大棚环境温度过低,可以打开发热灯进行辅助加热,若冬眠期间太阳过大,可展开电动遮阳网进行遮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热水系统控制循环热水池中水的温度,通过传热板传热对有机松土壤进行加热,实现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保持蟾蜍冬眠的环境温度目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温室大棚;2、传热板;3、电动遮阳网;4、电动百页窗;5、控制器;6、有机松土壤;7、循环热水池;8、加热水箱;9、循环泵;10、发热灯;11、温湿度传感器;12、进水管;13、进水阀;14、出水管;15、出水阀;16、泵出水管;17、自来水进水阀;18、电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蟾蜍过冬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大棚1、加热水箱8、循环泵9和控制器5,温室大棚1上部设有电动遮阳网3,电动遮阳网3下方设有发热灯10,温室大棚1右侧设有电动百页窗4,左侧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1,下部设有循环热水池7,循环热水池7顶部设有传热板2,传热板2上面堆有有机松土壤6,循环热水池7一侧通过进水管12、进水阀13连通加热水箱8下部,另一侧通过出水管14、出水阀15、循环泵9、泵出水管16连通加热水箱8上部,加热水箱8内部设有螺旋状电热管18,顶部设有自来水进水阀17,控制器5通过电缆连接电动遮阳网3、电动百页窗4、循环泵9、发热灯10、温湿度传感器11、进水阀13、出水阀15、自来水进水阀17和电热管18,各连接电器受控制器5控制。

所术有机松土壤6厚度20厘米左右。

11月份前后,水温10℃~12℃左右,蟾蜍即进入冬眠期时,根据温室大棚1面积大小,按每平方米放养蟾蜍10只左右,将蟾蜍放入温室大棚内,让其自行钻入翻松的有机松土壤6中越冬,通过控制器5启动自来水进水阀17,向加热水箱8中注入适量的水,启动电热管18对加热水箱8中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打开进水阀13,使热水流入循环热水池7中,直至循环热水池7中注入适量的水,通过加热水箱8、进水管12、进水阀13、循环热水池7、出水管14、出水阀15、循环泵9和泵出水管16组成的循环热水系统控制循环热水池7中水的温度,通过传热板2传热对有机松土壤6进行均匀加热,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监控有机松土壤6的温度使其保持在3℃~8℃左右,保证蟾蜍冬眠的环境温度,若温室大棚1环境温度过低,可以打开发热灯10进行辅助加热,若冬眠期间太阳过大,可展开电动遮阳网3进行遮阳。

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