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形成虹吸的连接装置的用于热动力吸收机的精馏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93482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带有形成虹吸的连接装置的用于热动力吸收机的精馏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热动力吸收机的精馈器,包括给精馈器提供具有液相和气相并由制冷 剂和吸收剂之间的混合物形成的双相输入流体的入口。精馈器尤其用于安放在属于热动 力机的发生器下游,该发生器实现该热动力机使用的制冷剂与吸收剂之间的解吸,W便在 发生器的出口形成所述双相输入流体,发生器本身安放在也属于该热动力机的吸收器的下 游,并通过吸收剂实现制冷剂的吸收。
[0002]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包括至少一该精馈器的热动力吸收机。
【背景技术】
[0003] 目前对夏季空调需求的急剧增长对太阳能空调市场赋予了非常大的发展潜力。运 些系统大部分使用吸收机。
[0004] 若干年来,一方面随着小功率热动力吸收机的降临,另一方由于希望拥有紧凑和 完整的方法,市场应认识到未来的巨大发展。但是,该发展的局限性之一是初期投资的成本 必然是非常大的。由于运个原因,应大力进行小功率机械的开发,W便降低成本。因此需要 在回答预算和工业化问题的同时解决下面提出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主要设及该机械的叫 做"精馈器"的组成部分。
[0005] 在热动力吸收机中,用智能的并与分别为吸收剂和制冷剂的第一和第二流体结合 的管理代替传统的压缩机,并在该机械的叫做"吸收器"组成部分中通过制冷剂(例如氨) 的吸收实现向吸收剂(例如水)的质量转换。在吸收器的出口,吸收后的制冷剂和吸收剂 的混合物形成的溶液在叫做"发生器"的组成部件中被加热(例如通过太阳能),W实现制 冷剂的解吸,并为制冷剂的循环提供动力。在发生器的出口,解吸后的气态制冷剂在制冷线 路中流动,而吸收剂在液态被引向吸收器。问题在于,从发生器出来的流体的气相,一旦与 液相分离,尽管包含大部分的制冷剂,也可能包含痕量吸收剂。
[0006] 然而,使用成对流体如氨和水的吸收机对发生器内实现的解吸后的制冷剂的质量 比较敏感。对制冷剂的蒸发溫度低尤其是零下的应用尤其是运样。在制冷剂是氨的特殊情 况下,它的汽化受到存在痕量水的干扰。对使用纯氨的热动力机械,当蒸发器被调节到的传 统过热水平时,运些痕量吸收剂妨碍制冷剂的完全汽化。因此导致功率损失和回路的不稳 定性,因为水的微小变化对汽化溫度的滑动有很大影响。该问题还设及吸收机使用的其它 成对制冷剂和吸收剂。
[0007] 在运个背景下,吸收机的精馈器可W改善制冷剂的质量,消除大部分还包含在发 生器出口分离气相中的吸收剂。精馈的原理在于冷却该气相,W便只冷凝一部分,因为运些 冷凝物在非常强地集中在吸收剂中。仍未冷凝的气体部分的制冷剂浓度比精馈器入口高。
[0008] 精馈的困难在于协调W下功能:
[0009] -在冷却剂线路的气体线上添加实现该冷凝的热交换部件;
[0010] -将产生的冷凝物排向返回吸收器的线路。
[0011] 穿过冷凝器的流动由于粘性摩擦产生负荷损失,因此产生压力损失。冷凝后的部 分应去往压力更高的区域,因为它应向相反方向流动,w便与向吸收器的液体返回线路汇 合。因此需要补充的动力。一方法在于利用重力,因为冷凝馈分的密度大大高于仍未冷凝 的气体部分。例如从文件KR20100026201知道在分离器的上部插入热交换器,分离器的下 部充满来自发生器的平衡溫度的溶液。通过解吸产生气体流,它的一部分通过热交换器冷 凝。冷凝的馈分通过重力落在分离器的下部,而未冷凝的气体部分从分离器的上部逸出。该 技术的缺点是需要很大体积,能够同时包括液体体积和不够紧凑并且负荷损失小的热交换 器。另外,它需要制造商业上没有工业具备的特殊组成部件。每个组成部件的体积是对小 功率的吸收机的关键点,因为它可能包含设及压力设备的欧洲指导的或多或少强制等级的 分类。
[0012] 因此存在拥有满足上述二个功能同时在精馈器的每个组成部分的体积方面带来 一定优点W及只建立在简单或工业组成部件上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1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克服上述缺点的精馈器。
[0014] 尤其是本发明在于提供运样的精馈器,同时可W:
[0015] -提供并放置待精馈的气相在其中流动的冷凝器;
