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绿地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8202发布日期:2019-08-20 23:31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绿地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灌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园林绿地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标准也越来越高,小区绿化越来越多,道路绿化越来越宽,人均绿地面积不断提升。绿化面积的急剧膨胀,导致传统的绿化灌溉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灌溉需求,很多绿化维护公司只能增加灌溉人员以保证灌溉效果,浪费了很多的人力资源,且现有的灌溉方式大多为喷灌、人工浇灌,灌溉效率低,灌溉效果差,且管路跑冒滴漏严重,水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基于上述情况,急需一种自动的、节水的、有效的灌溉技术以满足当前越来越多的绿地的灌溉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绿地灌溉系统,它采用自动灌溉,不需要过多的人工干预,节约了人力资源,灌溉采用地下系统,灌溉均匀,效率高,且杜绝了跑冒滴漏的情况,从而节约了水资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园林绿地灌溉系统,包括原土夯实层,原土夯实层表面铺设有HDPE防渗层,HDPE防渗层上设置有围墙,围墙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卵石布水层、下层种植土层、粗砂导排层、上层种植土层;围墙的右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阀门,所述进水管穿过围墙右侧壁并连接有穿孔布水管,所述穿孔布水管沿横向铺设于卵石布水层;粗砂导排层内沿横向铺设有水平穿孔导管,水平穿孔导管及穿孔布水管的底部均沿轴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布水孔,水平穿孔导管下方连通有垂直导管,所述垂直导管向下延伸至卵石布水层;围墙的左侧设有排水槽,围墙的左侧壁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高于水平穿孔导管,所述水平穿孔导管的左端连接排水口并伸入排水槽。

优选地,所述穿孔布水管上的布水孔呈前后交错间隔设置,所述布水孔的轴向中心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40~50°。

优选地,所述水平穿孔导管上的布水孔呈前后交错间隔设置,所述布水孔的轴向中心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40~50°。

优选地,所述卵石布水层、下层种植土层、粗砂导排层、上层种植土层的厚度比例为1:(1~4):(0.5~3):(1~4)。

优选地,所述排水口比水平穿孔导管的中心标高高20-40厘米。

优选地,所述卵石布水层采用Φ5-8cm粒径的卵石填料铺设而成。

优选地,所述粗砂导排层采用粒径大于1mm的粗砂填料铺设而成。

灌溉时,打开进水阀门,清水进入穿孔布水管,通过布水孔分布到卵石布水层,然后通过卵石布水层的缝隙使整个卵石布水层充满清水,继续进水,一部分水通过下层种植土空隙向上渗流,一部分通过垂直导管向上流动进入水平穿孔导管,然后再通过水平穿孔导管上的布水孔分布到粗砂导排层,沿粗砂导排层中粗砂的缝隙扩散至整个层面,充满层面后,部分清水沿上层种植土空隙向上渗流,渗流不完的汇集在水平穿孔导管,超过一定高度时,从排水口排至排水槽流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灌溉时,只需要打开进水阀门,定时观察排水口的排水情况即可完成整个灌溉过程,灌溉过程人工操作少,节约了人力资源。

(2)采用卵石布水层、穿孔布水管、粗砂导排层、水平穿孔导管相结合的布水方法,布水更加均匀,灌溉效果好。

(3)灌溉时,清水直接通过管道进入种植土层,减少了蒸发损失,底部敷设了HDPE防渗层,防止了灌溉水的大量渗漏流失,节约了灌溉用水量,减少水资源浪费。

(4)上部设有粗砂导排层,多余的水量可通过粗砂导排层扩散进入水平穿孔导管,通过排水口进入排水槽,防止积水。

(5)底部的卵石布水层可在下雨时可储存一定的水量,减少了干旱时的灌溉用水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布置图;

图4是所述布水孔的布置图;

