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柴胡套种专用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9364发布日期:2019-04-30 18:09阅读:10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地柴胡套种专用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材播种机械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山地柴胡套种专用播种机。



背景技术:

由于柴胡种子发芽慢且需要保湿时间长,因此在我省山地丘陵区种植柴胡尽量选择在夏季播种,根据柴胡玉米套种高效种植模式要求,采用柴胡夏播和玉米间作,等玉米长到50厘米时,直接在玉米行间播种柴胡,覆土不超过1厘米。这样就可以利用玉米荫及汛期雨多温高湿度大的自然条件,保证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

目前山地玉米行间套种柴胡播种均为人工开沟、撒种、覆土,普通播种机械无法进地。机械作业受到玉米播种行间距影响,机具作业的幅宽、行间距等均受限制,且玉米行间土壤需要旋耕整理后才能播种柴胡,但旋耕过深不仅会伤及玉米根,还会因为土块较大、土壤过松影响柴胡播种。此外,山区丘陵地多不平坦,播种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需要一种浅旋耕、仿形播种的小型播种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山地柴胡套种专用播种机,可以解决山地柴胡套种过程中人工播种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机械作业土地不平整、大型播种机作业不便等问题,一次进地即可实现山地玉米行间套种柴胡的浅旋耕、仿形播种、仿形镇压的目的,满足“柴胡玉米套种高效种植技术”的农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山地柴胡套种专用播种机,包括固定在机架上方的手扶把手、固定在机架中部且具有升降自由度的行走轮,还包括设置在机架前端的旋耕装置、设置在机架后端的播种机构、位于播种机构后方的镇压装置,关键在于:在机架后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后方固定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横杆,横杆上套装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下方铰接有仿形架,仿形架与连接块之间固定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位于仿形架与连接块的铰接轴后方,仿形架上固定有向后延伸的定位板,位于连接块正后方的播种机构和镇压装置都固定在定位板上并借助仿形架具有升降自由度,连接板上插装固定有具有升降自由度的耕深调节杆。

在连接板前端面与耕深调节杆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设置有顶紧螺栓,顶紧螺栓与耕深调节杆紧密接触使耕深调节杆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耕深调节杆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有的耕深调节杆在连接板上沿左右方向均匀排列。

所述的连接块与横杆形成滑动配合并借助销轴与横杆锁紧固定。

所述的仿形架是由上板体、后板体、下板体、前板体依次首尾连接围成的四边形结构,上板体的前端与连接块铰接且后端向下倾斜,压缩弹簧与上板体的上端面连接,四边形结构的左右两侧都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的前端与四边形结构的侧壁固定连接,播种机构和镇压装置都是固定在两个定位板之间。

所述的播种机构包括与定位板固定连接的播种盒固定架、固定在播种盒固定架上方且内部带有排种器的播种盒、以及固定在播种盒固定架下方的导种管和开沟器,开沟器位于导种管前方,导种管上端与排种器连接。

所述的播种盒固定架下方固定有调节杆,调节杆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一组调节孔,开沟器上端开设有过孔,过孔内设置有螺栓,螺栓穿过调节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使开沟器与调节杆固定连接。

所述的镇压装置包括与定位板形成转动配合的旋转轴、与旋转轴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的镇压轮,旋转轴借助链轮和链条的配合与播种机构连接。

所述的机架上固定有发动机,旋耕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旋耕轴及在旋耕轴上沿圆周方向设置的一组旋耕刀,旋耕轴借助传动机构与发动机连接,手扶把手上固定有与发动机连接的油门控制手柄。

所述的播种机构与定位板之间、镇压装置与定位板之间、定位板与仿形架之间、仿形架与连接块之间都是可拆卸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时,行走轮上升不与地面接触,通过改变耕深调节杆的上下位置,即可根据实际地况改变旋耕深度,实现浅旋耕的目的。仿形架与连接块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仿形架的上端与连接块铰接且铰接轴位于压缩弹簧前方,使得仿形架可以根据地面形状仿形升降,从而实现仿形播种、仿形镇压的目的,满足“柴胡玉米套种高效种植技术”的农艺要求,可以解决山地柴胡套种过程中人工播种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机械作业土地不平整、大型播种机作业不便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工作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行走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去掉左侧定位板后仿形架与机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播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旋耕装置,2代表发动机,3代表机架,4代表行走轮,5代表耕深调节杆,6代表仿形架,7代表播种机构,7-1代表播种盒,7-2代表播种盒固定架,7-3代表排种器,7-4代表导种管,7-5代表开沟器,8代表镇压装置,9代表手扶把手,10代表油门控制手柄,11代表连接板,12代表横杆,13代表连接块,14代表压缩弹簧,15代表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山地柴胡套种专用播种机,包括固定在机架3上方的手扶把手9、固定在机架3中部且具有升降自由度的行走轮4,还包括设置在机架3前端的旋耕装置1、设置在机架3后端的播种机构7、位于播种机构7后方的镇压装置8,行走轮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行走轮4左右对称设置,行走时更加平稳。在机架3后端固定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后方固定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横杆12,横杆12上套装固定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下方铰接有仿形架6,仿形架6与连接块13之间固定有压缩弹簧14且压缩弹簧14位于仿形架6与连接块13的铰接轴后方,仿形架6上固定有向后延伸的定位板15,位于连接块13正后方的播种机构7和镇压装置8都固定在定位板15上并借助仿形架6具有升降自由度,连接板11上插装固定有具有升降自由度的耕深调节杆5。

