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鱼和植物共生的生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9479发布日期:2019-06-21 23:11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鱼和植物共生的生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并养鱼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鱼和植物共生的生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里养鱼养花,通常他们都是分开养的,养鱼的需要经常换水,否则鱼会死掉;养花的需要按时浇水、施肥,新手还会遇到:花刚买来时挺好的,过一段时间花叶变小或脱落,水浇多了不行,水浇少了也不行,不知所措。

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培栽培系统,由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被硝化细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可以直接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鱼菜共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也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现有的鱼菜共生装置都是采用虹吸方式,简单说就是当植物床的水面达到虹吸装置的高点后,水会自动流到鱼缸里,产生虹吸现象,一直到最低点,虹吸结束,循环往复,这种虹吸装置体积较大,占种植空间,特别是对于小型鱼菜共生装置尤为明显,鱼缸还要保留一定回水空间,虹吸时噪音较大,关键的是这种方式只适合水生或湿生性等植物,对于耐旱性植物来说,种植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种方式不受人的控制。

植物要想养的好,首先要根据植物的耐旱性、中生性、湿生性等习性配置土壤,加上适当的浇水、施肥,才能使植物得到所需的水分、空气和养分,现在市场上还没有一种土壤或基质可以适合所有植物的生长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鱼和植物共生的生态装置,将养鱼和植物种植结合在一起,水泵将鱼缸的水送到种植盆的基质上,会在基质上产生硝化菌,鱼缸中的鱼粪会使水体含有有毒的氨氮,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被硝化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可以直接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植不施肥。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小型鱼和植物共生的生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鱼缸、花盆、基质、潜水泵、过滤棉、过滤棉网格挡板、环形喷淋管、水管转接头、流量控制阀、水管、喂食管、固定卡扣、及间歇循环控制开关;鱼缸采用球形或椭圆形或柱形或锥形鱼缸,鱼缸的底部放置潜水泵,潜水泵设有流量控制阀,花盆采用碗形或半球形或柱形或锥形花盆,放在鱼缸的上面,花盆底部中间带有漏水网格,漏水网格上有一个圆孔,安装水管转接头,花盆边缘里面安装环形喷淋管,在环形喷淋管上有若干个出水孔,出水孔指向中央,环形喷淋管有个水管接头,水管将其与花盆底部的水管转接头连接;花盆底部有一个环形储水槽,槽底有一个圆孔,安装喂食管,喂食管的高度低于花盆边缘,环形储水槽的下面安装多个固定卡扣,过滤棉和过滤棉网格挡板为圆形,中央有个圆孔,放入花盆下面环形储水槽形成的凹槽中,利用固定卡扣和过滤棉网格挡板将过滤棉固定在花盆底座漏水网格的下面,花盆底部水管转接头的下端穿过过滤棉、过滤棉网格挡板连接水管,水管的另一端与鱼缸里的潜水泵出水孔连接;基质放在花盆里,高度不超过环形喷淋管;基质采用陶粒,或采用蛭石,或采用发泡炼石,或采用火山岩,或采用陶瓷环,或采用带孔的颗粒物,或采用它们部分或全部混合物;潜水泵的电源与间歇循环控制开关连接,设置后循环执行的机械式开关或是电子开关或是智能开关或是通过智能设备控制的电子开关;间歇循环控制开关与电源连接,鱼饲养在鱼缸里,植物种植在花盆中基质上。

所述的一种小型鱼和植物共生的生态装置,所述的潜水泵直接与花盆底部的水管转接头连接,放在鱼缸的水面上,吸水部分潜在水里,吸水口与水管连接,引到鱼缸的底部。

所述的一种小型鱼和植物共生的生态装置,所述的流量控制阀为潜水泵自带的流量控制阀,或单独的流量控制阀,用水管安装在环形喷淋管和花盆底部水管转接头中间或安装在潜水泵入水口。

