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鸡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助于运动的鸡笼。
背景技术:
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现在有很多乡镇上的居民都有在自己家养殖一些鸡。
申请号为CN201610306140.0的一种家用易清洁木质鸡笼,其优点是通过安装在鸡笼外的外置饲料方便鸡吃食,同时提高了笼内卫生,减少饲料掉入笼内难以清理,通过喂食窗方便鸡在笼外吃食,通过取蛋单向阀门有利于取蛋,提高了鸡蛋回收率,防止鸡蛋收取不及时破碎,通过抽拉把手方便将粪便取出清理,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是上述专利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其鸡笼内缺乏辅助鸡运动的结构,使得鸡运动量降低,进而鸡肉的品质会受到影响,为此,我们推出一种有助于运动的鸡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运动的鸡笼,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助于运动的鸡笼,包括底座和支撑台,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鸡笼本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下端设有若干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连接于鸡笼本体的下端,所述壳体的内部两端对称安装有若干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至鸡笼本体的两端,所述所述壳体的内部上端两侧均设有第一垫片,所述底座的下端中部设有用于安装支柱的安装架,所述支柱的上端依次贯穿底座、壳体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支撑台位于鸡笼本体的内部下侧,所述支撑台的下端两侧均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下端套接于支柱的上端,所述第三弹簧位于套筒中,所述鸡笼本体的内部下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位于支撑台的下端两侧,所述鸡笼本体的内部左侧中部安装有第一踏板,所述鸡笼本体的内部右侧上部安装有第二踏板,所述壳体的右侧铰接有门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垫片为厚度不低于3cm的海绵垫片,通过第一垫片的设置,使得鸡笼本体不会与壳体的上端产生碰撞,减少了鸡笼本体与壳体的磨损,延长了鸡笼本体与壳体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二垫片为厚度不低于5cm的海绵垫片,通过第二垫片的设置,使得支撑台与鸡笼本体不会产生摩擦碰撞,避免了磨损,延长了支撑台与鸡笼本体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台的下端呈半圆弧状设置,这样设置,使得支撑台的下端与鸡笼本体的内部底端形状相同,不会产生摩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套筒的内壁两侧对称设有用于滑接滑块的滑槽,所述滑块的一端连接至支柱上,这样设置,使得套筒向下时,第三弹簧压缩,支柱的滑块在套筒内壁的滑槽中滑动,然后第三弹簧回弹时,支撑台上下弹动时更加稳定,减少了左右晃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门体上设有透气格栅,这样设置,使得门体透气性更好,所述门体上还设有观察窗,这样设置,便于对鸡笼本体中观察,所述观察窗位于透气格栅的上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壳体为不锈钢网壳体,所述鸡笼本体也为不锈钢网鸡笼,采用不锈钢网,可使壳体、鸡笼本体透气性更佳,有利于鸡在鸡笼中呼吸道新鲜的空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台由于重力作用上下浮动,鸡则会用力向下抓紧支撑台以保持它的稳定,进而使得支撑台向下压,使得套筒向下,第三弹簧向支柱的方向压缩,然后套筒继续向下,通过第二垫片的设置,使得支撑台向下与鸡笼本体接触时不会产生摩擦碰撞,避免了磨损,延长了支撑台与鸡笼本体的使用寿命,当第三弹簧压缩到极限时,然后再回弹,使得套筒向上,进而使得支撑台向上,支撑台上端的鸡感受到弹力则会踩着支撑台飞起,支柱、第三弹簧、套筒的设置,对支撑台起到弹力支撑的作用,有助于鸡在鸡笼中起飞,由于在鸡笼本体的内部左侧中部安装有第一踏板,鸡笼本体的内部右侧上部安装有第二踏板,那么鸡在向上飞起时,则会选择其中一个踏板落脚,第一踏板、第二踏板的高度和位置都不同