机架3上固定有发动机2,旋耕装置1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旋耕轴及在旋耕轴上沿圆周方向设置的一组旋耕刀,旋耕轴借助传动机构与发动机2连接,旋耕刀的数量为六个且所有旋耕刀沿旋耕轴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手扶把手9上固定有与发动机2连接的油门控制手柄10,利用油门控制手柄10可以调节发动机2的转速,从而调节旋耕轴的旋耕速度。手扶把手9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油门控制手柄10位于其中一个手扶把手9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连接板11前端面与耕深调节杆5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设置有顶紧螺栓,顶紧螺栓与耕深调节杆5紧密接触使耕深调节杆5与连接板11固定连接。通过松紧顶紧螺栓即可改变耕深调节杆5的上下位置,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耕深调节杆5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有的耕深调节杆5在连接板11上沿左右方向均匀排列。多个耕深调节杆5共同起到定位支撑作用,可以减小每个耕深调节杆5的受力大小,延长耕深调节杆5的使用寿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连接块13与横杆12形成滑动配合并借助销轴与横杆12锁紧固定,松开销轴即可改变连接块13在横杆12上的左右位置,结构简单,调节时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连接块13的数量可以根据播种行数的要求进行调整,播种机构7和镇压装置8的数量都与连接块13的数量相等,连接块1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是更多个,连接块13的数量为一个时,可以实现单行播种,当需要同时进行两行或者是更多行播种时,相应地增加连接块13、播种机构7和镇压装置8的数量即可,可以满足不同行数的播种需求,此时通过改变相邻连接块13之间的间距,即可改变行距。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仿形架6是由上板体、后板体、下板体、前板体依次首尾连接围成的四边形结构,上板体的前端与连接块13铰接且后端向下倾斜,压缩弹簧14与上板体的上端面连接,四边形结构的左右两侧都设置有定位板15,定位板15的前端与四边形结构的侧壁固定连接,播种机构7和镇压装置8都是固定在两个定位板15之间,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播种机构7包括与定位板15固定连接的播种盒固定架7-2、固定在播种盒固定架7-2上方且内部带有排种器7-3的播种盒7-1、以及固定在播种盒固定架7-2下方的导种管7-4和开沟器7-5,开沟器7-5位于导种管7-4前方,导种管7-4上端与排种器7-3连接。排种器7-3为外槽轮/窝眼式低位排种器,播种盒7-1与播种盒固定架7-2卡接固定,拆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播种盒固定架7-2下方固定有调节杆,调节杆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一组调节孔,开沟器7-5上端开设有过孔,过孔内设置有螺栓,螺栓穿过调节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使开沟器7-5与调节杆固定连接。通过改变开沟器7-5在调节杆上的上下位置,即可改变开沟深度,从而改变播种深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镇压装置8包括与定位板15形成转动配合的旋转轴、与旋转轴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的镇压轮,旋转轴借助链轮和链条的配合与播种机构7连接。以镇压轮作为播种机构7的驱动轮,通过改变播种机构7上的链轮和旋转轴上的链轮之间的传动比,即可以调节株距,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播种机构7与定位板15之间、镇压装置8与定位板15之间、定位板15与仿形架6之间、仿形架6与连接块13之间都是可拆卸式连接,便于运输和组装拆卸。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如图4所示,连接板11上插装有两个耕深调节杆5,横杆12上套装有两个连接块13,每个连接块13下方都连接有仿形架6,仿形架6后方都设置有播种机构7,播种机构7后方都设置有镇压装置8,仿形架6的左右两侧都固定有定位板15。行走时,如图3所示,行走轮4下降与地面接触,其它部件都不与地面接触,操作者手握手扶把手9即可推动机架3行走。作业时,如图2所示,将行走轮4升高,使行走轮4与地面分离,旋耕装置1、耕深调节杆5、播种机构7和镇压装置到达工作位置,然后启动发电机2,操作者手握手扶把手9即可推动机架3行走,利用油门控制手柄10可以调节发动机2的转速,从而调节旋耕轴的旋耕速度和机架3的前进速度,锁紧油门控制手柄10即可使机架3定速行走,操作人员跟随机架3行走,当作业路线有所偏移时对前进方向稍作调整即可。每行作业完成后,放下行走轮4使其与地面接触,将播种机推出当前玉米行间至下一行,然后使行走轮4上升与地面分离,继续行间播种作业即可。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浅旋耕、仿形播种、仿形镇压的目的,满足“柴胡玉米套种高效种植技术”的农艺要求,可以解决山地柴胡套种过程中人工播种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机械作业受行距限制、土地不平整、大型播种机作业不便等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