所述的一种小型鱼和植物共生的生态装置,所述的过滤棉放在花盆底座漏水网格的上面,然后直接放入基质,不安装固定卡扣和过滤棉网格挡板。

技术方案的具体细节如下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型鱼和植物共生的生态装置,花盆基质有三种状态:泡在环形储水槽里的基质为湿区基质,被环形喷淋管水柱喷洒的基质为干湿区基质,没有被喷洒的基质为干区基质。当间歇循环控制开关接通时,潜水泵将鱼缸的水通过流量控制阀、潜水泵、水管、水管转接头、环形喷淋管,将水喷洒在花盆里的基质上,水流过基质经过过滤棉过滤后流回到鱼缸;当间歇循环控制开关停止时,空气进入干湿区基质的缝隙中,如此交替接通、停止。花盆中的湿区基质和干湿区基质会产生的硝化菌,水中有毒的氨氮由细菌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被硝化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直接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根据植物的耐旱性或中生性或湿生性等生长习性,通过调整流量控制阀,改变环形喷淋管出水孔的喷洒范围,使基质中干湿区基质与干区基质的比例发生变化,并配合调整间歇循环控制开关控制潜水泵的工作时间和停止时间,使本实用新型适应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现成的鱼缸和花盆,经过巧妙地设计连接,形成一个新的鱼和植物共生的生态装置,它采用环形喷洒浇灌方式,避免了现有鱼菜共生系统的虹吸装置占据植物盆面积、鱼缸需要保留回流水空间、噪声大等缺点,在实现养花不施肥、养鱼不换水的同时,还可以净化室内的空气,增加室内的湿度,再配合种植的植物如:绿萝等,可以使其变成一个纯天然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流量控制阀控制环形喷淋管的喷洒范围,并配合调整间歇循环控制开关控制潜水泵的工作时间和停止时间,使小型鱼和植物共同生存的生态装置适应各种植物的生长。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为养花爱好者提供一种能够适合各种植物生长环境的“土壤”(基质),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空气和养分。

3、本实用新型可采用智能控制间歇循环控制开关,客户通过手机小程序或APP,只需选择种植植物的名称,即可自动设置智能间歇循环控制开关的开时间和关时间,按照手机提示调整流量控制阀,即可实现植物的智能养护,让世上就没有难养的植物。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湿区基质除了确保硝化菌的生长外,还可以在停电时使花盆基质保持一定的水分,植物不至于很快死掉。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潜水泵安装在鱼缸底部的剖面图;

图2:本实用新型潜水泵安装在鱼缸上部带独立流量控制阀的剖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过滤棉放在花盆底部漏水网格上面无喂食管的剖面图;

图4:本实用新型小水流喷洒基质的剖面图;

图5:本实用新型大水流喷洒基质的剖面图。

图中标号:1、鱼缸,2、花盆,3、基质,3-1、干区基质,3-2、湿区基质,3-3、干湿区基质,4、潜水泵,4-1、潜水泵电源插头,5、过滤棉,6、过滤棉网格挡板,7、环形喷淋管,7-1、出水孔,7-2、水管接头,7-3、水柱,8、水管转接头,9、流量控制阀,10、水管,11、喂食管,12、固定卡扣,13、间歇循环控制开关,14、环形储水槽,15、植物,16、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鱼缸1、花盆2、基质3、潜水泵4、过滤棉5、过滤棉网格挡板6、环形喷淋管7、水管转接头8、流量控制阀9、水管10、喂食管11、固定卡扣12、间歇循环控制开关13组成。鱼缸1采用球形或椭圆形或柱形或锥形鱼缸1,鱼缸1里的底部放置潜水泵4,潜水泵4自带流量控制阀9,花盆2采用碗形或半球形或柱形或锥形花盆2,花盆2放在鱼缸1的上面,花盆2底部中间带有漏水网格,水能漏到鱼缸1里,漏水网格上有一个圆孔,安装水管转接头8,花盆2边缘的里面安装环形喷淋管7,在环形喷淋管7上有若干个出水孔7-1,出水孔7-1指向中央,水能喷洒在花盆2里,环形喷淋管7有个水管接头7-2,利用水管10将其与花盆2底部的水管转接头8连接。花盆2底部有一个环形储水槽14,在槽底有一个圆孔,安装喂食管11,喂食管11的高度低于花盆2边缘,当过滤棉5堵塞时,水会通过喂食管11流回鱼缸1。在环形储水槽14的下面安装有多个固定卡扣12,过滤棉5和过滤棉网格挡板6为圆形,中央有个圆孔,放入花盆2下面环形储水槽形成的凹槽中,利用固定卡扣12和过滤棉网格挡板6将过滤棉5固定花盆2底座网格的下面,过滤棉网格挡板6和过滤棉5可拆卸。花盆2底部的水管转接头7的下端穿过过滤棉5、过滤棉网格挡板6连接水管10,水管10的另一端与鱼缸1里的潜水泵4的出水孔连接。基质3放在花盆2里,高度不超过环形喷淋管7的出水孔7-1,泡在环形储水槽14中的基质3为湿区基质3-2,被环形喷淋管7的水柱7-3喷洒的基质3为干湿区基质3-3,没有被喷洒的基质3为干区基质3-1,基质3或采用陶粒,或采用蛭石,或采用发泡炼石,或采用火山岩,或采用陶瓷环,或采用带孔的颗粒物,或采用它们部分或全部混合物。潜水泵4的电源与间歇循环控制开关13连接,间歇循环控制开关13采用电子开关,间歇循环控制开关13与电源连接,鱼16饲养在鱼缸1里,植物15种植在花盆2中基质3上。当间歇循环控制开关13接通时,潜水泵4将鱼缸1的水通过流量控制阀9、潜水泵4、水管10、水管转接头8、环形喷淋管7,将水喷洒在花盆2里的基质3上,水流过基质3经过过滤棉5过滤后流回到鱼缸1;当间歇循环控制开关13停止时,空气进入干湿区基质3-3的缝隙中,如此交替接通、停止。花盆2中的湿区基质3-2和干湿区基质3-3会产生的硝化菌,水中有毒的氨氮由细菌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被硝化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直接被植物15作为营养吸收利用,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植不施肥。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根据植物15的耐旱性或中生性或湿生性等生长习性,通过调整流量控制阀9,改变环形喷淋管7出水孔7-1的喷洒范围,使基质3中干湿区基质3-3与干区基质3-1的比例发生变化,并配合调整间歇循环控制开关13控制潜水泵4的工作时间和停止时间,使本实用新型适应各种植物15的生长习性。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潜水泵安装在鱼缸底部,适合各种鱼和植物共同生存的生态装置。

