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安宁扰乱驱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5430发布日期:2019-09-06 19:32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野生动物安宁扰乱驱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逐野生动物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借由震动作用产生声响来惊吓或扰乱野生动物安宁的驱逐装置,进而达到更佳的驱逐效果。



背景技术:

无论是庭院、花圃或是农田等场所,最令人困扰的就是野生动物的入侵,尤其是啮齿类动物,不仅会挖掘农作物根部邻近的土壤,留下许多地下坑道甚至筑巢居住,近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同时亦会直接啃食农作物,或是引来其它有害生物寄居间接导致农作物产生病害,造成农民损失及困扰,也由于该等野生动物的感觉相当灵敏,因此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能发出超音波的音频驱逐器,以驱赶为目的来防止野生动物的入侵。

而传统超音波驱逐器的设计,皆是以一振荡电路来产生超音波频率,将超音波驱逐器置于特定处,以声波达到令入侵的啮齿类动物感到不适感,进而驱逐为目的。唯此种传统常见技术及产品,因采用一般的单频超音波换能器,虽能产生强大的音压,然其只能输出单一频率声波的图形,致使重复使用一段时间后,动物容易适应而产生惯性,久而使其驱逐效果递减,而且超音波或音波撞击地面时会被松软土质吸收或反射无法深入地底,也因此无法驱逐潜藏于地底的蛇、鼠或其它野生动物。

本发明人基于产品不断改进创新的理念,乃本着多年从事该领域的专业实务经验,以及积极潜心研发思考,经由无数次的实际设计实验,致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动物安宁扰乱驱逐装置,主要为利用一弹跳元件于金属质制外筒内产生剧烈的跳动,借以制造出具震撼力的金属敲击声响,直接惊吓或扰乱野生动物的安宁,进而强化其驱逐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野生动物安宁扰乱驱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

一外筒,于外筒内部具有一容纳空间,顶部设有一开口,开口处盖合有一顶盖;

一控制面板,由顶盖所覆盖的结合于外筒的开口处,该面板顶部设有多个槽孔,底部则具有一框槽;

一电路基板,装置于控制面板框槽内部,且于对应面板的各槽孔处分别设有电源开关及功能设定键控制元件,并通过相对的槽孔裸露于面板上方以供操控;

一电池盒,具有多个电池槽供电池安装,并与电路基板呈电性相连的装置于控制面板下方的框槽处;

一弹跳元件,摆放于外筒内部的底侧处,其具有壳体,壳体内部容设有一震动马达,并由电线与电路基板电性相连;

借此,通过驱动该震动马达,使该弹跳元件产生不规则的剧烈跳动,并敲击外筒制造出声响,以达到驱逐野生动物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增益在于,当使用者启动该驱逐装置时,能通过驱动外筒底部的弹跳元件其震动马达,借以使该弹跳元件产生剧烈的跳动,并敲击外筒制造出具敲击金属震撼力的声响传递至外部,而直接利用该声响及震动来惊吓或扰乱野生动物的安宁,进而达到驱逐的功效。

本新型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能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中,进一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

图4为本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范例图。

图5为本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图7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野生动物安宁扰乱驱逐装置,主要包括设有一金属质制成的外筒10、一控制面板20、一电路基板30、一电池盒40以及弹跳元件50等构件所组成。

所述外筒10,较佳由金属质制成,内部具有一容纳空间11,而顶部设有一开口12,于开口12处设有一顶盖13盖合。

该控制面板20,结合于该外筒10的开口12处,并由顶盖13所覆盖,且于控制面板20 上设有多个槽孔21,于面板底部则具有一框槽22,控制面板20的顶部更设有多个高度高于各控制元件的凸肋23。

该电路基板30,于对应着上述控制面板20的各槽孔21处分别设有电源开关31及功能设定键32等控制元件,电路基板利用螺丝的锁固而装置于控制面板20底部的框槽22内,令各个电源开关31及功能设定键32等控制元件,应用相对应的槽孔21裸露于控制面板20上方以供操控。

另于一较佳实施列中,该控制面板20的顶部更设有多个高度高于各控制元件的凸肋23,使顶盖13在盖合时能供靠抵,借以防止压触到电源开关31及功能设定键32等控制元件。

