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生态养殖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9914发布日期:2019-08-27 19:32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生态养殖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生态养殖棚。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蓝孔雀养殖技术尚缺乏行业标准,现有的养殖棚大多是以铁丝网或尼龙网(网孔1.5-2.0CM)围成,有防雨、能栖息的栏舍,禽舍地面为硬底(多为水泥地面),上铺细沙,2-2.5M高处安一栖杠供孔雀栖息,其日常饲养工作和设施与家鸡相似。采用人工投喂饲料和碗槽供水保证孔雀生存所需,用粪车等清粪设施进行人工清粪,事后采用喷雾水枪配置消毒液进行冲洗消毒,有简易的通风系统(由进风口、排气和风机组成)向舍内提供新鲜空气和调节舍内温度。

现有养殖棚存在的缺陷也比较多,现有的养殖棚不能依靠养殖棚调控棚内温度,蓝孔雀粪便不利于清理,且过于消耗劳动力。环境消毒所使用的化学药剂会导致蓝孔雀产蛋率和繁殖性能下降。此外,常规工作工人频繁出入棚舍,增加了细菌与病毒的携带几率,增加了孔雀养殖感染疾病的风险。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风险可控力较低、人工成本较高、空间利用率极低及环境污染较大,很难实现立体生态养殖。

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立体生态养殖棚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立体生态养殖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体生态养殖棚,包括顶棚、孔雀养殖区和水产品养殖区,所述顶棚的纵截面为弧形,所述顶棚外层覆盖保温棚膜,所述顶棚设置在所述孔雀养殖区顶部,所述水产品养殖区设置在所述孔雀养殖区下方;

所述顶棚和孔雀养殖区之间设置有上隔网,所述孔雀养殖区四周设置有若干钢管支架,所述钢管支架上设置有防逃离网和防虫网,所述孔雀养殖区底部设置有下隔网,所述下隔网两侧分别设置有有机葡萄栽种区,所述有机葡萄栽种区紧邻所述钢管支架,所述有机葡萄栽种区内侧设置有孔雀沙浴区,所述下隔网中间沿所述孔雀养殖区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上部设置有排粪木板,所述排粪木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通槽连通,所述排粪木板上设置有栖息架;

所述孔雀养殖区与所述水产品养殖区之间设置有若干木柱,相邻两根所述木柱之间具有缝隙,所述木柱和水产品养殖区位于地面以下,所述水产品养殖区与所述通槽连通,所述水产品养殖区侧壁设置有排水口。

优选地,还包括进排水系统,所述进排水系统包括进水管、排液泵和浇灌水管,所述水产品养殖区侧壁开设有过滤孔,所述进水管的出口端与所述过滤孔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入口端与外部供水管连通,所述排液泵设置在所述水产品养殖区内,所述浇灌水管的入口端与所述排液泵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浇灌水管的出口端设置在所述有机葡萄栽种区内。

优选地,所述排粪木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通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栖息架包括7个架体,7个所述架体沿所述排粪木板长度方向均设置,所述水产品养殖区由11个分割的水池构成,11个所述水池内部的隔板底部开设有连通孔。

优选地,所述孔雀养殖区长33m、宽4.5m、高2m,所述顶棚长33m、宽4.5m、高1.5m,所述有机葡萄栽种区长33m、宽0.2m,所述孔雀沙浴区长33m、宽0.8m,所述排粪木板长33m、宽0.9m,每个所述架体长4m、宽0.3m、高0.8m,每个所述水池长4.5m、宽3m、高1m。

优选地,所述孔雀养殖区两侧还设置有长33m、宽6m的保护区,所述保护区内栽种有药用植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生态养殖棚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通过结合养殖实现生态立体结构,充分利用孔雀养殖棚的有限空间,通过种养结合,调节养殖棚内的温度,脱落的成熟有机葡萄能够为孔雀和泥鳅提供充分的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钙、磷、铁等营养素,孔雀粪便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成分的含量,为有机葡萄和水产品的生长提供一大助力,孔雀粪便也对水产品生存形成优胜劣汰法则,有利于种群发展。通过这种模式作为孔雀粪便作为有机肥料被有机有机葡萄和泥鳅充分吸收利用,不会对水源和环境造成污染,有效的解决了有机葡萄有机肥来源问题,使孔雀养殖棚不向外界排放污染物,形成良性循环,利于种群发展,达到科学高效的管理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生态养殖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生态养殖棚去除顶棚后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棚,2-孔雀养殖区,3-水产品养殖区,4-上隔网,5-钢管支架,6-下隔网,7-通槽,8-排粪木,9-栖息架,10-木柱,11-排水口,12-有机葡萄栽种区,13-孔雀沙浴区,14-架体,15-水池,16-保护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生态养殖棚,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顶棚1、孔雀养殖区2和水产品养殖区3,顶棚1的横截面为弧形,顶棚1外层覆盖保温棚膜,可升降控温;顶棚1设置在孔雀养殖区2顶部,水产品养殖区3设置在孔雀养殖区2下方;

