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进的龙虾防逃跑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9292发布日期:2019-06-18 23:5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改进的龙虾防逃跑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虾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龙虾防逃跑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龙虾(学名:Palinuridae)是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龙虾科下物种的通称。又名大虾、龙头虾、虾魁、海虾等。它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体长一般在20~40厘米之间,重0.5公斤上下,部分无螯,腹肢可后天演变成螯。最重的能达到5公斤以上,人称龙虾虎。体呈粗圆筒状,背腹稍平扁,头胸甲发达,坚厚多棘,前缘中央有一对强大的眼上棘,具封闭的鳃室。主要分布于热带海域,是名贵海产品。

随着市场对小龙虾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多养殖者直接将农田作为小龙虾的养殖场所,在农田养殖小龙虾的过程中,为防止龙虾逃跑,常常会在农田周围安装防护隔离装置,现有的防护隔离装置首先在农田周围固定一些矩形、梯形、圆形等形状的防护桩,再将防护网顺次固定在防护桩上,即使用防护网将农田团团围住,但是现有的这种防护隔离装置一方面在操作过程中,过程复杂繁琐,会浪费养殖者大量时间来布置养殖场所,另一方面在龙虾养殖完成后防护网与防护桩不易回收,存在回收性差的问题。

综上所述,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急需设计一种防护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进的龙虾防逃跑的防护装置,一方面解决了现有防护隔离装置在操作过程中,过程复杂繁琐,会浪费养殖者大量时间来布置养殖场所,另一方面解决了在龙虾养殖完成后防护网与防护桩不易回收,存在回收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结构改进的龙虾防逃跑的防护装置,包括收纳箱,收纳箱内纵向方向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上端穿出收纳箱连接有搅动机构,收纳箱的一侧设有开口,转轴上连接有防护网,防护网的一端经开口穿出后连接有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与收纳箱之间的防护网上套设有第二固定柱。

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中,首先将收纳箱固定在农田养殖场所的边缘,沿农田养殖场所的边缘拉动第一固定柱,使第一固定柱拉动防护网的一端,即缠绕在转轴上防护网在经开口从收纳箱内褪出沿农田养殖场所的边缘分布,在农田的拐角处经第二固定柱的导向作用使防护网均匀分布,在第一固定柱回到初始位置,即完成防护装置的安装作用,在本实用新型的回收过程中,通过转轴转动,使防护网缠绕在收纳箱内的转轴上,当第一固定柱接触到收纳箱的箱体,即完成防护装置的回收工作,在此安装和回收过程中,通过转轴与防护网的转动配合,能实现防护网的快速布置与回收,通过第二固定柱的设置,在防护网沿农田边缘分布过程中起导向和限位作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一方面解决了现有防护隔离装置在操作过程中,过程复杂繁琐,会浪费养殖者大量时间来布置养殖场所,另一方面解决了在龙虾养殖完成后防护网与防护桩不易回收,存在回收性差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开口相对侧的收纳箱箱体壁由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对接而成,且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分别与收纳箱的上、下箱体壁铰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通过手动锁连接,第一盖板、第二盖板远离转轴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拉环。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收纳箱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圆锥体,所述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的下表面均设有第二圆锥体,且第一固定柱远离防护网的一侧设有第二拉环。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转轴与收纳箱箱体壁的接触面均通过轴承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转轴的侧面设有与其配合的用于固定住防护网的T形卡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搅动机构包括连接在转轴上端的转盘,所述转盘的上表面设有搅动杆。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第二固定柱横向方向上设有用于穿插防护网的贯穿孔,贯穿孔两端的第二固定柱上均设有用于固定防护网的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一方面解决了现有防护隔离装置在操作过程中,过程复杂繁琐,会浪费养殖者大量时间来布置养殖场所,另一方面解决了在龙虾养殖完成后防护网与防护桩不易回收,存在回收性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口相对侧的收纳箱箱体壁由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对接而成,且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分别与收纳箱的上、下箱体壁铰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通过手动锁连接,第一盖板、第二盖板远离转轴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拉环。在调节过程中,通过手动锁,使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处于断开状态,即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能对向翻转,通过拉动第一拉环,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朝相对的方向翻转,翻转到一定角度即可停止,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的配合设计,使收纳箱的内腔内处于自由打开或关闭的状态,在打开过程中便于清扫收纳箱内的泥垢,关闭状态时防止泥垢进入收纳箱内,堵塞转轴使其不能灵活转动。