[0016] -把精馈产生的冷凝物排向返回吸收器的返回线路;
[0017] -通过精馈器的组成部分得到体积的减小;
[0018] -只利用简单的或工业的组成部件。
[0019] 可W通过用于热动力吸收机的精馈器达到运些目的,精馈器包括给精馈器提供双 相输入流体的入口,双相输入流体具有液相和气相并由制冷剂与吸收剂之间的混合物形 成,精馈器包括W下不同零件:
[0020] -保证输入流体的液相与气相之间分离的第一分离器;
[0021] -使由第一分离器分离的气相的一馈分冷凝的冷凝器;
[0022] -保证被冷凝器冷凝的馈分与未被冷凝器冷凝的馈分之间分离的第二分离器;
[0023] 及,连接第一分离器和第二分离器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被构型W便对由第一 分离器分离的液相和对由第二分离器分离的冷凝的馈分的形成虹吸作用。
[0024] 连接装置最好使由第一分离器分离的液相与由第二分离器分离的冷凝的馈分液 体连通,W阻止由第一分离器分离的气相的流动和由第二分离器分离的未冷凝的馈分穿过 连接装置流动。
[00巧]连接装置可W禁止由第一分离器分离的气相和由第二分离器分离的未冷凝的馈 分向精馈器的第一出口方向的流动,该第一出口把由第一分离器分离的液相与由第二分离 器分离的冷凝的馈分之间在连接装置中形成的混合物排到精馈器外。
[00%] 连接装置最好被构型W便保持由第二分离器分离的冷凝的馈分形成的全部或部 分液柱,所述液柱与由第一分离器分离的液相流体连通。
[0027] 第二分离器可W高于第一分离器布置,第一和第二分离器之间的高程差大于所述 液柱的高度。
[0028] 第一与第二分离器之间的高程差最好大于通过下式计算的所述液柱的高度:
[0029]
[0030] 其中h为由第二分离器分离的冷凝的馈分的自由表面与第一分离器分离的液相 的自由表面之间的液柱的高度;g为重力常数;P12为位于由第一分离器分离的液相的自由 表面与冷凝器的入口之间的气相密度,单位是kg/m3;ΔZ12为由第一分离器分离的液相的 自由表面与冷凝器的入口之间的高程差;Ai2为粘性摩擦系数;L 12为由第一分离器分离的 液相的自由表面与冷凝器的入口之间的距离;Dh 12为第一分离器与冷凝器之间的连接管道 的直径;Ui2为气相在第一分离器与冷凝器之间的流动速度;AZ23为冷凝器的入口与出口 之间的高程差;么?6。4。。,。。为穿过冷凝器经受的负荷损失;0 34为密度,单位是1^/1113;1134为 未冷凝的馈分在冷凝器的出口与液柱顶部的冷凝的馈分的自由表面之间的流动速度;AZ34 为冷凝器的出口与液柱顶部的冷凝的馈分的自由表面之间的高程差;Pliquid。为由第一分 离器分离的液相与由第二分离器分离的冷凝的馈分的密度,单位是kg/m3。
[0031] 第一与第二分离器之间的高程差可W大于通过下式计算的所述液柱的高度:
[0032]
[0033] 冷凝器可W布置为高于第一和第二分离器的底部。
[0034] 精馈器最好包括与第一出口分开的并且将由第二分离器分离的未冷凝的馈分排 到精馈器外的第二出口。
[0035] 第一分离器可W由其内通过重力分离输入流体的气体部分和液体部分的第一分 离器构成,通过重力分离的液相充填所述第一分离器的下部,通过重力分离的气相充填上 部,第一分离器包括:
[0036] -设在第一分离器侧面并通入第一分离器的至少一第一输入口;
[0037] -设在第一分离器下部并通入第一分离器的至少一第一输出口,保证只有第一分 离器中通过重力分离的液相流出第一分离器;
[0038] -设在第一分离器上部并通入分离器的至少一第二输出口,保证只有第一分离器 中通过重力分离的气相流出第一分离器。
[0039] 精馈器优选包括:
[0040] -第一连接管,尤其是基本水平的,位于精馈器的入口与第一分离器的第一输入口 之间并且输入流体在第一连接管中流动;
[0041] -第二连接管,尤其是基本垂直的,位于第一分离器的第二输出口与冷凝器入口之 间并切第一分离器中通过重力分离的气相在第二连接管中流动。
[0042] 第二分离器可W由与第一分离器不同的第二分离器构成,在第二分离器中通过重 力进行由冷凝器冷凝的馈分和未冷凝的馈分之间的分离,第二分离器包括:
[0043] -设在第二分离器侧面并通入第二分离器内的至少一输入口;
[0044] -设在第二分离器下部并通入第二分离器内的至少一第一输出口;
[0045] -W及设在第二分离器上部并通入第二分离器内的至少一第二输出口,保证只有 第二分离器中通过重力分离的未冷凝的馈分流出第二分离器。
[0046] 精馈器可有利地包括:
[0047] -第Ξ连接管,尤其是基本水平的,该第Ξ连接管使尤其低于冷凝器的入口的冷凝 器的出口与第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