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种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9393发布日期:2019-08-09 20:3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种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植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种苗器。



背景技术:

目前栽苗和移苗的手段都是通过纯手工或借用机械来完成,栽苗过程为挖坑、放苗、埋坑、填土;移苗过程为挖坑、挖出带土的苗、放苗、埋坑、填土;纯手工操作劳动者需经常下蹲,不仅劳动者容易疲累而且效率低,同时雇佣人工成本较高;通过机械能让劳动者避免下蹲,提高效率,但是现有机械栽苗和移苗为不同的产品,根据不同需要必须配用不同的机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种苗器,是一种高效、便捷、多功能、价格低的栽苗、移苗器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种苗器,包括筒身和种苗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包括喇叭口、空心筒、种苗嘴固定片和脚踏Ⅰ,喇叭口设置在空心筒的上端,种苗嘴固定片设置在空心筒的下端,脚踏Ⅰ设置在空心筒的中下部,种苗嘴连接在种苗嘴固定片上。

进一步,所述种苗嘴包括弧形锥片Ⅰ、弧形锥片Ⅱ和拉杆,拉杆设置在弧形锥片Ⅰ和弧形锥片Ⅱ上,拉杆连接在种苗嘴固定片上。

进一步,所述一种多功能种苗器,还包括活动环,活动环2套在筒身1上,所述活动环包括圆环、脚踏Ⅱ和钢丝Ⅱ,脚踏Ⅱ设置在圆环外圈上,用钢丝Ⅱ将活动环和拉杆连接起来。

进一步,所述一种多功能种苗器,还包括开闭机构,所述开闭机构包括把手Ⅰ、把手Ⅱ、弹簧、弹簧卡槽、钢丝固定片、螺栓、螺母和钢丝Ⅰ,把手Ⅰ设置在空心筒两侧,把手Ⅱ连接在把手Ⅰ上,弹簧卡槽设置在把手Ⅰ和把手Ⅱ内,钢丝固定片设置在把手Ⅱ下端,弹簧安装在弹簧卡槽内,用螺栓和螺母将把手Ⅰ、弹簧和把手Ⅱ连接起来,用钢丝Ⅰ将钢丝固定片和活动环连接起来。

进一步,所述空心筒下端设有一个条形孔Ⅰ,条形孔Ⅰ贯穿空心筒下端面竖直布设。

进一步,所述两片弧形锥片Ⅱ之间设有条形孔Ⅲ,条形孔Ⅲ与条形孔Ⅰ连接形成通道。

进一步,所述把手Ⅱ设有条形孔Ⅱ,条形孔Ⅱ延把手Ⅱ长度方向布置,螺栓穿过条形孔Ⅱ后与螺母连接。

进一步所述钢丝Ⅰ和钢丝Ⅱ两端为弯钩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捏动把手依靠钢丝带动活动环向上运行,同时带动底部锥体张开,松开把手,活动环向下运动,闭合底部锥体,从而能高效、便捷的进行挖坑、栽苗和移苗工作,能避免劳动者反复下蹲,减轻劳动者的劳动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使用方法简单,无特殊条线限制;具有多种功能,减少工作时的工具配备数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5是开闭机构主视图;

图6是开闭机构右视图;

图7是开闭机构仰视图;

图8是钢丝Ⅰ和钢丝Ⅱ外形示意图。

图中, 1.筒身,2.活动环,3.开闭机构,4.种苗嘴,101.喇叭口,102.空心筒,103.种苗嘴固定片,104.脚踏Ⅰ,105.条形孔Ⅰ,201.圆环,202.脚踏Ⅱ,301.把手Ⅰ,302.把手Ⅱ,303.弹簧,304.弹簧卡槽,305.钢丝固定片,306.螺栓,308.螺母,310.条形孔Ⅱ,401.弧形锥片Ⅰ,402.弧形锥片Ⅱ,403.拉杆,404.条形孔Ⅲ,501.钢丝Ⅰ,502.钢丝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种苗器,包括筒身1和种苗嘴4,所述筒身1包括喇叭口101、空心筒102、种苗嘴固定片103和脚踏Ⅰ104,喇叭口101固定在空心筒102的上端,种苗嘴固定片103固定在空心筒102的下端,脚踏Ⅰ104固定在空心筒102的中下部,种苗嘴4连接在种苗嘴固定片103上。

进一步所述种苗嘴4包括弧形锥片Ⅰ401、弧形锥片Ⅱ402和拉杆403,拉杆403固定在弧形锥片Ⅰ401和弧形锥片Ⅱ402上,拉杆403连接在种苗嘴固定片103上,拉杆403可沿种苗嘴固定片103连接处转动,带动弧形锥片Ⅰ401、弧形锥片Ⅱ402的开合。