图5是所述布水孔的截面图。

图中,1.围墙,2.原土夯实层,3. HDPE防渗层,4.卵石布水层,5.下层种植土层,6.粗砂导排层,7.上层种植土层,8.进水阀门,9.穿孔布水管,10.垂直导管,11.水平穿孔导管,12.排水口,13.排水槽,14.布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一种园林绿地灌溉系统,包括原土夯实层2,原土夯实层2表面铺设有HDPE防渗层3,HDPE防渗层3上设置有围墙1,围墙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卵石布水层4、下层种植土层5、粗砂导排层6、上层种植土层7;围墙1的右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阀门8,所述进水管穿过围墙1右侧壁并连接有穿孔布水管9,所述穿孔布水管9沿横向铺设于卵石布水层4;粗砂导排层6内沿横向铺设有水平穿孔导管11,水平穿孔导管11及穿孔布水管9的底部均沿轴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布水孔14,水平穿孔导管11下方连通有垂直导管10,所述垂直导管10向下延伸至卵石布水层4;围墙1的左侧设有排水槽13,围墙1的左侧壁设有排水口12,所述排水口12高于水平穿孔导管11,所述水平穿孔导管11的左端连接排水口12并伸入排水槽13。

其中,所述穿孔布水管9上的布水孔14呈前后交错间隔设置,所述布水孔14的轴向中心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40~50°。所述水平穿孔导管11上的布水孔14呈前后交错间隔设置,所述布水孔的轴向中心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40~50°。所述卵石布水层4、下层种植土层5、粗砂导排层6、上层种植土层7的厚度比例为1:(1~4):(0.5~3):(1~4)。所述排水口12比水平穿孔导管11的中心标高高20-40厘米。所述卵石布水层4采用Φ5-8cm粒径的卵石填料铺设而成。所述粗砂导排层6采用粒径大于1mm的粗砂填料铺设而成。

以某地10m×6m绿地为例,四周建20cm厚围墙1,高1.4m,围墙1及种植床底部为原土夯实层2,原土夯实层2上部为采用HDPE防渗膜双层敷设的HDPE防渗层3,可有效保证灌溉时清水不会大量下渗,以节约用水。HDPE防渗层3上部为卵石布水层4,采用Φ5-8cm粒径的卵石敷设,厚度20cm,卵石布水层4孔隙率约40%,保证进水可以通过空隙分布至整个卵石布水层4。卵石布水层4上部为下层种植土层5,厚50cm,种植土要有一定的空隙率,以保证透气性和透水性。下层种植土层5上部为粗砂导排层6,采用大于Φ1mm粒径的粗砂敷设,灌溉时,清水通过粗砂导排层6可快速渗透到整个种植床层面,局部过多的灌溉水或者雨水也可通过粗砂导排层6进入水平穿孔导管11分配至缺水位置或通过水平穿孔导管11排至排水槽13。粗砂导排层6上部为上层种植土层7,种植土要有一定的空隙率,以保证透气性和透水性。在卵石布水层4和粗砂导排层6按图2、图3及图4敷设DN100的UPVC管道,穿孔布水管9敷设在卵石布水层4中间的位置,按图4标注间距(L=200 mm,A=15mm,B=100mm,a=45°)及孔径(A=15mm)钻布水孔14,水平穿孔导管11敷设在粗砂导排层两侧位置,间距4m并按图4标注间距(L=200 mm,A=15mm,B=100mm,a=45°)及孔径(A=15mm)钻布水孔14。

灌溉时,打开进水阀门8,清水进入穿孔布水管9,通过布水孔14分布到卵石布水层4,然后通过卵石布水层4的缝隙使整个卵石布水层4充满清水,继续进水,一部分水通过下层种植土5向上渗流,一部分通过垂直导管10向上流动进入水平穿孔导管11,然后再通过水平穿孔导管11上的布水孔14分布到粗砂导排层6,沿粗砂导排层6中粗砂的缝隙扩散至整个层面,充满层面后,部分清水沿上层种植土7空隙向上渗流,渗流不完的汇集在水平穿孔导管11,超过一定高度时,从排水口12排至排水槽13流走,排水口12有清水流出时,关闭进水阀门8,灌溉结束,整个过程约20min。灌溉过程中,只需人工打开进水阀门8,定时观察排水口12有无清水流出即可,人工操作较少。灌溉清水通过地下管道流动,减少了灌溉时的蒸发、泄露,底层敷设有HDPE防渗层3,避免了灌溉水大量渗漏,节约了用水。

下雨时,过量的雨水可通过粗砂导排层6汇集,进入水平穿孔导管11,通过排水口12排入排水槽13中,避免地面积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