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模化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9487发布日期:2019-06-21 23:1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规模化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池,具体的说,是一种规模化养殖小龙小的养殖池,具体涉及规模化养殖领域。



背景技术: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 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

小龙虾的规模化养殖是提高小龙虾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小龙虾属于外来物种,需要与原生态物种隔离养殖,所以在养殖池中养殖小龙虾也是常见的手段之一,但是常见的养殖池中养殖小龙虾时,并不能及时便捷的清理小龙虾养殖池中的杂质废物,例如小龙虾的排泄物等,这对小龙虾的产量的巨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规模化养殖池,以解决常见的养殖池中无法快速便捷的清理杂物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规模化养殖池,包括养殖箱,所述养殖箱内设置有养殖池,所述养殖箱内设置有制氧机,所述制氧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曝气头并伸入所述养殖池中,所述养殖箱内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养殖池的底部,另一端连通所述养殖池的上部,所述循环管包括第一管,所述第一管连通所述养殖池的底部且管口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管还连通有“U”型弯管,所述“U”型弯管还连通第二管,所述第二管上连通有动力泵,所述第二管的管口伸入所述养殖池内并安装有第二过滤网,所述“U”型弯管的低端连通有集料腔,所述集料腔与所述“U”型弯管之间安装有阀门。

作为优选的,所述养殖池的的底部安装有楔形导流槽,所述楔形导流槽朝向所述第一管的管口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头的内部是椭圆形空腔,并且所述曝气头的曝气孔的内端径向距离大于其外端的径向距离。

更进一步的,所述椭圆形空腔的内壁上覆盖安装有多空泡沫垫,所述多空泡沫垫将所述曝气孔覆盖。

更进一步的,所述曝气头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镶嵌安装的曝气箱,所述椭圆形空腔以及所述曝气孔均设置在所述曝气箱内,所述曝气箱上与所述底板之间安装有铁质连接杆,所述底板上与所述铁质连接杆想匹配的位置设置有镶嵌槽,所述镶嵌槽的底端设置有磁铁块,所述曝气箱与所述底板之间安装有橡胶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活动安装有与所述贴纸连接杆垂直的锁条,所述锁条穿过设置在所述底板内的移动腔,并插入设置在所述铁质连接杆上的限位槽中,所述锁条位于所述移动腔的部分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移动腔内壁之间通过垂直的伸缩弹簧连接,所述锁条位于所述底板外的一端安装有拉把。

更进一步的,所述锁条位于所述限位槽中的部分是楔形头,并且其倾斜面朝向所述椭圆形空腔,所述铁质连接杆的下部头端为弧形结构。

与常见的养殖池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之一:通过在养殖箱内设置循环管,循环管的一端连通养殖池的底部,另一端连通养殖池的上部,循环管包括第一管,第一管垂直朝下设置并连通养殖池第一管的底端连通“U”型弯管,“U”型弯管的另一端连通第二管,第二管向上延伸,并与养殖池的上部连通,并且在第二管上连通有动力泵,在养殖池的底部管口处安装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的孔径大小小于小龙虾的大小,将动力泵接通电源并打开,能够让养殖池中的水从第一管中抽出并从第二管中循环至养殖池中,这样通过控制动力泵的抽力大小,让养殖池中的水不断的循环,并且将小龙小产生的排泄物也抽入第一管中并进“U”型弯管,这样在水流不快的情况下,小龙虾的排泄物能够沉积“U”型弯管“U”型底端,能够有效的将养殖池中小龙虾的排泄物收集,这样小龙虾的排泄物进入与“U”型弯管底部连通的集料腔中,集料腔带有排料口并在排料口上安装有旋盖,此时关闭集料腔上的阀门,打开集料腔排料口上的旋盖,能够将排泄物排出,关闭旋盖后,重新打开阀门,能够让集料腔再次开始收集小龙虾排泄物,通过循环收集,能够有效的便捷的清理小龙虾养殖池中的排泄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曝气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养殖箱、2-养殖池、3-制氧机、4-曝气头、41-椭圆形空腔、42-曝气孔、43-多孔泡沫垫、44-底板、45-曝气箱、5-循环管、51-第一管、52-“U”型弯管、53-第二管、6-第一过滤网、7-动力泵、8-第二过滤网、9-集料腔、10-楔形导流槽、11-铁质连接杆、12-镶嵌槽、13-磁铁块、14-橡胶层、15-锁条、16-移动腔、17-连接块、18-伸缩弹簧、19-拉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考图1所示的,一种规模化养殖池,包括养殖箱1,所述养殖箱1内设置有养殖池2,所述养殖箱1内设置有制氧机3,所述制氧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曝气头4并伸入所述养殖池2中,所述养殖箱1内设置有循环管5,所述循环管5的一端连通所述养殖池2的底部,另一端连通所述养殖池2的上部,所述循环管5包括第一管51,所述第一管51连通所述养殖池2的底部且管口安装有第一过滤网6,所述第一管51还连通有“U”型弯管52,所述“U”型弯管52还连通第二管53,所述第二管53上连通有动力泵7,所述第二管53的管口伸入所述养殖池2内并安装有第二过滤网8,所述“U”型弯管52的低端连通有集料腔9,所述集料腔9与所述“U”型弯管52之间安装有阀门。