进一步,一种多功能种苗器还包括活动环2,活动环2套在筒身1上,所述活动环2包括圆环201、脚踏Ⅱ202和钢丝Ⅱ502,脚踏Ⅱ202设置在圆环201外圈上,用钢丝Ⅱ502将活动环2和拉杆403连接起来,活动环2可在筒身1上下活动,同时通过钢丝Ⅱ502带动种苗嘴4的开合。

进一步,一种多功能种苗器,还包括开闭机构3,所述开闭机构3包括把手Ⅰ301、把手Ⅱ302、弹簧303、弹簧卡槽304、钢丝固定片305、螺栓306、螺母308和钢丝Ⅰ501,把手Ⅰ301固定在空心筒102两侧,把手Ⅱ302连接在把手Ⅰ301上,并可沿连接处转动,弹簧卡槽304设置在把手Ⅰ301和把手Ⅱ302内,钢丝固定片305固定在把手Ⅱ302下端,弹簧303安装在弹簧卡槽304内,用螺栓306和螺母308将把手Ⅰ301、弹簧303和把手Ⅱ302连接起来,用钢丝Ⅰ501将钢丝固定片305和活动环2连接起来,捏动把手Ⅱ,通过钢丝Ⅰ501带动活动环2向上运动,松开把手Ⅱ,通过弹簧303让机构复位,可通过拧紧或拧松螺母308来调节开闭机构3的松紧,同时调节种苗嘴4的开口大小。

进一步,所述空心筒下端设有一个条形孔Ⅰ105,条形孔Ⅰ105贯穿空心筒下端面竖直布设,此孔为移苗时幼苗根茎通过的轨道。

进一步,所述两片弧形锥片Ⅱ402之间设有条形孔Ⅲ404,条形孔Ⅲ404与条形孔Ⅰ105连接形成通道,此孔与空心筒102下端条形孔Ⅰ105作用一致。

进一步,所述把手Ⅱ302设有条形孔Ⅱ310,条形孔Ⅱ310延把手Ⅱ302长度方向布置,螺栓306穿过条形孔Ⅱ310后与螺母308连接,此孔为捏动把手Ⅱ302时螺栓306滑动的轨道,并可成为调节种苗嘴4开口大小的装置。

进一步,所述钢丝Ⅰ501和钢丝Ⅱ502两端为弯钩式结构,此结构方便连接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种苗器可实现以下三种功能:

1.挖坑:

双手抓住把手Ⅰ301,用手捏把手Ⅱ302使弹簧303压缩,同时开闭机构3的螺栓306在把手Ⅱ上的条形孔Ⅱ310内滑动,并由钢丝Ⅰ501带动活动环2向上运动,同时由钢丝Ⅱ502拉动拉杆403,使弧形锥片Ⅰ401和弧形锥片Ⅱ402张开,双手向下用力将一种多功能种苗器插入土中,如果插入土中深度不够,可用脚向下踩脚踏Ⅰ104增加入土深度,然后左右转动一种多功能种苗器,松开把手Ⅱ302,并用脚向下踩脚踏Ⅱ202,使活动环2向下运动,并将弧形锥片Ⅰ401和弧形锥片Ⅱ402收缩把土夹紧,提出一种多功能种苗器,移至方便位置,用手捏把手Ⅱ302,使弧形锥片Ⅰ401和弧形锥片Ⅱ402张开放下挖出的土,此时原位置即形成一个土坑。

2栽苗:

双手抓住开闭机构3,将一种多功能种苗器用力插入土中,如果插入土中深度不够,可用脚向下踩脚踏Ⅰ104增加入土深度,然后将准备栽种的幼苗根部朝下放入喇叭口101内,幼苗通过空心筒102和种苗嘴4到达最底部,此时捏动把手Ⅱ302,弧形锥片Ⅰ401和弧形锥片Ⅱ402张开,释放出幼苗,拔出一种多功能种苗器,周围土质自动将幼苗埋入土中。

3.移苗:

先如功能1所述的挖坑方式挖一个土坑,然后双手抓住把手Ⅰ301,用手捏把手Ⅱ302使弧形锥片Ⅰ401和弧形锥片Ⅱ402张开,若所需移动的幼苗体积较小可直接将筒身2的中心对准幼苗插入土中,若幼苗体积较大超出筒身直径,需将筒身2和弧形锥片Ⅱ402上的条形孔Ⅰ和条形孔Ⅲ对准幼苗漏出土质外部的茎,稍作倾斜插入土中,接着左右转动一种多功能种苗器,松开把手Ⅱ302,并用脚向下踩脚踏Ⅱ202,使活动环2向下运动,并将弧形锥片Ⅰ401和弧形锥片Ⅱ402收缩把土夹紧,提出带土的幼苗,移至事先挖好的坑内,用手捏把手Ⅱ302,使弧形锥片Ⅰ401和弧形锥片Ⅱ402张开放下挖出的幼苗,拔出一种多功能种苗器即移苗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