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苗养殖富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9643发布日期:2019-04-16 22:2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苗养殖富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苗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苗养殖富氧设备。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运用工业化方法进行鱼类养殖的一种高效生产模式,利用水循环技术和增氧技术对鱼类进行高效养殖,其中增氧装置是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目前的增氧设备多是单方面的利用增氧机或叶轮进行增氧,对水源增氧的速度缓慢,设备负载大,能耗高,并且空气在水中形成一个较大的水泡,水泡与水体接触面积小,增氧效果一般。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简单、实用并且增氧效果好的鱼苗养殖富氧设备,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鱼苗养殖富氧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鱼苗养殖富氧设备,包括支架、气泵、进气管、出气管、安装架、分散盘和过滤网;

安装架设置在支架中部;多个分散盘转动设置在安装架的底部;分散盘包括盘体、转轴和多个分流板;转轴的下端穿过盘体;分流板倾斜设置在盘体上;分流板的一端与转轴的外周相切连接,分流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盘体的边缘处;

出气管的进气端与气泵的出气端连通;出气管位于安装架下方,出气管上设置多个喷气头;多个喷气头与多个分散盘一一对应设置,喷气头的喷气方向朝向分散盘的中心;

气泵设置在支架上,气泵的进气端口连通进气管;

过滤网设置在支架上,过滤网位于安装架的上方。

优选的,安装架在水平面上平行设置多排,多个分散盘分别在每排安装架上均布设置;同时,出气管在水平面上平行设置多排,多个喷气头分别在每排出气管上均布设置。

优选的,多个分流板以转轴的中心轴为基准环形阵列均布设置。

优选的,分流板表面垂直设置多个圆柱形凸起。

优选的,过滤网设置多层。

优选的,相邻的过滤网之间,其网孔在竖直方向上交叉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养殖池;其中,支架设置在养殖池内壁上,并位于养殖池的下部;进气管的进气端位于养殖池外侧;养殖池底部设置排污管,养殖池上方设有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中,气体在喷气头的作用下喷射而出,并且喷气头的喷气方向朝向分散盘的中心;当气体喷射在分散盘上时,气体带动分散盘转动,分散盘转动过程中带动周围水流沿远离分散盘的方向流动;同时,分散盘在转动过程中将气体打散形成多个小气泡,并且小气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随水流散开;多个喷气头倾斜设置在出气管上,使得分散盘受力快速转动,增加对气体与水体的流动效果,并且气体在分散过程中大幅度的与水体进行溶解,而水体不断的流动,增加了气体与水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水体的含氧量。

本实用新型中,分流板倾斜设置在盘体上,当气体喷射在盘体与分流板上时,气体更加容易带动盘体的转动,以提高分散盘对气体与水体的作用力,提高气体与水体的流动效果。分流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盘体的边缘处,使得分流板对水体的搅动作用达到最大,进而提高水体的流动速度和流动效果,增加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水体的含氧量。

本实用新型中,气体经过分散盘的打散后形成多个小气泡,但是小气泡体积仍然很大,而过滤网位于安装架的上方,当气体向上浮动并穿过过滤网的时候,气体在过滤网的作用下被分隔成更加小的气泡,从而增加了气体与水体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水体的含氧量。同时,分散盘转动过程中会带动水水体中污泥等杂物的流动,过滤网有效对水体中的大块杂物进行阻挡。

本实用新型中,设备能耗小,凭借气体喷射的动力带动分散盘转动,而分散盘在转动中提高了气体与水体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水体的含氧量,并且提高了水体吸收氧气的效率,保证水体含氧量达到最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鱼苗养殖富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鱼苗养殖富氧设备中分散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鱼苗养殖富氧设备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鱼苗养殖富氧设备中其他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鱼苗养殖富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鱼苗养殖富氧设备中分散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鱼苗养殖富氧设备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鱼苗养殖富氧设备中其他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鱼苗养殖富氧设备,包括支架1、气泵2、进气管3、出气管4、安装架6、分散盘7和筛网8;

安装架6设置在支架1中部;多个分散盘7转动设置在安装架6的底部;分散盘7包括盘体71、转轴72和多个分流板73;转轴72的下端穿过盘体71;分流板73倾斜设置在盘体71上;分流板73的一端与转轴72的外周相切连接,分流板73的另一端延伸至盘体71的边缘处;

出气管4位于安装架6下方,出气管4上设置多个喷气头5;多个喷气头5与多个分散盘7一一对应设置,喷气头5的喷气方向朝向分散盘7的中心;出气管4的进气端与气泵2的出气端连通;气泵2设置在支架1上,气泵2的进气端口连通进气管3;