(3)本实用新型通过收纳箱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圆锥体,所述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的下表面均设有第二圆锥体,且第一固定柱远离防护网的一侧设有第二拉环。通过在收纳箱下表面设置第一圆锥体、第一固定柱下方设置第二圆锥体、第二固定柱下方设置第二圆锥体,使收纳箱、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均能固定在农田养殖场所的边缘,防止在外力作用下倾斜,通过在第一固定柱远离防护网的一侧设置第二拉环,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中,通过第二拉环拉动第一固定柱,进而拉动防护网,防止直接拉动第一固定柱时滑脱砸伤操作者。

(4)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与收纳箱箱体壁的接触面均通过轴承连接。通过转轴与收纳箱的接触面通过轴承连接,使转轴与收纳箱的转动更合理,避免转轴与收纳箱直接接触,造成各自的磨损。

(5)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的侧面设有与其配合的用于固定住防护网的T形卡块。通过T形卡块将防护网卡在转轴内,防止转轴上的防护网在褪尽的过程中,防护网从转轴上脱落,即从收纳箱内掉出,造成回收过程不能进行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通过搅动机构包括连接在转轴上端的转盘,所述转盘的上表面设有搅动杆。通过搅动杆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再控制转轴运转,通过搅动杆与转盘的配合,避免了操作者直接与转轴接触转动的过程,防止直接搅动使操作者的手受到损伤。

(7)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固定柱横向方向上设有用于穿插防护网的贯穿孔,贯穿孔两端的第二固定柱上均设有用于固定防护网的螺栓。防护网穿过第二固定住后的贯穿孔,防护网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下会下坠,通过螺栓固定穿插固定,能防止防护网下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二固定柱的侧视图;

图中的标记为:1-收纳箱、2-第二圆锥体、3-第一固定柱、4-螺栓、5-防护网、6-第二拉环、7-第二固定柱、8-搅动杆、9-转盘、10-轴承、11-第一盖板、12-转轴、13-T形卡块、14-手动锁、15-第二盖板、16-第一拉环、17-开口、18-第一圆锥体、19-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一种结构改进的龙虾防逃跑的防护装置,包括收纳箱1,收纳箱1内纵向方向转动连接有转轴12,且转轴12的上端穿出收纳箱1连接有搅动机构,收纳箱1的一侧设有开口17,转轴12上连接有防护网5,防护网5的一端经开口17穿出后连接有第一固定柱3,第一固定柱3与收纳箱1之间的防护网5上套设有第二固定柱7。

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中,首先将收纳箱1固定在农田养殖场所的边缘,沿农田养殖场所的边缘拉动第一固定柱3,使第一固定柱3拉动防护网5的一端,即缠绕在转轴12上防护网5在经开口17从收纳箱1内褪出沿农田养殖场所的边缘分布,在农田的拐角处经第二固定柱7的导向作用使防护网5均匀分布,在第一固定柱3回到初始位置,即完成防护装置的安装作用,在本实用新型的回收过程中,通过转轴12转动,使防护网5缠绕在收纳箱1内的转轴12上,当第一固定柱3接触到收纳箱1的箱体,即完成防护装置的回收工作,在此安装和回收过程中,通过转轴12与防护网5的转动配合,能实现防护网5的快速布置与回收,通过第二固定柱7的设置,在防护网5沿农田边缘分布过程中起导向和限位作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一方面解决了现有防护隔离装置在操作过程中,过程复杂繁琐,会浪费养殖者大量时间来布置养殖场所,另一方面解决了在龙虾养殖完成后防护网5与防护桩不易回收,存在回收性差的问题。

实施例2:

