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塑膜和冲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9644发布日期:2019-04-16 22:25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塑膜和冲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塑膜和冲坑装置。



背景技术:

软包电池中铝塑膜的存在将锂离子电芯极片、电解液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绝,使其内部处于真空、无氧、无水的环境,保证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的高性能使用要求,这就要求铝塑膜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异常,但传统的方法在铝塑膜在冲坑过程中因两边延展不同存在打皱的风险。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塑膜和冲坑装置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塑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铝塑膜在冲坑过程中因两边延展不同存在打皱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冲坑装置,所述冲坑装置包括铝塑膜,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铝塑膜在冲坑过程中因两边延展不同存在打皱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塑膜,包括铝塑膜本体;

所述铝塑膜本体上设有冲坑区域;所述冲坑区域的外部设置有张力释放结构。

可选的,上述铝塑膜,所述张力释放结构为划缝。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铝塑膜用于包裹裸电芯,因此冲坑区域用于放置裸电芯。由于裸电芯呈长方形,冲坑区域对应设置为长方形,冲坑过程中,易发生打皱的区域位于冲坑区域宽边对应的区域,划缝设置在离冲坑区域长边位置有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当铝塑膜运行至冲坑区域,冲坑模具对铝塑膜施加压力,划缝能够释放不相等的张力,有效解决了打皱的问题。

可选的,上述铝塑膜,所述划缝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冲坑区域的长度方向平行。

为使得张力能够均匀地释放,本实施例将划缝与冲坑区域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可选的,上述铝塑膜,所述划缝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冲坑的宽度。

划缝的长度越长,铝塑膜本体的冲坑时的强度越低,冲坑后铝塑膜容易发生破裂,因此本实施例中,划缝的长度小于等于冲坑的宽度,既保证了铝塑膜本体冲坑时的强度,由能够达到释放张力的效果,使冲坑后不发生打皱。

可选的,上述铝塑膜,所述划缝到所述冲坑区域的距离为40mm-70mm。

距离冲坑区域越远,则张力释放的效果越差,但划缝距离冲坑区域过近,也容易影响铝塑膜本体冲坑时的强度,造成冲坑失败,因此本实施例中,划缝到冲坑区域的距离优选为40-70mm。

可选的,上述铝塑膜,所述划缝的宽度为2-15mm。

本实施例将划缝的宽度设置在2-15mm之间,既能保证张力释放的效果,又能够保证铝塑膜本体冲坑时的强度。

可选的,上述铝塑膜,所述划缝靠近所述冲坑区域的长边呈锯齿状。

可选的,上述铝塑膜,所述划缝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划缝沿所述冲坑区域的长度方向布置。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坑装置,所述冲坑装置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和凸模,以及所述的铝塑膜;

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铝塑膜的两个相对的面上,以夹持所述铝塑膜;

所述凸模正对所述冲坑区域设置。

可选的,上述冲坑装置,所述张力释放结构位于所述上模板与所述凸模之间的所述铝塑膜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铝塑膜,包括铝塑膜本体;所述铝塑膜本体上设有冲坑区域;所述冲坑区域的外部设置有张力释放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塑膜,对冲坑区域进行冲坑时由于冲坑区域外部设置有张力释放结构,当铝塑膜运行至冲坑区域,冲坑模具对铝塑膜施加压力,铝塑膜产生延伸,由于冲坑区域两条边上的延展不相等,靠近冲坑区域的位置上产生打皱,设置在铝塑膜本体上且位于冲坑区域外部的张力释放结构能够释放不相等的张力,有效解决了打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冲坑装置,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和凸模,以及所述的铝塑膜;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铝塑膜的两个相对的面上,以夹持所述铝塑膜;所述凸模正对所述冲坑区域设置。冲坑前,利用上模板和下模板夹持铝塑膜,凸模对应设置在冲坑区域的上方;冲坑时,凸模向下运动,在铝塑膜本体的冲坑区域上冲坑,由于在冲坑区域外部设置有张力释放结构,当铝塑膜运行至冲坑区域,冲坑模具对铝塑膜施加压力,铝塑膜产生延伸;又因冲坑区域两条边上的延展不相等,靠近冲坑区域的位置上产生打皱,设置在铝塑膜本体上且位于冲坑区域外部的张力释放结构能够释放不相等的张力,有效解决了打皱的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较之原有技术,具有能够释放张力,解决打皱问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塑膜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塑膜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铝塑膜本体;101-冲坑区域;102-张力释放结构;103-打皱区;200-上模板;300-下模板;400-凸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软包电池中铝塑膜的存在将锂离子电芯极片、电解液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绝,使其内部处于真空、无氧、无水的环境,保证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的高性能使用要求,这就要求铝塑膜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异常,但传统的方法在铝塑膜在冲坑过程中因两边延展不同存在打皱的风险。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塑膜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铝塑膜,所述铝塑膜包括铝塑膜本体100;

