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型树木移植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5511发布日期:2019-08-03 15:50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大型树木移植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移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大型树木移植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和现代园林绿化的发展,大树移植已成为加速绿化进程,迅速展现植物造景效果的重要途径。然而,相较于小型树木的移植,如何保证大型树木移植后的成活率一直是一个难点,对于移植技术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现有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146723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大树移植钢板箱,包括左边钢板、右边钢板、前边钢板、后边钢板以及底部钢板,各钢板上均设有吊钩,前部钢板与底部钢板之间采用钢板连接环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操作时,先在大树左右前后挖沟,然后将四块钢板放入沟中并用钢板连接环将各钢板固定,使之围成钢板箱体;随后,将底部钢板放入钢板箱体的下部,同样用钢板连接环将底部钢板固定;最后,利用起吊工具配合设置于各钢板上的吊钩,将钢板箱连同树木一起吊起并装车。但是,钢板箱体的各个钢板均通过挤压的方式实现对树木及其根系的土球的固定,难以保证树木整体的稳定性;在运输过程中,树木土球容易受到冲击,从而导致树木根系受损,进而影响树木移植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大树移植方法难以保证树木稳定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大型树木移植的辅助装置,综合利用固定土及底杆来提高树木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大型树木移植的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大型树木移植的辅助装置,包括用于围护树木土球的钢板箱,所述钢板箱内壁与树木土球之间填充有固定土;所述钢板箱的底部还水平设置有用于穿设树木土球的底杆,且所述底杆在钢板箱底部至少平行间隔设有两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在钢板箱内壁与树木土球之间填充固定土,能够初步保证树木土球在钢板箱中的稳定性;同时,将钢板箱上的多根底杆同时水平穿设土球,当土球被压实后,底杆能够有效限制树木土球在钢板箱内的晃动,从而极大提高树木整体稳定性,避免树木根系在移植过程中严重受损,间接提高大型树木移植的成活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杆采用方钢制成,且所述底杆在钢板箱中呈活动插接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方钢制成底杆,一方面能够保证底杆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底杆在钢板箱中发生转动,进而保证底杆在钢板箱上的稳定性,降低底杆在树木土球中发生松动可能性;同时,由于底杆活动插设于钢板箱中,底杆可被从钢板箱内抽出,提高现场操作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板箱底部呈开口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板箱底部设置成开口结构,直接借助底杆来支撑整个树木,提高钢板箱的透气性,避免树木根系在移植过程中出现缺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板箱包括直角板,所述直角板由两块垂直固定的钢板构成;所述直角板设有两组,两所述直角板可拆卸固定并共同围成钢板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组直角板围成钢板箱,在实际操作时,工作人员将两直角板搬运至树木处并使得两个直角板同时围住树木土球,随后将两直角板固定即可,从而有效避免放倒或临时抬起树木的操作,大大降低现场操作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板箱内还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与钢板箱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树木主干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两端分别与钢板箱和树木主干固定,故支撑杆能够对树木主干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树木在移植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与钢板箱底部边角呈一一对应设置,且各所述支撑杆均匀环绕设置于树木周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支撑杆能够对树木起到多点支撑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树木整体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板箱内部边角处铰接有定位插杆;所述支撑杆为空心钢管,且所述支撑杆下端与定位插杆呈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操作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支撑杆插入钢板箱内并使得支撑杆下端与定位插杆插接,然后将支撑杆上端与树木主干固定,即可实现支撑杆整体固定,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现场操作的便捷性;同时,将定位插杆在钢板箱内壁上设置成铰接的结构形式,方便现场调节支撑杆的倾斜角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上端一体成型有抵接部,各所述抵接部均与树木主干绑扎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各支撑杆的抵接部同时绑扎在树木主干上,即可实现各支撑杆上端与树木主干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板箱外侧的各个边角附近均固定有吊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设置于钢板箱外侧的吊环,方便大型树木移植使得起吊和装车,进一步提高大型树木移植操作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多根底杆水平穿设树木土球的同时,利用多根支撑杆堆叠树木主干进行多点支撑,保证树木在移植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树木根系在移植过程中严重受损,提高大型树木移植的成活率;