参见图1、图2,一种结构改进的龙虾防逃跑的防护装置,包括收纳箱1,收纳箱1内纵向方向转动连接有转轴12,且转轴12的上端穿出收纳箱1连接有搅动机构,收纳箱1的一侧设有开口17,转轴12上连接有防护网5,防护网5的一端经开口17穿出连接有第一固定柱3,第一固定柱3与收纳箱1之间的防护网5上套设有第二固定柱7。

开口17相对侧的收纳箱1箱体壁由第一盖板11、第二盖板15对接而成,且第一盖板11与第二盖板15分别与收纳箱1的上、下箱体壁铰接,第一盖板11与第二盖板15通过手动锁14连接,第一盖板11、第二盖板15远离转轴12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拉环16。在调节过程中,通过手动锁14,使第一盖板11与第二盖板15处于断开状态,即第一盖板11与第二盖板15能对向翻转,通过拉动第一拉环16,使第一盖板11、第二盖板15朝相对的方向翻转,翻转到一定角度即可停止,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一盖板11、第二盖板15的配合设计,使收纳箱1的内腔内处于自由打开或关闭的状态,在打开过程中便于清扫收纳箱1内的泥垢,关闭状态时防止泥垢进入收纳箱1内,堵塞转轴12使其不能灵活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收纳箱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圆锥体18,所述第一固定柱3、第二固定柱7的下表面均设有第二圆锥体2,且第一固定柱3远离防护网5的一侧设有第二拉环6。通过在收纳箱1下表面设置第一圆锥体18、第一固定柱3下方设置第二圆锥体2、第二固定柱7下方设置第二圆锥体2,使收纳箱1、第一固定柱3、第二固定柱7均能固定在农田养殖场所的边缘,防止在外力作用下倾斜,通过在第一固定柱3远离防护网5的一侧设置第二拉环6,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中,通过第二拉环6拉动第一固定柱3,进而拉动防护网5,防止直接拉动第一固定柱3时滑脱砸伤操作者。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参见图1、图2,一种结构改进的龙虾防逃跑的防护装置,包括收纳箱1,收纳箱1内纵向方向转动连接有转轴12,且转轴12的上端穿出收纳箱1连接有搅动机构,收纳箱1的一侧设有开口17,转轴12上连接有防护网5,防护网5的一端经开口17穿出连接有第一固定柱3,第一固定柱3与收纳箱1之间的防护网5上套设有第二固定柱7。

转轴12与收纳箱1箱体壁的接触面均通过轴承10连接。通过转轴12与收纳箱1的接触面通过轴承10连接,使转轴12与收纳箱1的转动更合理,避免转轴12与收纳箱1直接接触,造成各自的磨损。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转轴12的侧面设有与其配合的用于固定住防护网5的T形卡块13。通过T形卡块13将防护网5卡在转轴12内,防止转轴12上的防护网5在褪尽的过程中,防护网5从转轴12上脱落,即从收纳箱1内掉出,造成回收过程不能进行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4:

参见图1、图2,一种结构改进的龙虾防逃跑的防护装置,包括收纳箱1,收纳箱1内纵向方向转动连接有转轴12,且转轴12的上端穿出收纳箱1连接有搅动机构,收纳箱1的一侧设有开口17,转轴12上连接有防护网5,防护网5的一端经开口17穿出连接有第一固定柱3,第一固定柱3与收纳箱1之间的防护网5上套设有第二固定柱7。

搅动机构包括连接在转轴12上端的转盘9,所述转盘9的上表面设有搅动杆8。通过搅动杆8带动转盘9转动,转盘9再控制转轴12运转,通过搅动杆8与转盘9的配合,避免了操作者直接与转轴12接触转动的过程,防止直接搅动使操作者的手受到损伤。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第二固定柱7横向方向上设有用于穿插防护网5的贯穿孔19,贯穿孔19两端的第二固定柱7上均设有用于固定防护网5的螺栓4。防护网5穿过第二固定住后的贯穿孔19,防护网5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下会下坠,通过螺栓4固定穿插固定,能防止防护网5下坠。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本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