所述铝塑膜本体100上设有冲坑区域101;所述冲坑区域101的外部设置有张力释放结构10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铝塑膜,包括铝塑膜本体100;所述铝塑膜本体100上设有冲坑区域101;所述冲坑区域101的外部设置有张力释放结构10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塑膜,对冲坑区域101进行冲坑时由于冲坑区域101外部设置有张力释放结构102,当铝塑膜运行至冲坑区域101,冲坑模具对铝塑膜施加压力,铝塑膜产生延伸,由于冲坑区域101两条边上的延展不相等,靠近冲坑区域101的位置上产生打皱,设置在铝塑膜本体100上且位于冲坑区域101外部的张力释放结构102能够释放不相等的张力,有效解决了打皱的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较之原有技术,具有能够释放张力,解决打皱问题的优点。

如图1,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张力释放结构102为划缝。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铝塑膜用于包裹裸电芯,因此冲坑区域101用于放置裸电芯。由于裸电芯呈长方形,冲坑区域101对应设置为长方形,冲坑过程中,易发生打皱的区域位于冲坑区域101宽边对应的区域,划缝设置在离冲坑区域101长边位置有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当铝塑膜运行至冲坑区域101,冲坑模具对铝塑膜施加压力,划缝能够释放不相等的张力,有效解决了打皱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划缝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冲坑区域101的长度方向平行。

为使得张力能够均匀地释放,本实施例将划缝与冲坑区域10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划缝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冲坑的宽度。

划缝的长度越长,铝塑膜本体100的冲坑时的强度越低,冲坑后铝塑膜容易发生破裂,因此本实施例中,划缝的长度小于等于冲坑的宽度,既保证了铝塑膜本体100冲坑时的强度,由能够达到释放张力的效果,使冲坑后不发生打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划缝到所述冲坑区域101的距离为40mm-70mm。

划缝距离冲坑区域101越远,则张力释放的效果越差,但划缝距离冲坑区域101过近,也容易影响铝塑膜本体100冲坑时的强度,造成冲坑失败,因此本实施例中,划缝到冲坑区域101的距离优选为40-7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划缝的宽度为2-15mm。

本实施例将划缝的宽度设置在2-15mm之间,既能保证张力释放的效果,又能够保证铝塑膜本体100冲坑时的强度。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塑膜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铝塑膜,是对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铝塑膜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一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经描述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铝塑膜,包括铝塑膜本体100,铝塑膜本体100上设置有冲坑区域101,冲坑区域101外部设置有划缝,划缝设置在离冲坑区域101长边位置有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当铝塑膜运行至冲坑区域101,冲坑模具对铝塑膜施加压力,划缝能够释放不相等的张力,有效解决了打皱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划缝靠近所述冲坑区域101的长边呈锯齿状。

与直边相比,锯齿状的边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能够充分释放张力,避免因为张力不等而产生打皱,解决冲坑打皱问题。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划缝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划缝沿所述冲坑区域101的长度方向布置。

划缝可设置多个,多个划缝可都设置在冲坑区域101长边的一侧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冲坑区域101两条长边的外侧上。当多个划缝均并列设置在冲坑区域101长边的一侧上时,第一个划缝与最后一个划缝的总长度小于等于冲坑区域101的宽度,从而保证铝塑膜本体100冲坑时的强度和张力的释放。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坑装置,所述冲坑装置包括上模板200、下模板300和凸模400,以及所述的铝塑膜;

所述上模板200和所述下模板300分别设置在所述铝塑膜的两个相对的面上,以夹持所述铝塑膜;

所述凸模400正对所述冲坑区域101设置。

冲坑前,利用上模板200和下模板300夹持铝塑膜,凸模400对应设置在冲坑区域101的上方;冲坑时,凸模400向下运动,在铝塑膜本体100的冲坑区域101上冲坑,由于在冲坑区域101外部设置有张力释放结构102,当铝塑膜运行至冲坑区域101,冲坑模具对铝塑膜施加压力,铝塑膜产生延伸;又因冲坑区域101两条边上的延展不相等,靠近冲坑区域101的位置上产生打皱,设置在铝塑膜本体100上且位于冲坑区域101外部的张力释放结构102能够释放不相等的张力,有效解决了打皱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张力释放结构102位于所述上模板200与所述凸模400之间的所述铝塑膜上。

由于打皱区103位于冲坑区域101的宽边上,因此本实施例将张力释放结构102设置在位于上模板200与凸模400之间的铝塑膜上,此时张力释放结构102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张力释放结构102不同,该例中张力释放机构设置在上模板200和下模板300上,用于限制铝塑膜本体100,防止其冲坑时发生打皱。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