2、通过多根底杆来支撑树木,固定树木土球,防止树木土球松散,起到支撑土球的作用;避免树木根系在移植过程中出现缺陷的问题,另外提升土球底部与钢板箱的空间,提高钢板箱的透气性,进一步提高大型树木移植的成活率;

3、在将各底杆与钢板箱活动插接的同时,在钢板箱内壁上铰接定位插杆,配合设置与钢板箱外壁上的吊环,提高大型树木移植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大型树木移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钢板箱的轴测示意图。

附图标记:1、树木;2、钢板箱;21、直角板;3、底杆;4、树木土球;5、定位插杆;6、支撑杆;61、抵接部;7、固定土;8、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2,一种用于大型树木移植的辅助装置,包括钢板箱2,钢板箱2包括直角板21,直角板21由两块呈垂直设置的钢板焊接而成。在实际操作时,工作人员将两块直角板21同时吊入树穴中树木土球4旁进行对接,使之围成正方形箱体;随后,将两块直角板21抵接所形成的缝隙处焊接固定,进而形成结构相对稳定的钢板箱2。

由于钢板箱2由两组直角板21围成,故钢板箱2的顶部及底部均呈开口结构。为保证树木1在起吊时的稳定性,钢板箱2的底部还水平活动穿设有底杆3,底杆3采用方钢制成,并在钢板箱2的底部至少平行间隔设有两根。在实际操作时,当钢板箱2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将各底插入沿钢板箱2底部对应的孔洞,并使得各底杆3同时水平穿设树木土球4;在整个移植过程中,各底杆3不仅能够对树木1整体起到有效支撑作用,还能有效限制树木1在钢板箱2中的晃动。

参见附图1,上述钢板箱2的内壁上通过销轴铰接有定位插杆5,定位插杆5位于钢板箱2底部边角处,且定位插杆5与钢板箱2的底部边角呈一一对应设置。

为进一步提高树木1在移植过程中的稳定性,钢板箱2内侧还设有支撑杆6,支撑杆6与定位插杆5呈一一对应设置;支撑杆6为空心钢管,且支撑杆6的下端与对应定位插杆5呈插接配合。支撑杆6的上端一体弯曲成型有抵接部61;在实际操作时,各支撑杆6的上端均通过其抵接部61与树木1主干抵接;同时,各抵接部61与树木1主干均通过绑带绑扎固定,从而使得各支撑杆6同时被彻底固定。

此外,钢板箱2内壁与树木土球4的间隙还填充有固定土7;固定土7采用压实的泥土,它能够有效充实钢板箱2内壁与树木土球4的间隙,从而进一步提高树木1整体稳定性。同时,钢板箱2的外侧壁上还焊接固定有吊环8,吊环8设有4组,且各吊环8均匀分布于钢板箱2外侧的各个边角处。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在实际移植时,工作人员将两组直角板21吊入树穴并将其置于树木土球4旁边,使得两组直角板21拼接呈正方形箱体;然后,将各个底杆3从对应孔洞插入钢板箱2,并使得各底杆3同时穿设树木土球4;接下来,将各支撑杆6伸入钢板箱2内侧,并使得支撑杆6的下端与对应定位插杆5插接,而其上端通过抵接部61与树木1主干抵接;随后,利用绑带将各抵接部61与树木1主干绑扎固定;紧接着,在钢板箱2内壁与树木土球4的间隙中填充入足量泥土,这部分泥土在被压实后即构成固定土7;最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钢板箱2上的吊环8将钢板箱2连同树木1整体起吊并装车,直至将其平稳的运输至移栽地。通过这种方式,保证树木1在移植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树木1根系在移植过程中严重受损,提高大型树木1移植的成活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