筛网8设置在支架1上,筛网8位于安装架6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当气泵2向养殖池内进行充气增氧时,气体进入出气管4内部,气体在喷气头5的作用下喷射而出,并且喷气头5的喷气方向朝向分散盘7的中心;当气体喷射在分散盘7上时,气体带动分散盘7转动,分散盘7转动过程中带动周围水流沿远离分散盘7的方向流动;同时,分散盘7在转动过程中将气体打散形成多个小气泡,并且小气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随水流散开;多个喷气头5倾斜设置在出气管4上,使得分散盘7受力快速转动,增加对气体与水体的流动效果,并且气体在分散过程中大幅度的与水体进行溶解,而水体不断的流动,增加了气体与水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水体的含氧量。

本实施例中,分流板73倾斜设置在盘体71上,当气体喷射在盘体71与分流板73上时,气体更加容易带动盘体71的转动,以提高分散盘7对气体与水体的作用力,提高气体与水体的流动效果。分流板73的另一端延伸至盘体71的边缘处,使得分流板73对水体的搅动作用达到最大,进而提高水体的流动速度和流动效果,增加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水体的含氧量。

本实施例中,气体经过分散盘7的打散后形成多个小气泡,但是小气泡体积仍然很大,而筛网8位于安装架6的上方,当气体向上浮动并穿过筛网8的时候,气体在筛网8的作用下被分隔成更加小的气泡,从而增加了气体与水体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水体的含氧量。同时,分散盘7转动过程中会带动水水体中污泥等杂物的流动,筛网8有效对水体中的大块杂物进行阻挡。

本实施例中,设备能耗小,凭借气体喷射的动力带动分散盘7转动,而分散盘在转动中提高了气体与水体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水体的含氧量,并且提高了水体吸收氧气的效率,保证水体含氧量达到最高。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架6在水平面上平行设置多排,多个分散盘7分别在每排安装架6上均布设置;同时,出气管4在水平面上平行设置多排,多个喷气头5分别在每排出气管4上均布设置。分散盘7均布设置在养殖池内部,使得气体能够均匀的与水体接触,从而避免了部分水体含氧量饱和而造成的无法吸收氧气、部分水体不能够充分获取氧气的状况发生,保证养殖池内的水体最大化的吸收氧气,使水体含氧量达到最高。

进一步的,多个分流板73以转轴72的中心轴为基准环形阵列均布设置;当气体喷射在分散盘7上时,多个分流板73受力均匀,使得分散盘7更加荣誉快速转动;同时,分流板73均布设置,由任意相邻的两个分流板73之间通过的气体量相同,从而减缓单个分流板73的工作压力,并且保证了气体能够更加均匀的由分散盘7打散,从而提高了水体获得气体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水体增氧的效果。

进一步的,分流板73表面垂直设置多个圆柱形凸起,当气体由相邻的两个分流板73之间通过时,多个圆柱形凸起将气流再一次打散,将气流分散成多股,从而使得水体中的气体分散成多个小气泡,进而增加气体与水体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水体增氧效率和水体的含氧量。

进一步的,筛网8设置多层,气体经过多层筛网8后,被进一步分割成更加细小的气泡,进一步而增加气体与水体的接触面积,提高水体增氧效率和水体的含氧量。

进一步的,相邻的筛网8之间,其网孔在竖直方向上交叉设置;当气体穿过下层的筛网8时,气体分割成多个小气泡,气泡在上浮过程中与上层的筛网8的滤网接触,被再一次分割成为更加细小的气泡;相邻的筛网8网孔在竖直方向上交叉设置保证了对气泡的有效分割,进而保证气体更加容易、高效的被分割成更加细小的气泡,从而增加气体与水体的接触面积,提高水体增氧效率和水体的含氧量。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养殖池10;其中,支架1设置在养殖池10内壁上,并位于养殖池10的下部;进气管3的进气端位于养殖池10外侧;养殖池10底部设置排污管12,养殖池10上方设有进水管11。在进行鱼苗养殖时,将鱼苗放入养殖池内,而水体的含氧量对鱼苗生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工作中,气泵2通过进气管3获得外界气体,并将气体通过出气管4与喷气头5传递至养殖池10内部;气体在分散盘7与筛网8的作用下,被逐渐分割成多个细小的气泡,从而增加气泡与水体的接触面积,提高水体增氧效率和水体的含氧量,并且提高了水体获取氧气的效率,水体含氧量高,鱼苗养殖质量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