在本实施例中,在养殖箱1内安装制氧机3,将制氧机3的输出端安装曝气头4,并伸入养殖池2中,以保障养殖过程中水体中的氧浓度,通过在养殖箱1内设置循环管5,循环管5的一端连通养殖池2的底部,另一端连通养殖池2的上部,循环管5包括第一管51,第一管51垂直朝下设置并连通养殖池2第一管51的底端连通“U”型弯管52,“U”型弯管52的另一端连通第二管53,第二管53向上延伸,并与养殖池2的上部连通,并且在第二管53上连通有动力泵7,在养殖池2的底部管口处安装有第一过滤网6,第一过滤网6的孔径大小小于小龙虾的大小,将动力泵7接通电源并打开,能够让养殖池2中的水从第一管51中抽出并从第二管53中循环至养殖池2中,这样通过控制动力泵7的抽力大小,让养殖池2中的水不断的循环,并且将小龙小产生的排泄物也抽入第一管51中并进“U”型弯管52,这样在水流不快的情况下,小龙虾的排泄物能够沉积“U”型弯管52“U”型底端,能够有效的将养殖池2中小龙虾的排泄物收集,这样小龙虾的排泄物进入与“U”型弯管52底部连通的集料腔9中,集料腔9带有排料口并在排料口上安装有旋盖,此时关闭集料腔9上的阀门,打开集料腔9排料口上的旋盖,能够将排泄物排出,关闭旋盖后,重新打开阀门,能够让集料腔9再次开始收集小龙虾排泄物,通过循环收集,能够有效的便捷的清理小龙虾养殖池2中的排泄物,并且通过第二过滤网8以及第一过滤网6能够有效的防止小龙虾进入循环管5中。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养殖池2的的底部安装有楔形导流槽10,所述楔形导流槽10朝向所述第一管51的管口倾斜。

由于整个抽动循环的水流较小,那么如果是常规的水平池底及其容易让小龙小排泄物沉积在水平的池底上,从而让大量的小龙虾排泄物无法从养殖池2中进入循环管5中,这样在养殖池2的底部焊接安装楔形导流槽10,同时楔形导流槽10朝向第一管51的管口倾斜,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增加进入循环管5的排泄物量,从而提高清洁效果。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再参考图2所示的,所述曝气头4的内部是椭圆形空腔41,并且所述曝气头4的曝气孔42的内端径向距离大于其外端的径向距离。

通过设置椭圆形空腔41,能够有效的防止气体在曝气头4中形成死气即让部分气体始终积累在曝气头4内部空腔的拐角处,通过椭圆形空腔41能够让空腔内的气体流动更好,能够更好的从曝气孔42中喷出,并且曝气孔42设置为外端孔径小于内端孔径的结构,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加气体从曝气孔42的孔口喷出的速度,从而让曝气效果更好。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更细化喷出的气体,所述椭圆形空腔41的内壁上覆盖安装有多孔泡沫垫43,所述多孔泡沫垫43将所述曝气孔42覆盖,这样虽然可能影响到气体从曝气头4中喷出时的速度,但是能够在水中形成更多包裹气体的气泡,从而让氧气能够更加均匀的融入养殖池2中的水中。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再参考图3所示的,所述曝气头4包括底板44以及与所述底板44镶嵌安装的曝气箱45,所述椭圆形空腔41以及所述曝气孔42均设置在所述曝气箱45内,所述曝气箱45上与所述底板44之间安装有铁质连接杆11,所述底板44上与所述铁质连接杆11相匹配的位置设置有镶嵌槽12,所述镶嵌槽12的底端设置有磁铁块13,所述曝气箱45与所述底板44之间安装有橡胶层14,将曝气头4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能够方便曝气头4内部多孔泡沫垫43的更换,同时让曝气头4更容易清洁,拆卸后安装时,只需要将铁质连接杆11插入镶嵌槽12中,并且利用磁铁块13将铁质连接杆11吸紧,同时让曝气箱45压迫橡胶层14,让橡胶层14发生形变,利用橡胶层14来增加曝气箱45与底板44之间的气密性,防止气体从曝气箱45与底板44之间漏出。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底板44上活动安装有与所述铁质连接杆11垂直的锁条15,所述锁条15穿过设置在所述底板44内的移动腔16,并插入设置在所述铁质连接杆11上的限位槽中,所述锁条15位于所述移动腔16的部分安装有连接块17,所述连接块17与所述移动腔16内壁之间通过垂直的伸缩弹簧18连接,所述锁条15位于所述底板44外的一端安装有拉把19,为了让铁质连接杆11在镶嵌槽12中安装得更加牢固,利用锁条15来锁定铁质连接杆,在底板44与曝气箱45分离时,拉动拉把19,让锁条15向下移动,并且锁条15的顶端收入移动腔16中,同时让焊接安装在锁条15两侧的连接块17使伸缩弹簧18压缩,此时将铁质连接杆11安装在镶嵌槽12中,用力向内压曝气箱45,是铁质连接杆11进入镶嵌槽12的最内部,松开拉把19,锁条15在伸缩弹簧18的作用下,向镶嵌槽12的内部移动,并进入铁质连接杆11上的限位槽中,从而让底板44与曝气箱45结合得更加紧密。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为了方便曝气箱45与底板44的安装,所述锁条15位于所述限位槽中的部分是楔形头,并且其倾斜面朝向所述椭圆形空腔41,所述铁质连接杆11的下部头端为弧形结构,这样只需要向内推动曝气箱45,铁质连接杆11下端的弧形结构持续作用在锁条15上的楔形头上,从楔形头不断下压,从而让整个铁质连接杆11能够进入镶嵌槽12中,持续推动曝气箱45,当限位槽运动到锁条15的顶端后,锁条15在伸缩弹簧18的作用下,进入限位槽中,从而将铁质连接杆11固定,这样能够在安装曝气箱45与底板44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拉动拉把19,就能够将铁质连接杆11连接,拉把19只需要在拆卸时拉动,让锁条15退出限位槽中。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