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吸式排种元件、排种器和排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9614发布日期:2019-05-11 00:01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吸式排种元件、排种器和排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种元件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吸式排种元件、排种器和排种装置。



背景技术:

排种装置是播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种箱和排种器相互配合实现排种功能。现在针对小麦等小粒作物广泛采用的气吸式排种器,是通过排出气体产生负压的方式将种子吸住并从种箱排出,然后被刮落在导种管内。起初,气吸式排种器用于吸种的关键部位是在圆管上设置气孔,通过气孔将种子吸住,但是受拖拉机带动的风箱压力不均匀及气孔结构自身原因的限制,排种过程中不仅种子容易散落,而且气孔也容易被堵塞,造成排种不均匀、不连续。后来,将吸种部位改进成环绕圆管的圆缝,利用圆缝从种箱中吸取种子,这有效的克服了气孔易堵的弊端,使排种操作更加连续。如发明专利CN101669417 B公开了一种圆管缝隙式气息排种装置,将外管套在内管上,相邻外管之间形成圆形缝隙,当缝隙从种箱的开口外部经过时,及可以吸住种子,并且缝隙不容易被堵塞。发明者还以论文详细讨论了使用的田间性能。(参见张晋国等“新型缝隙式小麦气吸排种器的设计”,载于 《农业化研究》2010年4月,第4期,69~71页;赵晓顺等“圆管直缝式小麦气吸排种器性能是试验研究”,载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1月,第36卷第1期,105~108页)但是,这种结构由于缝隙两边是外管的外壁,并且两侧外管的外壁与缝隙位于同一圆筒面上,在圆缝吸取种子时,除了缝隙处吸有种子,在缝隙两侧的外管侧壁上也时常会吸附几粒种子并与缝隙上的种子相贴紧,由于这些种子受到外管侧壁的支撑作用,能够随外管侧壁一起转动,直到最后一起被刮落在导种管内,造成多播,这样不仅造成种子浪费,也会在生长后期出现多苗争水争肥的现象,影响小麦分蘖,使种植质量和产量不理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在圆形缝隙两侧设置凹槽的做法,如发明专利申请CN103843499A公开了一种圆盘气吸式排种装置,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圆盘间距形成圆形缝隙,并在圆盘外圆内侧制作倒角和凸缘,由此形成圆缝两侧的凹槽,具有不伤种、提升排种的均匀性的有益效果。发明专利CN104285560B公开了一种负压式精密排种器,吸种部位也是在两个圆盘之间形成U形凹槽,用于存放被吸附的种子,有利于提升排种的均匀性、连续性,并且不伤种。并且,这种吸种结构也被应用在关于气吸式精密播种机的发明专利申请CN107155458A中。此外,发明者还通过论文详细探讨了V形、倒梯形、圆弧形、直槽形等各种槽式结构的排种性能或气流压力场的分布等情况,优化了凹槽的各项参数。(参见陈凤艳等“槽缝式小麦气吸精密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载于《农业化研究》2011年8月,第8期,81~84页;赵晓顺等“槽缝气吸式小麦精量排种器”,载于《农业机械学报》2013年2月,第44卷第2期,48~51页;赵晓顺等“负压式小麦精量排种器参数优化与试验”),载于《农业工程学报》2017年6月,第33卷第11期,11~18页)槽缝式吸种部位相对于普通的圆缝式而言,减小了吸种时缝隙两侧的种粒的粘连程度,有效提升了排种的均匀性,并且同样不会产生缝隙堵塞的情况。但是,正如上述“负压式小麦精量排种器参数优化与试验”论文中照片(该论文附图9)所显示的那样,在槽内被吸附的种粒上方或边侧,有时还会再吸附一两粒多余的种粒,从而使排种器的精播均匀性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此外,在实际播种操作中,由于拖拉机在直线行进过程中与地头转弯过程中行进速度不同,如果要保持较低转速时仍能吸附种粒,则高速时容易因转速提高、负压增大而吸附更多多余种粒,从而进一步增加排种的不均匀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吸式排种元件,该元件在吸种时能较好克服普通圆缝和槽式圆缝吸附多余种粒的不足,使吸种更均匀,并且会减少因负压过大而吸附多余种粒现象的出现概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吸式排种元件,包括第一管状部和第二管状部,所述第一管状部向外环绕连有第一扩展面,第二管状部向外环绕连有第二扩展面,第一扩展面相对于第一管状部倾斜设置,第二扩展面相对于第二管状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扩展面与第二扩展面开口相对并且开口边缘之间形成环缝。

优选的,所述第一扩展面为连接在所述第一管状部开口端的第一圆台面,所述第二扩展面为连接在所述第二管状部开口端的第二圆台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台面与第二圆台面的剖面线为等腰梯形的两腰,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即为所述环缝,并且环缝的宽度为0.4~0.55mm,所述等腰梯形的高为3~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状部与第二管状部经连接部相连。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连接在所述第一管状部和第二管状部开口端的呈环形间隔排列的肋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第一管状部和第二管状部内部的连杆,第一管状部经第一支架安装在所述连杆上,第二管状部经第二连杆支撑在所述连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一种气吸式排种器,该排种器利用上述气吸式排种元件,具有相应的排种效果。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吸式排种器,其包括一个或若干个依次串联的上述气吸式排种元件,在位于一端的所述第一管状部上设有气管连接部,在位于另一端的所述第二管状部上设有驱动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吸式排种装置,该排种装置比具有普通圆缝或槽缝的排种装置的排种均匀性更高,并且在拖拉机风机产生的负压较大时,仍能保持高水平的均匀排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吸式排种装置,包括排种器和种箱,所述排种器为上述的气吸式排种器,所述种箱包括箱体,在箱体下端留有出种口,在出种口上侧壁边缘设有若干凹槽,所述排种器安装出种口上,所述第一扩展面和第二扩展面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在所述环缝的上方留有种眼,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与所述第一扩展面和第二扩展面之间至多留有种子无法通过的间隙。