本实用新型鱼缸1采用球形鱼缸1,鱼缸1里的底部放置潜水泵4,潜水泵4自带流量控制阀9,花盆2采用碗形花盆,花盆2放在鱼缸1的上面,花盆2底部中间带有漏水网格,水能漏到鱼缸1里,漏水网格上有一个圆孔,安装水管转接头8,花盆2边缘的里面安装环形喷淋管7,在环形喷淋管7上有若干个出水孔7-1,出水孔7-1指向中央,水能喷洒在花盆2里,环形喷淋管7有个水管接头7-2,利用水管10将其与花盆2底部的水管转接头8连接。花盆2底部有一个环形储水槽14,在槽底有一个圆孔,安装喂食管11,喂食管11的高度低于花盆2边缘,当过滤棉5堵塞时,水会通过喂食管11流回鱼缸1。在环形储水槽14的下面安装有多个固定卡扣12,过滤棉5和过滤棉网格挡板6为圆形,中央有个圆孔,放入花盆2下面环形储水槽形成的凹槽中,利用固定卡扣12和过滤棉网格挡板6将过滤棉5固定花盆2底座网格的下面,过滤棉网格挡板6和过滤棉5可拆卸。花盆2底部的水管转接头7的下端穿过过滤棉5、过滤棉网格挡板6连接水管10,水管10的另一端与鱼缸1里的潜水泵4的出水孔连接。基质3放在花盆2里,高度不超过环形喷淋管7的出水孔7-1,基质3采用陶粒,潜水泵4的电源与间歇循环控制开关13连接,间歇循环控制开关13采用电子开关,间歇循环控制开关13与电源连接,鱼16饲养在鱼缸1里,植物15种植在花盆2中基质3上。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潜水泵安装在鱼缸上面,采用独立流量控制阀,适合中小型鱼和植物共同生存的生态装置。

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上述实施例1的特点外,还可以将潜水泵4直接与花盆2底部的水管转接头8连接,它放在鱼缸的水面上,吸水部分潜在水里,吸水口与水管10连接,引到鱼缸1的底部。它使用单独的流量控制阀9,用水管10安装在环形喷淋管7和花盆2底部水管转接头8中间。

实施例3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滤棉放在花盆底部漏水网格上面,取消了喂食管,适合小型鱼和植物共同生存的生态装置。

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上述实施例1的特点外,还可以将过滤棉5放在花盆2底座网格的上面,直接与基质3接触,清洗过滤棉5时,需拿掉所有基质3,它取消了过滤棉网格挡板6和固定卡扣12。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不用喂食管11,喂食时需拿开花盆2,直接投入鱼缸1中。

实施例4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种植湿生性植物的干湿区基质与干区基质分布,适合各种鱼和植物共同生存的生态装置。

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上述实施例1的特点,根据湿生性植物15习性,将流量控制阀9调大,控制环形喷淋管7水柱7-3的长度增加,干湿区基质3-3的变大,干区基质3-1变小,花盆2中基质3的湿度变大,同时调大间歇循环控制开关13的开时间,调小间歇循环控制开关13的关时间,花盆2中基质3经常处于喷水状态,这种基质3适合湿生性植物15生长。

实施例5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种植耐旱性植物的干湿区基质与干区基质分布,适合各种鱼和植物共同生存的生态装置。

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上述实施例1的特点,根据耐旱性植物15习性,将流量控制阀9调小,控制环形喷淋管7水柱7-3的长度减小,干湿区基质3-3变小,干区基质3-1变大,花盆2中基质3的湿度变小,同时调小间歇循环控制开关13的开时间,调大间歇循环控制开关13的关时间,花盆2中基质3经常处于在干爽、通气环境,这种基质3适合耐旱性植物15生长。

实施例6

本实用新型利用智能间歇循环控制开关实现智能化,适合各种鱼和植物共同生存的生态装置。

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上述实施例1的特点,采用智能间歇循环控制开关13,客户通过手机小程序或APP,选择植物15的名称,即可自动设置智能间歇循环控制开关13的开时间和关时间,按照手机提示调整流量控制阀9,使其水柱7-3达到手机提示的长度,即可使本实用新型适应所要养护的植物,并自动运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