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架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0882发布日期:2019-09-13 21:55阅读:1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葡萄架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葡萄栽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葡萄架式。



背景技术:

葡萄架是为使葡萄苗能顺利生长结果而搭的架子,通常采用轻质高强的材料,降低葡萄架的自重;现有的果园内的葡萄架式通常采用棚架和篱架,棚架需要管理员仰头、抬胳膊操作,篱架需要管理员低头、弯腰操作,工作强度高且效率较低,葡萄通常为露天栽培,在雨水天气,雨水可能会造成病害,减少果实产量、降低果实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管理人员易操作、管理效率高、通风好、通过遮雨提高果实品质的葡萄架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葡萄架式,包括立柱、水泥墩、横梁、斜撑、纵梁、拱片;所述立柱采用直径1.5寸的镀锌钢管,立柱下方是埋入地下的水泥墩,立柱上距离地面1.9米处焊接有横梁,立柱上焊接有两个斜撑支撑横梁,斜撑的上端焊接在横梁上,两根同行排列的立柱上距离地面2.6米处焊接有纵梁,两根同行排列的立柱上距离地面1.3米处通过孔洞连接有底衬拉丝;所述两个斜撑与同行排列的斜撑通过孔洞共连接有四根斜撑拉丝;所述横梁采用直径0.75寸的镀锌钢管,横梁与同行排列的横梁通过孔洞连接有六根架面拉丝;所述纵梁上有等距的卡槽;所述拱片中部卡在卡槽上,拱片两边对齐,拱片上铺设棚膜。

优选地,所述斜撑拉丝是上下两层拉丝,下层斜撑拉丝在垂直距离底衬拉丝10厘米处的斜撑上,上层斜撑拉丝在垂直距离横梁15厘米处的斜撑上。

优选地,所述架面拉丝两侧间距为50厘米、中间间距为80厘米。

优选地,所述横梁上距离最外侧架面拉丝连接点20厘米处通过孔洞连接有边丝,拱片两侧通过细钢丝捆绑在边丝上。

优选地,所述横梁两端通过一段40厘米长、直径为0.75寸的镀锌钢管分别与两侧不同行的立柱上的横梁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种架式是一种结合“V形”和“T形”架面的栽培架式,三带(通风带、结果带、营养带)分布明显,V形斜撑与架面高度的配合,给工作人员塑造了一种直立操作的条件,同时便于机械化管理宜实现宽行稀植的产业发展要求,便于行间机械化操作和减少栽种苗木投入,通过高杆、避雨栽培,通风透光好,不易感病,又能减少雨水造成的病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成本,同时提高了果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葡萄架式的左视图。

图2是一种葡萄架式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立柱;2-水泥墩;3-横梁;4-斜撑;5-纵梁;6-拱片;7-底衬拉丝;8-斜撑拉丝;9-架面拉丝;10-边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释:

根据图1至图2所示,一种葡萄架式,包括立柱1、水泥墩2、横梁3、斜撑4、纵梁5、拱片6;所述立柱1采用直径1.5寸的镀锌钢管,立柱1下方是埋入地下的水泥墩2,立柱1上距离地面1.9米处焊接有横梁3,立柱1上焊接有两个斜撑4支撑横梁3,斜撑4的上端焊接在横梁3上,两根同行排列的立柱1上距离地面2.3米处焊接有纵梁5,两根同行排列的立柱1上距离地面1.3米处通过孔洞连接有底衬拉丝7,底衬拉丝7用于绑缚葡萄的主蔓;所述两个斜撑4与同行排列的斜撑4通过孔洞共连接有四根斜撑拉丝8,斜撑拉丝8是上下两层拉丝,下层斜撑拉丝8在垂直距离底衬拉丝7有10厘米处的斜撑4上,上层斜撑拉丝8在垂直距离横梁3有15厘米处的斜撑4上,下层斜撑拉丝8适用于花芽分化差,需进行长枝修剪品种的长枝绑缚,更新枝组的引绑,适用于中长梢修剪,避免短枝修剪结果枝组外移现象,同时发芽整齐,保证花芽分化弱的品种提高产量,上层斜撑拉丝8用于结果枝的绑缚和承载结果带的果实重量;所述横梁3采用直径0.75寸的镀锌钢管,横梁3与同行排列的横梁3通过孔洞连接有六根架面拉丝9,架面拉丝9两侧间距为50厘米、中间间距为80厘米,架面拉丝9用于形成叶幕,减轻葡萄果实日灼、果锈等发生,提高果实品质,横梁3上距离最外侧架面拉丝9连接点20厘米处通过孔洞连接有边丝10,横梁3两端通过一段40厘米长、直径为0.75寸的镀锌钢管分别与两侧不同行的立柱1上的横梁3焊接;所述纵梁5上有等距的卡槽;所述拱片6中部卡在卡槽上,拱片6两侧通过细钢丝捆绑在边丝10上,边丝10用于进一步固定拱片6位置,拱片6两边对齐,拱片6上铺设棚膜,棚膜透光性好、避免果实与雨水接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