顶棚1和孔雀养殖区2之间设置有上隔网4,孔雀养殖区2四周设置有若干钢管支架5,钢管支架5上设置有防逃离网和防虫网,防逃网是铝包钢网,防止孔雀逃出养殖棚,但是孔径较大;防虫网是尼龙网,孔径较小覆盖在防逃网的外层,防止一些较大的具飞行能力的虫和鸟进入。孔雀养殖区2底部设置有下隔网6,下隔网6两侧分别设置有有机葡萄栽种区12,有机葡萄栽种区12紧邻钢管支架5,有机葡萄栽种区12内侧设置有孔雀沙浴区13,下隔网6中间沿孔雀养殖区2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7,通槽7上部设置有排粪木板8,排粪木板8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与通槽7连通,排粪木板8上设置有栖息架9;下隔网6由铝包钢网(网格30×40cm)建成,可供孔雀正常行走和采食。

孔雀养殖区2与水产品养殖区3之间设置有若干木柱10,相邻两根木柱10之间具有缝隙,木柱10和水产品养殖区3位于地面以下,水产品养殖区3与通槽7连通,水产品养殖区3侧壁设置有排水口11。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包括进排水系统,进排水系统包括进水管17、排液泵和浇灌水管18,水产品养殖区3侧壁开设有过滤孔,进水管17的出口端与过滤孔连通,进水管17的入口端与外部供水管连通,排液泵设置在水产品养殖区3内,浇灌水管18的入口端与排液泵的出液口连通,浇灌水管18的出口端设置在有机葡萄栽种区12内。过滤孔为在开孔处设置有过滤网,过滤孔可以有效地防止外部的水生生物进入水产品养殖区3从而挤压水产品的生存空间,同时还可以防止本鱼塘的鱼类换水时逆流逃逸,让水体保持相对稳定。

同时,排粪木板8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与通槽7连通。

进一步地,栖息架9包括7个架体14,7个架体14沿排粪木板8长度方向均设置,水产品养殖区3由11个分割的水池15构成,具体的,水产品养殖区3由砖砌墙将长33m×4.5m底部区域分隔成11个独立水池,水池15用砖砌墙构成,11个水池15内部的隔板底部开设有连通孔。

本实施例中各部分的尺寸如下所述:

孔雀养殖区2长33m、宽4.5m、高2m,顶棚1长33m、宽4.5m、高1.5m,有机葡萄栽种区12长33m、宽0.2m,最外层覆盖保温棚膜,内有隔网形成较为分割的葡萄生长区域,网格规格3×3cm,顶棚固定3根直径为2.0cm的钢管,起到加固棚体、安装配件和利于葡萄攀爬等功效。共栽种有机葡萄88棵,葡萄自然成熟后可掉落至孔雀养殖区域,供孔雀食用,葡萄生长区域可为孔雀提供食物和庇荫,并利用孔雀粪便生产有机葡萄。

孔雀沙浴区13长33m、宽0.8m,在该区域的单侧设置沙浴区域,沙浴可以有效补充矿物质,减少孔雀打架,并有效减少寄生虫寄生等功效;排粪木板8长33m、宽0.9m,每个架体14长4m、宽0.3m、高0.8m,架体14的结构为两个相隔3.5m左右的三角形木制支架,一条水平设置的木制栖杆固连在两三角形支架的顶端,大致结构类似长木凳,供孔雀栖息和排粪,该栖息架模仿原生态,便于集中收粪,起到增强孔雀活力和降低疾病发生率的效果。每个水池15长4.5m、宽3m、高1m,水池15可容纳少量蓝孔雀粪便,水池15内种植营养富集水草,该水草可利用孔雀代谢物,培养浮游生物,为泥鳅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境和食物来源;水池15进行定期的检测,测定pH值,溶氧等参数。同时在孔雀养殖区2两侧还设置有长33m、宽6m的保护区16。保护区16内栽种有药用植物,比如艾草,鱼腥草等天然药用植物,为孔雀的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保护。

本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生态养殖棚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通过结合养殖实现生态立体结构,充分利用孔雀养殖棚的有限空间,通过种养结合,调节养殖棚内的温度,脱落的成熟有机葡萄能够为孔雀和泥鳅提供充分的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钙、磷、铁等营养素,孔雀粪便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成分的含量,为有机葡萄和水产品的生长提供一大助力,孔雀粪便也对水产品生存形成优胜劣汰法则,有利于种群发展。通过这种模式作为孔雀粪便作为有机肥料被有机有机葡萄和泥鳅充分吸收利用,不会对水源和环境造成污染,有效的解决了有机葡萄有机肥来源问题,使孔雀养殖棚不向外界排放污染物,形成良性循环,利于种群发展,达到科学高效的管理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