该电池盒40,内部具有多个电池槽41供电池42安装,并通过电线与电路基板30呈电性相连,借以供给整体所需的电力,且该电池盒40同样的亦能利用螺丝的锁附而固设于控制面板20下方的框槽22处。

该弹跳元件50,包括设有硬壳壳体51,于壳体51内部容设有一震动马达52,该马达利用电线与电路基板30电性相连,并直接的摆放于外筒10内部的底侧处,利用马达输出端所设的偏心轴块53于转动中来产生震动的功效。

请同参图2至图4所示,本新型于使用时,使用者于选定驱逐装置预备使用的地点,并将外筒10埋于土壤中,同时开启控制面板20上的电源开关31再盖上顶盖13;借此,即能驱动摆放于外筒10底部的弹跳元件50内部的震动马达52,并利用震动马达52的震动作用,使该弹跳元件50于金属质制的外筒10内产生剧烈的跳动,再通过弹跳元件50的跳动敲击外筒10而制造出具震撼力的声响,直接传递至土壤中,借以惊吓或扰乱包括蛇、鼠、地鼠、鸟等野生动物的安宁,令其不敢靠近,且无法久居筑巢,进而达到驱逐野生动物的功效。

再者,由于野生动物的感觉相当灵敏,土壤中只要有些微的声响扰动就会引起它们的惊恐而不敢靠近,更不敢穴居,故仅需在欲保护的场所内取一适当间隔距离埋设一支本新型的驱逐装置,即能有效的达到更完整的区域性的驱逐效果。

另外,本新型在电路基板30上的功能设定键32亦能形成能设定时间的定时器功能设定元件,使用者能通过该功能设定键32的设定,令本新型的弹跳元件50采间歇式作动的省电设计,进而延长电池42的使用周期。

请再参图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主要于外筒10的顶端设有外螺牙101,同时顶盖13a的结合处设有内螺牙131,令顶盖13a能以螺合的方式锁固于外筒10顶部,同时更于顶盖13a的上方处设有一能供扣挂的勾体132,以方便附挂于树枝上,作为驱散吵人的鸟类使用。

而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勾体132则于一侧设有呈开放状的开口部133,并于该开口部133 的对应处设有一轴座134,再利用轴心14及弹性件15将一扣杆16呈具弹性的枢设于该轴座 134上,并能常态的将勾体132的开口部133封闭。为搭配此型震动式发出声响驱逐器为附挂在室外,因此能同时于电路板中设有一定时电路,以使作业中采间隔一段时间后自动启动电源发出震动声响。使用时,仅需将该扣杆16下压即能使勾体132的开口部133呈开放状,并能将其扣挂于围篱或树木上使用,借以驱赶树上鸟类、爬虫类或其它草地上爬行类等动物。

值得一提的是,于图未示出的能行实施利中,该图1实施利中的顶盖13,也能同第 5图实施例中顶盖13a一样,于顶盖的上方处设有一能供扣挂的勾体,该勾体不限制任何形状,该勾体也包括能如同图5中该勾体132则于一侧设有呈开放状的开口部133,并于该开口部133的对应处设有一轴座134,再利用轴心14及弹性件15将一扣杆16呈具弹性的枢设于该轴座134上,并能常态的将勾体132的开口部133封闭的构造设计,使图1中外筒10方便附挂于树枝上,作为驱散吵人的鸟类使用。

请再参图7、图8、图8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主要为于顶盖13的上方另设有一橡胶套17,该橡胶套17的底部能紧密的套固于顶盖13 外缘,且顶部于两侧分别设有一突耳部171,各突耳部171上设有一穿孔172;借此,当使用者于使用时,即能利用顶部的橡胶套17,将呈S型的挂钩18一端勾扣于此橡胶套17的穿孔 172中,再将挂钩18另端直接勾扣于树枝上,令该驱逐装置能方便附挂于树枝上,如图8所示。另外本实施例亦能通过一绳体19预先绑固于较粗壮的树枝上,再将橡胶套17附挂的挂钩18与绳体19作结合,如图8a所示,使该驱逐装置悬吊于树上,作为驱散吵人的鸟类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野生动物安宁扰乱驱逐装置,确实为能利用弹跳元件的跳动效果来制造出具震撼力的声响,进而达到驱逐野生动物的手段,诚属一新颖的设计,依法提出专利申请,惟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凡依本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