,这样鸡想要落脚时鸡飞起的高度也不同,这样也就加强了它的运动强度,第一踏板、第二踏板的设置,对鸡起到引导起飞的作用,支撑台、支柱、第三弹簧、套筒的设置,对鸡起到辅助起飞的作用,总而言之,都是对鸡在鸡笼中时,起到加强运动的效果,增加家禽的运动频率,使得鸡的肉质质量能够被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筒贯穿鸡笼本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与滑槽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壳体、3鸡笼本体、4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第一垫片、7安装架、8支柱、81滑槽、82滑块、9第三弹簧、10套筒、11支撑台、12第一踏板、13第二踏板、14第二垫片、15门体、16透气格栅、17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有助于运动的鸡笼,包括底座1和支撑台11,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有鸡笼本体3,所述壳体2的内部下端设有若干组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的上端连接于鸡笼本体3的下端,所述壳体2的内部两端对称安装有若干组第二弹簧5,所述第二弹簧5的一端连接至鸡笼本体3的两端,所述所述壳体2的内部上端两侧均设有第一垫片6,所述底座1的下端中部设有用于安装支柱8的安装架7,所述支柱8的上端依次贯穿底座1、壳体2连接有第三弹簧9,所述支撑台11位于鸡笼本体3的内部下侧,所述支撑台11的下端两侧均连接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的下端套接于支柱8的上端,所述第三弹簧9位于套筒10中,所述鸡笼本体3的内部下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垫片14,所述第二垫片14位于支撑台11的下端两侧,所述鸡笼本体3的内部左侧中部安装有第一踏板12,所述鸡笼本体3的内部右侧上部安装有第二踏板13,所述壳体2的右侧铰接有门体15,所述底座1、壳体2、鸡笼本体3的下端均设有用于贯穿套筒10、支柱8的通孔。
具体的,所述第一垫片6为厚度不低于3cm的海绵垫片,通过第一垫片6的设置,使得鸡笼本体3不会与壳体2的上端产生碰撞,减少了鸡笼本体3与壳体2的磨损,延长了鸡笼本体3与壳体2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二垫片14为厚度不低于5cm的海绵垫片,通过第二垫片14的设置,使得支撑台11与鸡笼本体3不会产生摩擦碰撞,避免了磨损,延长了支撑台11与鸡笼本体3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支撑台11的下端呈半圆弧状设置,这样设置,使得支撑台11的下端与鸡笼本体3的内部底端形状相同,不会产生摩擦。
具体的,所述套筒10的内壁两侧对称设有用于滑接滑块82的滑槽81,所述滑块82的一端连接至支柱8上,这样设置,使得套筒10向下时,第三弹簧9压缩,支柱8的滑块82在套筒10内壁的滑槽81中滑动,然后第三弹簧9回弹时,支撑台11上下弹动时更加稳定,减少了左右晃动。
具体的,所述门体15上设有透气格栅16,这样设置,使得门体15透气性更好,所述门体15上还设有观察窗17,这样设置,便于对鸡笼本体3中观察,所述观察窗17位于透气格栅16的上端。
具体的,所述壳体2为不锈钢网壳体,所述鸡笼本体3也为不锈钢网鸡笼,采用不锈钢网,可使壳体2、鸡笼本体3透气性更佳,有利于鸡在鸡笼中呼吸道新鲜的空气。
具体的,使用时,鸡进入鸡笼本体3中,踩在支撑台11上,关闭门体15,然后支撑台11由于重力作用上下浮动,鸡则会用力向下抓紧支撑台11以保持它的稳定,进而使得支撑台11向下压,使得套筒10向下,第三弹簧9向支柱8的方向压缩,然后套筒10继续向下,通过第二垫片14的设置,使得支撑台11向下与鸡笼本体3接触时不会产生摩擦碰撞,避免了磨损,延长了支撑台11与鸡笼本体3的使用寿命,当第三弹簧9压缩到极限时,然后再回弹,使得套筒10向上,进而使得支撑台11向上,支撑台11上端的鸡感受到弹力则会踩着支撑台11飞起,支柱8、第三弹簧9、套筒10的设置,对支撑台11起到弹力支撑的作用,有助于鸡在鸡笼中起飞,由于在鸡笼本体3的内部左侧中部安装有第一踏板12,鸡笼本体3的内部右侧上部安装有第二踏板13,那么鸡在向上飞起时,则会选择其中一个踏板落脚,第一踏板12、第二踏板13的高度和位置都不同,这样鸡想要落脚时鸡飞起的高度也不同,这样也就加强了它的运动强度,当鸡从第一踏板12或第二踏板13中飞下,落脚在支撑台11上时,支撑台11会上下浮动,重复上述的过程,第一踏板12、第二踏板13的设置,对鸡起到引导起飞的作用,支撑台11、支柱8、第三弹簧9、套筒10的设置,对鸡起到辅助起飞的作用,总而言之,都是对鸡在鸡笼本体3中时,起到加强运动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