进一步的,还包括刮种板,所述刮种板与所述环缝表面之间至多留有种子无法通过的间隙。

还可以还包括清理片,所述清理片设置在所述环缝内并用于清理环缝上的堵塞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气吸式排种元件的环缝两侧通过倾斜而下的扩展面与两侧的管状部相连,使环缝处于尖端和顶点的位置,这样环缝在吸取种粒时,与以往普通圆缝的吸种部位或槽缝的吸种部位相比,由于环缝两侧缺少以往水平的圆管外表面或者凹陷的凹槽侧壁的支撑,就更不容易吸附位于环缝外的多余种粒。并且这种由两侧扩展面形成的凸起结构,使得能够将该凸起部位与种箱上的凹槽相配合,凹槽顶部的种眼用于通过环缝吸附的种粒,而凹槽两侧用于阻挡多余的种粒,这种配合就进一步保证了通过上述元件串联成的排种器排种的均匀性。因为即使风压过大,上述结构也不会吸附多余种粒,由此增强了对风机风压向上限变化的适应性,降低以往对风机风压需要更精确控制所付出的各种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吸式排种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吸式排种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气吸式排种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气吸式排种元件包括第一管状部1和第二管状部2,二者可均为一段圆管,在第一管状部1的一端向外连有第一圆台面101,第一圆台面101为一圆台形壳体,细口端连接在第一管状部1上,粗口端伸在第一管状部1外。在第二管状部2的一端向外连有第二圆台面201,也为一圆台形壳体,细口端连接在第二管状部2上,粗口端伸在第二管状部外。本例中选第一、第二管状部为相同的圆管,第一、第二圆台面为相同的圆台形壳体。第一圆台面101和第二圆台面201开口相对设置,开口的边缘之间即形成环缝3。第一管状部1和第二管状部2的开口端通过间隔环形排列的肋板4连接固定。在第一管状部1的另一端安有气管连接部5,其与气管相连并使环缝3产生负压。在第二管状部2的另一端设置驱动部6,如可以使传动柄、传动齿轮等,以带动第一、第二管状部和环缝旋转,从而从种箱内吸取种粒,这就形成了具有一个气吸式排种元件的气吸式排种器9。为了增加负压的均匀性,在另一端或中间也可以加设气管连接部,利用多个气管向外排气。本实施例中,环缝两侧通过圆台面倾斜而下与第一、第二管状部相连,使环缝处于尖端或顶点位置,环缝3经负压吸附种粒时,仅在缝隙处会吸附种粒,而在缝隙两侧,因为是斜面无支持,种粒无所依托,单纯靠环缝边侧产生的吸力很难保持停留在环缝3附近,因此极少会吸附多余种粒。并且风机产生的负压加大后,仍较难吸附种粒。两侧扩展面的剖面线条为等腰梯形的两腰(图3),梯形上底即为环缝3,宽度小于种粒宽度,但也要考虑进风量和负压大小,优选0.4~0.55毫米,梯形高度表征圆台面相对于第一、第二管状部凸起的高度,也会影响环缝的负压,优选3~5毫米。实际上,除圆台面外,也可也选用其他扩展面,如带有一定内凹度的喇叭口面,甚至是具有起伏的波浪形扩展面,而不一定要求扩展面绝对平直或光滑,但扩展面要保证环缝处于顶点位置,并且环缝两侧不能水平,而必须倾斜向下伸展,以使种粒失去支撑。

第一管状部1和第二管状部2除通过上述肋板4进行相互连接固定外,也可以如图2所示在第一、第二管状部内设置一连杆7,第一管状部1通过支架701固定在连杆7上,第二管状部2通过支架702固定在连杆7上,这样第一、第二管状部也可也一起转动。并且,连杆7可以延长至两端并且中空设置,连杆7设置气孔703与第一、第二管状部连通,第一、第二管状部两侧开口密封在连杆上,通过连杆排气和驱动连杆,也能使环缝产生负压并旋转。

图4所示为一吸气式排种装置,包括种箱8和吸气式排种器10,吸气式排种器10由多个吸气式排种元件相互串接而成,串接时一个排种元件的第二管状部连接相邻排种元件的第一管状部,连接部位可以与两侧管状部一体成型制作。在整个吸气式排种器10的一端的第一管状部上设置气孔连接部,另一端第二管状部上设置驱动部。种箱8的箱体81下端留有出种口82,出种口82上侧壁83边缘设有若干凹槽84。吸气式排种器10安装在出种口82上,并且第一圆台面和第二圆台面位于凹槽84内,凹槽84顶部留有种眼85,种眼85位于环缝3的上方,二者之间的间隙大于一个种粒的体积,但是不允许多个种粒通过。凹槽两侧壁与第一圆台面、第二圆台面之间可以基本不留间隙,或者至多留有种粒无法通过的间隙。

在出种口82下侧设有刮种板86,其与排种器环缝3表面基本不留间隙,或者至多留有种粒无法通过的间隙,这样可以把种粒挂掉以落入导管孔内,实现排种。当然,刮种板86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能实现刮种即可。在刮种板上还可以设置清理片,是清理片伸入到环缝3内,用以刮掉堵塞物。

经实验检测,本排种装置播种均匀性、精密性均优于槽缝式排种装置,受拖拉机行驶快慢速度即风机转速影响更小,满足小颗粒种子精密播种的更高要求。

上述所列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实现的说明,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构思下,未经实质变换的技术方案仍然在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